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产品设计的原则

产品设计的原则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产品设计的原则之一:精简你的产品

——转载自 宁静致远博客

这个月我很奇怪的是,竟然被三个客户或者朋友拉过去,让我帮他们参谋设计他们的产品。而这些产品无一例外的都是大而全的生活类门户网站。他们要求制作的功能涵盖了房产、酒店、旅游、娱乐、餐饮、商店、交友、微博、汽车、二手车„„,只要与生活有关的任何一个领域。用客户的话来说:就是只要跟生活有关的我都做,我的目标就是:让人们使用我的网站后,足不出户,就可以生活下去。让我的网站什么功能都有,让人们因此而离不开我。而我的朋友和客户都不是身价千百万的大老总,或者大集团。他们中有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在传统行业稍有收益的企业主,但是总体的特点都是:资金有限。我试图说服他们,找出一些对创业来说,产品设计的一些通用的原则。

作为创业者,尤其是资金实力有限的小型创业者。往往对自己的产品设计一篇迷茫,本来有一个很好的主意,围绕这个主意要去想一个产品。而想着想着,看看别人的网站,感觉这个功能不错,那个功能也不错,所以慢慢就有一种欲望,要把所有别人有的,好的功能、栏目,我都搬过来,最后把产品越想越大,超出了自己的掌控范围,同时造就了一个没有任何特色的四不像。不但埋没了原本很好的创意,而且在经济上蒙受巨大损失。所以对于此类创业者,在规划自己的产品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精简你的产品,聚焦你的财力、人力、精力到一个点上,专注你要做的事情,然后把这个点做到特色突出。而这个点就是你的产品,也是你的优点只所在。因为你把精力和财力都集中在一个点上,所以你更容易把控产品,同时更容易做好这个产品,即使产品失败了,因为铺开的面很小,所以带来的损失不大。

如何要做到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点上呢?最总要的一点就是明确自己的目标。确定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而你做这个产品的原因不是这个产品绝对的有前途,绝对的赚钱。而是在你的能力范围内,你绝对能做好这个产品。宇宙飞船、开采火星,都是特赚钱的行业,但是我们能搞得了吗?养猪、种地不算暴利,但是只要做到极致,也可以小富一方。所以关键是自己能否做好,在有前途的事情,总是在你做好了,才可能有前途。当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的时候,我们就要参考同类产品,参考别的项目,看看有没有自己可以吸取的优点,这一步是给产品做加法,目的是让自己的思路开阔一些。但是加法必须有限度,围绕自己的目的点,而非什么都做。当加法到一定程度,我们就要给产品做减法运算,把可以去掉的功能、栏目,统统砍掉,就保留有特色,有把握的功能。到不能再减少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你要做的产品。

精简是做一个好产品的基本原则,希望有同类要做一个世界上最大最全产品的朋友们可以听取一下建议。

品设计之二:优化你的产品细节

几天前的一个清晨,我敲下了《产品设计原则之一:精简你的产品》很荣幸被推荐到了首页,同时收到了好多人的信息反馈。在我看来,有人评论我写的东西,莫过于最荣幸的事情,所以我做了一一回答。而今天我决定继续敲打这个系列的第二篇文章,希望喜欢的继续拍砖或者围观,我会不甚感激,同时继续写好本系列的感悟。

精简你的产品,通常在产品设计的前期,策划产品阶段。而今天我要说的是要贯穿整个产品设计、开发、后继维护的整个过程。

一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曾在这个小城市的一个大卖场陪老婆逛商场。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是:在同一个商场,苏泊尔可以把一把菜刀卖到190多块钱,而同商场的其他菜刀的价格没有超过19元的,苏泊尔的菜刀足足比普通菜刀贵了十倍。当时第一感觉就是一把菜刀卖那么贵,至于吗?会有人要吗?但是经过我对菜刀反复的研究,比较。回去之后经过好几天的郁闷和思考,我认定我会购买的。至少在我目前的经济条件下,100多块钱,去买一个称心如意的菜刀还是负担得起的。是什么让一个菜刀可以高出比的菜刀10倍有余的价格呢?产品的细节!

如果你仔细的去研究苏泊尔的菜刀,还是会发现,他的做工,细节,材料都把握的恰到好处,使用起来会让你得心应手。当然牌子回事其中的一部分价格因素,但是最主要的是它产品确实是有它的优势。我毕竟不是苏泊尔菜刀的推销员,而我七大姑八大姨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和苏泊尔菜刀有什么业务往来,所以我并不打算对苏泊尔菜刀展开长篇大论。与此同理,去认真的研究下Iphone,ipod,也会发现同样的道理。同样都是手机,为什么有的功能和性能一点都不弱,但是就是卖不上价格呢?同样都是MP3和MP4,为什么国产MP4都升级到MP6,把市场都做的很臭的情况下,苹果的ipod依然会那么的受欢迎呢?周鸿祎是我比较不喜欢的一个人,因为他的360老莫名奇妙的干掉我写的软件。但是我不得不承认,他的某些理论很好,其中最好的一个,就是微创新理论。腾讯、360,、迅雷„„一系列的产品并不是原创,我们都可以从其他的产品中找到他们的影子,但是他们却有做的如此出色。我们可以讨厌他们,但是却必须承认他们的优点和优势,因为只有承认他们很优秀,才可能去学习甚至超越他们。如果你看到了360和QQ,仅仅止于对他们鄙视或者嗤之以山寨,那么可能会阻挠你的理性判断,你也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

我建议所有的对产品设计有兴趣的朋友,都应该买一部iphone,至少应该买一把菜刀,至少应该下次走过苹果体验店的时候,或者进入大卖场的时候,可以用心的去比较一下。你会明白我的所指,有些时候,产品的细节赋予产品一种灵气,这种东西只可感悟,说出就变得肤浅。但是我还是试着去说一说。

