根据省、市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统一部署,我县县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自20xx年10月动员部署,到20xx年2月28日圆满结束。
一、基本情况
1、选民登记情况。全县总人口613316人,18周岁以上人口491112人,其中: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47人、停止行使选举权利的9人,被剥夺选举权利的46人。县级换届选举共登记选民487754人,镇级换届选举共登记选民407489人。
2、提名酝酿代表候选人情况。这次换届选举县人大代表名额为233名,划分选区114个,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346名,选举产生232名。选举镇代表名额为649名,共划分选区290个,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939名,选举产生647名。
3、选举代表情况。经过县选举委员会精心组织和各选举单位的共同努力,全县参加投票选举的474805人,参选率达97.3%。在新当选的232名县人大代表中,工农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132名,占代表总数的57.2%,比上届上升5个百分点;干部代表72名,占代表总数的31%,比上届下降5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代表
1名;非中共党员代表72名,占代表总数的31%;妇女代表67名,占代表总数的28.9%。代表的知识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具有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144名,占62%,比上届提高了26个百分点。连任代表71名,占30%。在新当选的647名镇人大代表中,非党213名,占32.9%,女性162名,占25%,大专以上221名,占34.1%,高中(中专)245名,占37.9%。总体上看,新一届代表政治上坚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
4、人代会选举情况。3月26—28日,召开了县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会上选出县人大会组成人员27名(主任1名,副主任4名,委员22名,其中,专职委员12名);县长1名,副县长6名;县人民法院院长1名,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名;选举市七届人大代表41名。各镇在3月20日前,也均依法召开新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成功选举出新一届领导班子。新当选的国家机关领导成员平均年龄进一步降低,文化程度有所提高,新当选的市人大代表的整体结构和个体素质也好于上届。
二、主要做法
这次县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是选举法修改后的第一次换届选举,面临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整个选举过程中,我县在县委正确领导和市人大选举办的精心指导下,按照“党委领导,人大主办,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圆满完成了换届选举各项任务。回顾这次换届选举工作,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领导,实现 “三个到位”
县委对这次换届选举工作非常重视,专门听取了省市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和我县换届选举调研情况以及实施方案的汇报,召开了换届选举工作动员大会,成立了选举领导小组,及时批转县人大会党组《关于做好县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有关工作的意见》,并多次会办研究换届选举工作,对换届选举的指导思想、时间安排、代表构成、代表素质等依照法律规定提出了明确要求;各镇、区均成立了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县人大会成立县、镇选举委员会,选举委员会建立选举办公室,设立秘书、组织、宣传、选举事务、后勤等六个小组,抽调了经验丰富、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的干部组成,切实从组织领导和工作力量上为搞好换届选举工作提供可靠保证。在责任落实上实行“四包三定三集中”制度:“四包”即县级领导包联系镇,镇领导包选区,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三定”即定人员、定时间、定任务。“三集中”即全县各级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好换届选举工作。县四套班领导及选举委员会成员在选举的各个阶段,多次到分工联系镇、区指导换届选举工作,了解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选举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指导面上工作;县选举委员会严格按时间节点,分阶段召开了6次选举工作会议,总结上一阶段工作情况,部署安排下阶段工作;同时采取以会代训等方式对换届选举各方面工作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有序进行。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的开展,有力确保了我县选举工作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工作指导三到位。因换届选举准
备充分,在连云港召开的换届选举工作座谈会会上受到省人大会柏苏宁副主任的表扬。在宣传发动等阶段先后受到市人大会副主任周古城、陈卫国等领导同志的表扬。
(二)深入宣传,营造浓烈氛围
县、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是全民参加的直接选举,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广大选民参与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选举工作的成败。为此,我们始终坚持把宣传发动作为搞好换届选举的重要环节来抓,全县上下从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高度,切实加大对换届选举工作宣传的力度。
一是县选举委员会办公室设立宣传组,由选举委员会成员、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宣传组组长,并从宣传部门抽调精干人员负责换届选举的宣传工作;各镇、区相应组建宣传小组,形成宣传网络,保证宣传渠道畅通。二是县选举办专门下发《换届选举宣传工作意见》,明确了宣传计划,宣传重点,对各个阶段的宣传教育内容和报道重点提出了明确要求。三是宣传教育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按照“八有”要求,确保换届选举工作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报纸有文章、网络有信息、集镇有横幅、选区有标语、选民小组有公告、家庭有公开信。总计下发宣传资料30000多份,换届选举业务用书500多本,编制印发培训资料300多套,悬挂横幅300条,编发简报11期1300份。四是针对换届选举的不同阶段,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使宣传教育工作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换届选举工作中,我县尤其注重对换
