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信息技术概述
1. 五种基本信息技术对应的五种信息器官 2. 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
3. 微电子技术的概念、演变、分类(按晶体管的数目) 4. 集成电路工作速度的影响条件
5. IC卡的概念、分类以及相应的应用案例 6. 电路交换的概念
7. 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的概念与原理 8. 移动通信系统的划代与组成 第二章:计算机硬件
1. 计算机逻辑组成中的五大部件、主机、外部设备 2. 字长、运算速度的概念、单位 3. 微处理器的发展标志(字长)
4. CPU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原理,指令的概念与其原理 5. 只读存储器的分类及其特点
6. SRAM的原理、对比、功能、指标、结构、容量、缺陷 7. DRAM的存取时间的概念和单位 8. 软盘写保护的两种情况
9. 硬盘读写数据的三个地址、读写过程的三个步骤 10. 硬盘的CACHE、平均访问时间、I/O接口的原理 11. 主板的物理尺寸的特征、芯片组的功能
12. BIOS与CMOS的概念、内容、原理 13. I/O操作的特点及其相关控制部件的作用 14. 常考的I/O接口的类型及其数据传输方式 15. USB和IEEE1394的特点、原理 16. I/O控制器的分类、作用
17. I/O总线的分类、ISA总线和PCI总线的位宽 18. 扫描仪的CCD的作用、其他几种指标的含义、分类 19. 数据相机的指标及共含义、原理,CCD与A/D部件的联系
20. 监视器的分类、特征,显示器的主要指标及其含义,显卡的组成及其应
用 21. 打印机的分类及其特征 第三章: 计算机软件
1. 软件的四个相关概念的含义及其区别 2. 软件的分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例子 3. 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调用关系
4. 计算机软件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事件
5. 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特别是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 6. 网络操作系统的两部分及其关键区别 7. UNIX操作系统的特征
8. 三种程序设计语言,各自的特征及主要区别 9. 高级程序语言的基本成分
10. 三种翻译程序,各自的特征及主要区别
11. 算法的概念,六个重要特征,其中与软件的区别 12. 数据结构的三方面内容
第四章:数字媒体及应用
1. ASCII码的编码原理和GB2312编码原理 2. GB2312-GBK-GB18030的关系和兼容性问题 3. GB18030-UCS/Unicode的关系 4. UCS/Unicode的编码原理 5. 键盘输入的四种编码
6. 文本输出的过程,字符开关的描述方法 7. 输入码-内码-字型码的联系和区别、 8. 图像数字化的步骤
9. 数字化图像的指标及其含义 10. 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的含义
11. 常用图像的格式 、压缩编码方法、性质、用途 12. GIF图像的特征
13. 声音的数字化过程及其原理 14. 数字化声音的重建过程 第五章:计算机网络
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拓扑、按通信信道特征) 2. 信息容量、传输速率、误码率的含义
3. 以太网,FDDI,交换式以太网,无线局域网的原理 4. 中继器,集线器,网桥,路由器的原理 5. ISDN,ADSL,电缆调制解调器的原理 6. OSI/RM与TCP/IP的对比
7. 域名的组成,机构域名的含义,DNS的含义
8. 域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 9. FTP,telnet,WWW的相关原理
10. 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数据完整性,数据可用性的含义、辨
析 11. 访问控制的原理
12. 数据加密技术的类型、特征、辨析 13. 数字签名的原理
第六章: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 1. 计算机信息系统技术的特点 2. 信息系统的类型、原理、术语
3.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含义、关系 4.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5. 概念模型的相关术语 6. 四种数据模型的术语、含义
7. 数据模型——数据模式的联系,数据模式——关系的联系 8. 并相容的含义,广义笛卡尔积的元组与属性个数 9. 连接操作的应用 10. SQL的含义、特征 11. SQL查询语言的运用 12. 视图的含义、SQL语言 第七章:windows xp 1. 任务栏的组成与操作 2. 常用的键盘组合键
3. 窗口的有关操作(移动、放大、缩小、排列)
4. 菜单项的有关约定
5. 资源管理器中的文件夹树窗格的组成顺序,路径的概念
6. 资源管理器中左右两个窗格的对应关系,主要是操作的常识和细节 7. 文件和文件夹的显示方式,对象图标顺序的排列(操作位置和原理) 8. 选择不连续对象或连续对象的ctrl shift键的用法
9. 文件的创建、重命名、复制、移动、删除的操作位置、操作原理和常识 10. 文件的属性中的隐藏属性的作用和用法
11. 控制面板中显示对话框的用法,添加/删除应用程序的用法和作用 12. 碎片整理、磁盘清理、磁盘扫描的概念辨析 第八章:word 2003
1. 退出应用程序窗口与关闭文档窗口的区别 2. word四种基本视图的特征
3. 打开最近使用过的文档的两个方法及其原理
4. 使用对话框打开文档的操作位置、操作原理、操作常识
5. 插入日期时间、页码、自动图文集、符号、对象的操作位置和操作原理 6. 文档保护的三种方法和操作位置 7. 窗口拆分的操作位置和操作原理
8. 用鼠标在选定区和文档区进行文本选择的操作原理 9. 查找与替换的操作位置和操作原理 10. 撤销与恢复的操作位置和操作原理
11. 文字格式设置中的字符间距,位置、绽放的操作原理 12. 格式刷的操作原理
13. 四种缩进的含义,利用标尺调整缩进的原理
14. 段落对齐方式的操作位置和操作原理
15. 页面设置中各个选项卡可以实现的主要阿拉基 16. 插入分页符的操作位置和操作原理 17. 分页符、分节符的含义和原理 18. 首字下沉的操作位置和操作原理 19. 文档打印的操作位置和操作原理 20. 表格中插入、删除行或列的操作原理 21. 表格拆分的操作原理 22. 文本框在文档中的位置 第九章:Excel 2003
1. 工作薄、工作表、单元格的基本概念
2. 工作表的选定、重命名、插入、删除、分割的操作 3. 工作表的四种常用数据类型 4. 数据输入后按TAB和Enter的区别 5. 用鼠标实现自动填充的相关内容 6. 行,列,单元格的插入操作 7. 行,列,单元格的删除操作 8. 移动和复制单元格的操作
9. 清除单元格和删除单元格操作的区分 10. 隐藏工作簿和工作表的操作 11. 公式中常用运算符的基本原理 12. 跨工作簿或工作表引用单元格的写法
13. 9个基本函数的用法及含义,函数出错信息的含义
14. 数据的高级筛选 第十章:PowerPoint 2003
1. 演示文稿的几种视图模式的特征 2. 插入新幻灯片和新建演示文稿的区别 3. 向幻灯片插入其他对象的操作
4. 母板的含义,幻灯片母版,讲义母板、备注母板 5. 动画和超链接的相关内容
隐藏幻灯片、排练计时、旁白录制的相关内容
注:本文由同方镇江 扬州 无锡 分部 计算机老师 钱老师整理提供,仅供参考!特别感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