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经过
网点现场负责人在柜面巡查时发现一柜员正在与客户协商以下事宜:柜员在办理客户取款业务时,由于工作疏忽,误给客户办理存款业务,按规定应立即收回客户回单,进行反交易后再为客户办理支取业务,但柜员为规避反交易,让客户在ATM自动取款机上支取现金,交柜员来弥补库存。现场负责人了解情况后,及时制止了柜员的违规行为,在做好客户解释工作的同时,让柜员按规定立即进行反交易整改。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柜员工作疏忽,导致用错交易,如现场负责人未及时发现并处理,则会发生柜员规避反交易的风险事件,掩盖了业务事实真相。此类风险事件应是“操作因素”,但如果员工采取了主观行为进行遮掩,其风险类别也就演变为“执行因素”,风险事件的分值随之提升,对网点、柜员的风险度、风险暴露水平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三、案例分析
(一)规避反交易,逃避监控。按照有关操作流程,本应做反交易处理,但柜员不能一味的为了减少风险事件的数量,抱着侥幸心理逃避监控中心的监测和质检。
(二)柜员的操作技能和业务素质亟待提高。强化对柜员操作教育,进一步提高柜员操作意识,规范柜员业务操作行为,严格按照流程办理每一笔业务,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提高柜员的综合素质,杜绝业务办理过程中的侥幸心理,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现场负责人真正起到现场管理和事中把关堵口的作用。现场负责人在日常工作中,应养成关注柜员操作的良好习惯,及时纠正业务操作中的违规现象,严禁柜员办理逆向操作业务,保证业务处理的真实性、合规性。更不能为了情面,对柜员的违规行为不进行制止。真正发挥事中控制和风险防范的作用。
(四)此操作行为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柜员未真正理解到其背后成因所在的巨大危害,如果客户当时配合我们进行了业务不真实的处理,不仅埋下了风险隐患,更给客户留下了银行员工以错纠错的不良印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