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青少年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青少年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关于青少年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新时代教育的改革,学校家庭以及社会逐渐注重对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方面能力的培养。西安市青少年宫旨在让青少年学习之余掌握更多的综合技能,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下,关于青少年音乐教育的学习也展开了方方面面的思考和探索。本文将从音乐教育融入多元化的课堂活动,激发青少年对于音乐的兴趣、音乐教育中融入古典元素,形成古典元素与现代流行元素的碰撞、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音乐鉴赏活动,培养青少年的艺术和审美能力这三个方面对关于青少年的音乐教育具体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青少年;音乐教育;思考与探索;分析与探讨

前言:青少年在学校期间时间被各科学习所占据,对于音、体、美等特长的培养没有重视起来。然而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做起,青少年宫通过带领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关于音乐方面的活动,带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于音乐的学习看似比较专业,但实则面对广大青少年开展的音乐教育主要是基础性和兴趣性的,根据每位学生的特长,量身定做关于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

一、音乐教育融入多元化的课堂活动,激发青少年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 当下社会和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首先是对于音乐等学科并没有引起相映的重视,无论是学生和教师都认为对于音乐的学习是可有可无的,学生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主要科目中,只有真正将音乐当做特长的特长生才有系统学习音乐的必要。这种固有观念不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在“双减”政策下,学生在放学后有了更多的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但是由于青少年的自制力差,而且互联网上的东西纷繁复杂,许多青少年将大量的时间沉迷在网络里游戏中。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寻找属于自己的特长,将业余时间放在充实和提高自己上。所以我认为少年宫开展良好且高效的音乐教育,首先就是要足够吸引青少年,让青少年觉得对于音乐的学习不像普通的辅导班一样成为负担,而是作为发挥特长寻找自己闪光点的一种媒介。

首先我认为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应该打造多元化的课堂模式,在课堂整体中融入多元性的教学活动,改变学生对于传统音乐教育的观念,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为首要任务。课堂音乐活动可以是同学之间互动性的,既能让学生们融洽相处,在互动性的活动中互相认识,也能够提升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例如可以在少年宫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开展一场青少年音乐会,教师可以自由设定主题,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乐器和歌曲进行演奏。可以是钢琴、小提琴、吉他等等。另外课程可以以学期为目标,在整个学期学习完知识或乐器之后,以开展演唱会的方式来结课。这样学生就可以将最后的演唱会的节目火自己的表演作为自己课堂的目标,为打造一场精彩的演唱会而努力,学生有了前进的动力之后对于音乐的学习也会更有兴趣。

二、音乐教育中融入古典元素,形成古典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的碰撞 音乐教育的学习除了提升学生自身的审美和艺术能力之外,还可以让青少年们传承音乐文化,无论是古典元素还是现代流行元素,都需要获得更多的受众,让更多的人去认识和接纳。因此在少年宫开展的音乐教育活动不妨多元化,既让学生传承古典元素,在古典文化中开拓创新,又让学生接触现代流行元素,引导学生将新文化、新元素展现给更多的人。因此教师可以将音乐教育中融入古典元素,形成古典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的碰撞,在碰撞中寻找创新点,寻找更高的台阶。

首先在乐器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乐器的多元化,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他们比较喜欢的吉他钢琴等较受大众熟知和喜欢的乐器,也可以适当的交给学生一些古筝、二胡等传统乐器。一首精彩绝伦的音乐要通过多元化、多样性的乐器来传达和表现出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领会古典元素和现代元素中独特的美。例如教师可以给利用古筝演奏《高山流水》、《阳关三叠》等高雅且动听的乐曲;也可以利用二胡演奏《二泉映月》等广为流传的曲子,即使学生目前学不会如此上难度的曲调,但是也可以让学生多多涉猎和了解,在倾听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音乐鉴赏活动,培养青少年的艺术和审美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去了解音乐,了解音乐的历史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感和价值观念。音乐教学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学会唱学会演奏这么简单,其中关于音乐的历史底蕴和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感传递和表达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借机利用教师用的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进行音乐鉴赏,从历史、人文、情感等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不同的音乐。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适时的放一些中外音乐家的经典曲目,让学生感受音乐世界的博大精深。例如贝多芬的《月光变奏曲》、《欢乐颂》,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等等。对世界经典名曲的欣赏,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在音乐世界中徜徉,并且能够培养青少年的艺术和审美能力。

结束语:关于青少年的音乐教育,教师首先要在意识上加以重视,在形式上加以创新,以提升青少年的自主性和注意力为目的,帮助青少年培养对音乐的兴趣,进而提升青少年的音乐鉴赏和表现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煜丹. 论音乐教育对青少年盲目追星的疏导[J]. 当代音乐,2021(3):61-63. DOI:10.3969/j.issn.1007-2233.2021.03.021.

[2] 孟杰. 青少年音乐教育在生命教育中的研究与应用[J]. 警戒线,2020(4):6-7.

[3] 程征. 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网络音乐教育之策略[J]. 艺术评鉴,2021(9):169-171.

[4] 沈锋. 论青少年的音乐教育[J]. 艺术百家,2011(z2):401-4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