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教师对学生情感调控研究

高职教师对学生情感调控研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高校论坛2014年3月(下) 高职教师对学生情感调控研究 郝长虹 (仙桃职业学院,湖北仙桃433000)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职院校大部分招生对象的综合素质不高、学习成绩偏差、行为习惯 不良,尤其存在一部分在特殊环境下成长的学生,使得当前中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出现自闭、自卑、懒散、易怒、暴力等心理问题 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 展。基于此点,对高职院校学生情感调控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职;情感;调控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 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 淡化对方拘束畏惧感,强化心理闲容性,利 用情感交流,取得心向一致。不可“居高临 牛”现象,甚至在集体中给老师出难题。值 此突发情景。教师应自我调节情绪、情感, 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 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 的教育。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通 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 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 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 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 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 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 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高职学生一直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社会 特殊群体,他们的年龄大多在18~21岁之 间,具有精力旺盛、活力充沛、思想活跃等 特点,但是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他们极 为叛逆的时期。尤其在高职院校生源素质逐 年下降的当前,高职学生受自身能力、家庭 条件、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存在 诸多心理问题,如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 性,依赖心理强,自卑感严重,内心封闭, 社交能力差以及易冲动等心理问题。高职院 校必须正视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通过 落实适当的调适对策,以改善高职学生心理 现状,确保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为此教师只有对“爱”有真正的理解, 才能对教育对象真正付出爱心,增强情感渗 透力,使之起到“以情感之,以型晓之,以 行导之”的定向同化作用。在工作中应做到 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入爱心。定义师生情感 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建立,必须以爱心的 投入为前提,但只有单方面的爱心投入是不 行的,还需有同一立场的心向一致性和现实 的人际交往互挽性。所以,教师以真诚的爱 关怀理解学生,形成观念上的共识才会有共 同语盲,产生情感共鸣,增强信任感。此外, 还要深入学生中,增加师生交往频率,缩小 心理距离,促进彼此亲切相悦感,自然会建 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尊重教育对象.强化心理相容性 人的自尊心是最敏感、细微、脆弱的情 感,为此在与学生接触中要注意尊重对方, 下”或以“功利相关”定态度。这样易损伤 学生自尊心,产生疏离或忌狠感,甚至演化 为对着干的逆反心理。 三、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引导并 改变其不正当的需要 学生有各自的爱好和需要,教帅的任务 就是要强化并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为求知 及参加集体活动的需要,只要正常正当需要 都应引导并纳入集体规范轨道,但违背年龄 特征或损害集体规范的不正常需要,如中学 生油烟、喝酒、早恋等需要,则要求教师必 须从心理疏导人手进行干涉,通过“动之以 情,晓之以理,拒之以害”的认识导向与帮 助确立远大目标的行为驱动性相结合,才能 改变他们的不正常需要。 四、培植信任、融洽、和谐的集体意 识 集体意识是指集体内成员间、成员与集 体问相互协调发展的认同和谐感。师生之 间,同学之间情感相悦、关系融洽、亲密无 间是形成集体意识的保证。这种意识气氛容 易取得彼此谅解,赢得信任和支持,必然会 形成有优解忧,有难解难的风气。反之,会 形成老师以威严相压,学生敢怒而不敢言, 或对老师产受不信任感,同学之间也易形成 对立小群体,你争我吵,互不服气,相互拆 台。无法形成凝聚力,这样不能建设集体秩 序,树立良好班风。所以,为师者态度上要 宽严相济,信任关怀学生;行为上以身作则; 工作上以丰富学识、良好教学效果赢得学生 钦佩,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威信。此外,在 班级中开展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培植集体荣 誉感,提面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健康 的集体舆论。以上所述措施是培养、形成集 体意识的基础,也是创设良好集体的必要保 证。 五、矛盾激化的应变心理 教师总处于上位教育学生,学生则处于 下位被动服从这种客观的位差心理存在,易 产生对立感。若教师对事件处理不公。语言 措词不当,都会损伤学生自尊心,产生“顶 l67 以提高适应或应变能力。调节方法有: 1.自我消气。指矛盾发生时要善于自 我调节情感,压下火气,否则会因动火导致 说话过头而激化矛盾。如不能控制,则可在 未发怒冲冠之前离开现场。或强迫自己暂不 作声,任其发泄后再针对问题有理有据地变 被动为主动,此以静制的办法,会收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2.心理置换,即将心比心。指矛盾双 方都应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 想,体谅对方心理感受,就容易克制激怕, 发现自己的片面性,自然就会有解决问题的 共同语言,易使对方冷静地接受解释或说 明,这样才能使协调沟通成为可能。 3.任其宣泄。个体受到委曲会生气而 积累心理能量,这能量可惜机或借对象进行 发泄,也可凭借理智压制。但学生心理不成 熟,自控力差,常会为区区小事大动肝火。 作教师的就要善于理解,一旦循感激烈爆 发,立即让其离开集体,任其在无人地方尽 情置泄。待气消解恢复理智再作思想教育工 作,这样可避免学生“顶个”。收到实效。 4.宽容大度。对学生的顶撞或无礼, 作教帅的得以“大人不计小人过”的宽容精 神,做到该责备而不责备,该处罚而不处罚。 有权报复而不报复。若以此完善的道德精神 对学生错而不责,过而不罚,易取得学生对 教帅的认同感;或以暗示手法,让其领悟其 错,产生愧疚自责感,这样也会收到奇效。 参考文献: 【1】韩少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 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 版),2009(3). 【2】白雪伶.中职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 策[J】.课外阅读:中下,2012(2). [3】高鹤.中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培 养措施叨.职业,2011(35). 【4】孙成.关注学生心理问题是中职教育不可忽 视的一部分叨.教育教学论坛,2010(8). 【5】刘文生.欠发达地区中职留守学生心理问题 现状、原因及对策明.科教导刊,2011(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