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湛匀教授 运用资本运营方法进行四大国有银行改革
在今天《湛匀妙语》的节目上,著名学者、上海市投资学会副会长陈湛匀教授就“运用资本运营方法进行四大国有银行改革”发表演说。陈教授提到:中国金融业未来是如何?难以准确描述,不过中国金融业未来改革风向标已是十分清晰的。回顾过去改革之路,可以感受到:运用资本运营方法对四大国有银行改革是有助于成功的。
以下是陈教授的部分观点实录:
中国金融业未来是如何?难以准确描述,不过中国金融业未来改革风向标已是十分清晰的。回顾过去改革之路,可以感受到:运用资本运营方法对四大国有银行改革是有助于成功的。
2012年4月21日在《经济学人》杂志发表了“银行的重组”,其中提到:“有三种向心力:政治、法规和去杠杆。首先说政治。金融危机和随之而来的主权债务危机让所有人都对银行与政府间的密切关系无可怀疑,如果大银行除了麻烦,最终得由纳税人拯救它于水火之中。法规也迫使银行及保险公司持有本国国债。各地银行贷存比,即使监管者与政治家不负责任,袖手旁观,银行还是需要去杠杆化。”这种诠释有它的一定道理。
如果将时间追溯到十五、六年前,也就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当时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已占全部贷款25.6%,突破1万亿元;本外币风险资产5万亿元,资本净额1700亿,资本充足率仅为3.5%,国有银行到了破产边缘,于是朱镕基总理积极推动中国银行业财务重组。具体来说:
1998年由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充实信达、华融、长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从原四大国有银行剥离不良资产贷款达12939亿元。
通过重新注资和剥离不良的资本运营方法,使得原有四大国有银行成为了资本充足、优良资产银行。
但是由于没有健全的市场机制和体制,不到三年,四大国有银行又面临了破产边缘。正值此际,中国又重启了新一轮国有银行改革,具体来说:
2003年始,我国动用外汇储备注资,通过汇金公司操作平台,四大银行通过一系列国家外汇注资,剥离不良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分别在境内外上市圈钱。比如2004年,汇金公司动用45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向中行和建行进行注资。当时中国加入WTO也为四大国有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和境外上市提供很好的外部环境。
2013.4.10
通过一系列的系统操作努力,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已取得显著成就。但是这种改革成本非常昂贵,换句话说,将近3万多亿的银行不良资产转给了财政,形成了财政的隐形成本,于是四大国有银行的利润要上缴给汇金,而汇金要给财政买单。据有关数据显示,这些年来,利润基本对冲不良资产了。
虽然中国商业银行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但是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对此还需要听听不同的声音。
2012年3月1日在《时代》杂志上发表了“中国将发生金融危机”,其中提到“ 在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的观点中,他们认为中国是坚不可摧的。在其他国家都深陷危机之中无法摆脱时,中国似乎不受干扰反而无限壮大,甚至有愈战愈勇之势。其惊人的增长速度是无法阻挡的,中国将会超越和取代深陷债务和分裂泥潭的美国,成为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一大经济体。这些商人和决策者着眼于未来并且相信,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模式是一个卓越的经济组织形式模式并将接受现代全球经济形势的挑战。
中国已经采用的是一种亚洲的传统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源自日本,但随后东亚很多发展迅猛的国家都不同程度上采用了这种模式。一般来说,这种模型有这样的功能:1)通过低工资加速资本积累,再以高投资推动工业化和高出口,获得经济快速增长,2)国家的手操控整个经济过程,3)运用产业政策和政府注资双管齐下,加速发展高精尖产业。这种模式会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经济增长,但终有一天它会崩溃。日本经济在1990年初彻底垮台(至今20年还没恢复);韩国作为日本模式最密切的复制者,也在1997到1998年间遭受了经济危机。
中国的大部分投资都依赖于负债。中国经济的债务水平一直都在以惊人的速度上升。评级机构惠誉估计, 2011年中国的银行信贷额相当于整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85%,在仅仅三年的时间里增加了56个百分点。尽管这种状况目前尚未对中国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很多分析师担心,银行最终会面临不良贷款增加的问题。”
对上述问题,应当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解决,同时要积极地发挥中国银行在世界作用,下面展示了中国的银行对拉丁美洲经济的贡献。
2012年12月23日在《银行家》杂志上发表了凯文·P·加拉赫“中国银行成为拉丁美洲金融的关键”,文中提到:“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尤其是那些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实力较弱的国家中,中国正迅速成为它们最大的主权信贷来源。我们估计在2005到2011年之间,中国国有银行将向拉丁美洲国家提供高达750亿美元的贷款承诺。仅仅是2010年,中国就向这些地区提供了370亿美元的信贷,超过了世界银行,美洲开发银行和美国进出口银行的总
2013.4.10
和。
中国的两家发展银行:中国发展银行(CDB)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它们占了绝大多数的贷款承诺份额。大多数的贷款都给了阿根廷,巴西,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的矿业,能源,商品和基础设施等项目。
为了降低风险,中国向拉丁美洲国家每750亿美元中大约有460亿美元的贷款是用商品作为抵押的。值得注意的是,巴西,厄瓜多尔,委内瑞拉(这些国家有这样的协议)出口中国的桶石油的价格较低。中国先按原价订购一部分数量的桶石油,然而以较低的价格装运回国。然后中国把部分收入支付给中国发展银行账户和收回资金账户来偿还贷款。这种做法不但能降低风险,还提供了中国19%的石油供应。有七种商品担保贷款相当于每六个月给拉丁美洲国家带来约1500000桶石油的价值的收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