届选举工作中好的典型和做法予以推广和报道。上报省人大信息简报1篇,江苏人大网信息5篇,市换届选举简报6篇,盐城人大网20篇,盐城晚报新闻2篇,今日响水报23篇。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扎实细致的工作,使广大干部和全体选民了解县、镇人大换届选举重要意义、时间、任务和要求,为整个换届选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依法办事,严把选举各个环节
严格依法办事是做好换届选举工作的基本原则。我县换届选举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注意依法办事,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按照便于选民参加,便于组织开展工作,便于选民了解代表和代表联系选民的原则,采取按居住地和工作单位相结合的方法划分选区,分配代表名额;采取张贴选民登记公告、给选民发放信函、设立选民登记站、分片包干、电话短信沟通、登户入门等形式发动和组织广大选民进行登记,并采用“三结合”(结合上届换届选举的选民名册、结合公安人口数据库信息、结合计生部门的人口信息)的方法对选民登记进行核对,力求选民登记不重、不错、不漏;严格按照 “三上三下”原则,认真搞好代表候选人的推荐协商确定工作,杜绝暗箱操作和个别人说了算的现象发生;选举委员会部分成员被推荐为正式代表候选人后,县人大会依法接受他们辞去选举委员会中的职务,并及时对选举委员会成员进行了补充调整;为保证代表人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依法进行,县选举办组织召开选民见面会培训会、给正式代表候选人
发放告知函等,确保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的规定得到更好落实;坚持代表的广泛性和先进性原则,邀请组织、纪检、公安、计生、检察等部门对代表候选人进行联合审查,确保选出高素质的代表队伍;严格按照选举法规定的程序,遵循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和选民在选举中投票权一律平等的法定原则,精心做好投票选举的各项工作;投票期间,县换届选举委员会成员和县人大会领导组织督察组到各选举单位对投票情况进行督查和指导;各镇、区相应增加干部力量,加强指导协调,从而实现无违法乱纪行为发生,确保投票选举风清气正。
三、存在问题
我县的县、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总体来说,主要有:1、部分选民参选意识不强、热情不高;2、有的地方对投票选举工作组织得不够严密,流动票箱设置过多;3、流动人口日益增多,组织这部分选民参加登记、选举难度越来越大。
四、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做好县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要结合县情实际,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编印各种宣传资料。如口袋书、选举操作手册、选举漫画等。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会议、流动宣传车、地方小戏曲等宣传方式,在选举的不同阶段有侧重地进行宣传,营造氛围,使选举法律法规和工作部署为群众所熟知,不断提高群众的民主意识,激发选民参选热情。
二要进一步密切选民与代表之间的联系。要提高选民的参与意识,必须强化选民与代表之间的联系,积极探索并建立一套能密切选民与代表联系,真正反映人民利益诉求的机制,使得代表为民代言、为民监督,真正实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要使选举能与选民的利益联系起来,从根本上改变选民厌选的现象。
三要严格按照选举法的规定设置流动票箱。只有因患有疾病等原因行动不便或者居住分散并且交通不便的选民,才可以在流动票箱投票。因此,在换届选举时一定要按照法律的规定设置流动票箱,严格限制数量。对500人以下的选区设1个流动票箱,对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选区一般不应超过2个流动票箱。对确需设立流动票箱的,选举委员会应挑选群众威信高、责任心强、法制观念浓的工作人员。增设投票站,以方便选民投票。针对目前居民的居住现状和实际情况,一般不可能召开选举大会,只能采取城镇以居住小区、农村以村民小组设立投票站进行投票,并设立秘密写票处。
四要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和“人户分离”人员的登记和参选工作。对流动人口,要及早与公安派出所、统计、劳动等多部门进行联系,在全面详细掌握人口状况的基础上,认真调查研究,为制订符合实际的流动人口参选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对户籍不在本区的流动人口,原则上应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选举,但从方便选民的角度出发,在现居住地实际居住两年以上,在取得原居住地选民资格证明后,可以在现居住地予以登记。常住我县做工、经 -
商、办企业的居民,有暂住户口的,可以在现居住地登记。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合同工,要求单位一并登记。在流动人口登记方法上,可以主动到流动人口集中地进行登记,有的利用节假日或晚上上门登记,也可在流动人口聚集较多的社区或单位开设“流动人口选民登记站”进行登记。对因户籍改革、征地拆迁、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等因素,导致"人户分离”的人员,一是依靠公安部门进行"人户分离"的排查工作,按照"以房管人、以户定人"的模式,户户进门,人人见面,对实有人口进行拉网式清查。二是充分利用报刊、网络、橱窗、标语、楼栋长会议等多种方式,宣传选民登记的相关知识和要求,增强选民主动参与选举的热情,宣传户口管理规定,向居民讲解户口管理的政策法规,争取居民的主动支持配合,督促居民主动迁户,做到人户一致。三是综合利用机动车管理、房屋登记、社保信息等一系列社会资源信息库,对难以查找的"人户分离"人口进行调查,由辖区派出所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通知其到户籍地或居住地派出所核登人口信息。四是因地制宜、分类清理,针对农转非空挂户、征地空挂户人员,联系原村社干部,动员其迁入实际居住地或亲属居住处,减少空挂户;针对大学生空挂户,联系所在学校,掌握其实际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动员其迁出;针对企事业单位空挂户,要求单位与本人联系,动员其迁出;针对虚号空挂户,一旦发现有空挂户人员办理相关证照,应要求及时迁移再办理证照手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