产品细节设计优秀,很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和产品的产值。很多朋友创业,总是要希望在idea上赢得市场。但是真正有一个好的点子,就可以做成一个产品,或者一个产业,这样的例子太少了,尤其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任何创意,只要有亮点,马上会山寨死,或者被腾讯压死。但是,如果你有足够的信心去把握好用户的心理和体验,认真的设计好产品的细节,那么即使别人山寨你的产品,做好你的功能,但是你的细节,你的灵魂,是不那么容易的被人偷走的。多年前,我曾认为我必须具备很强的技术,去捍卫我的产品,而后来我明白了,无论我一个小团队如何的提高技术,总会有更牛的人在技术上超越我,唯有那些不断尝试,留下来对用户需求的清晰认知,和对产品细节独到的把握,让自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产品的细节很重要的概念可能人人都知道,但是如何才能做一个比较好的产品,这应该是每个人都想知道的。我没有一个万能的准则,可以稍加学习,就可以设计出优秀的产品,至少对我来说,我仍然在摸索如何做出一个优秀的产品,但是有几点是毋庸置疑的。

第一、产品需要足够的简单,因为过度的冗余和复杂,会超出一般人的把控,产品设计者会把精力集中到如何做大上面去,而在如何做精方面会有所欠缺。需要指出一点,我说的产品需要足够的简单,是奉行一个原则:大道至简。但是不是说要把我本来想设计一个门户,最后变成了一个企业站的这种性质的简化,而是去掉不必要的所有的功能、细节,要做到这点必须忍痛割肉。

第二、要深刻的理解用户的需求。知道用户真的需要什么,知道他们最讨厌什么。只有你深刻的理解了用户的需求,才能把握好功能,才能做好细节。所有的细节、功能都是有他存在的意义。而每个细节,按钮、功能、页面、界面,都是为了用户的需求,不得不做,才要去做。

第三、要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有句话叫做白天不懂夜的黑。有时候仅仅凭借你对产品的认识和认知,你无法理解用户对产品的认知,所以你必须理解用户的习惯。用户的受教育程度、对环境的熟悉程度,决定了用户的习惯。我曾经设计交费系统,让乡村小超市加盟,我认为很简单的电脑常识:比如大小写、翻页、全角半角、中英文输入,这些问题竟然困扰90%的用户。

第四、了解什么叫做用户体验,所有的细节都是为了提高用户体验,而不是为了花哨,为了个性,为了美观。

第五、所有的美观,都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不要为了美观而去美观。 第六、减少一切可以减少的用户操作,集中所有的用户操作到一个地方。

第七、不要企图为你的产品准备产品说明书,让你的客户一拿到产品,就可以上手。

第八、不要过分的去创新,而是去优化你的产品细节。过分的创新意味着用户需要过度的学习才能适应。所以如何在用户已有的习惯基础上去创新优化,这点很重要。

„„

我能总结到的就这么几点了,剩下的估计需要集中大家所有的力量了。我要继续研究我的苏泊尔菜刀去。多年前我曾经说做企业站没有任何前途,因为他没有任何技术含量,而现在我要纠正,做企业站可以做成很成功的企业,关键看你能做成什么样的企业站。

产品设计原则之三:完善以后再上线

接着前两篇产品设计原则文章,本周写第三篇:产品完善以后再上线。

当我们完成一个产品的策划、设计、开发、测试以后,最后的一件事情就是把产品推出去,面对咱们的客户了。但是在推出去产品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把要做的功能、细节处理妥善,确保没有万一的情况,并且经过多次测试,寻找多个开发人员和目标客户进行大规模的内测,确定没有任何可见问题后,再适当的放开规模,进行既定规模的公测,然后再把产品正式推出。

家旁边是学校,学校旁边最多的就是饭店,而每一家新饭店开业,我都会去品尝一番,所以对于产品做好后再上线,我深有感触。此前学校门口开了一家河间驴肉火烧,我听说河间驴肉非常有名,自然慕名前往,但是吃过以后那个后悔啊。浪费了我不少银子不说,还让我的朋友们都说我眼光那个差啊。所以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去过,过去一年多了,偶尔听说那家驴肉火烧现在改良了,而且做的还不错,但是终究失去了再去品尝一番的勇气了。与此类似的还有那家连锁的胡辣汤,都让我非常的失望,没有万一情况,都不决定再去了的那种,尽管有可能在开业后的岁月里,他们的品质还是会被改良,但是我不愿意去浪费自己的情感到一个第一印象很差的饭店去。凡事隔行不隔理。做程序,搞开发,做产品也是类似:把产品设计好后再推出。

把产品设计好,意味着首先要过自己的这一关,然后拿出去给内部人员测试,过得了他们的关,然后在拿出去公测,依次类推。如果自己或者内部人员都认为还有改良的空间。那么就把产品先改良以后再次推出。切忌为了赶时间而匆忙,那样反而会浪费更多的时间。不管是开发自己的产品,还是做外包,道理都一样。做自己的产品,如果没经过良好的测试就上线,那么会得罪用户,流失潜在消费者。如果是做外包,那么会让客户首先怀疑自己的实力,然后会去变的挑剔,本来一些不需要修改的东西,客户也会尝试着修改,因为一旦客户开始挑剔,就会变的更加挑剔,变得怀疑所有的事情,反而浪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延期了,那么要跟客户好好的沟通,真实的说明情况,取得客户的谅解。千万别为了赶时间而去赶时间。

把产品设计好,并不意味着要一下子把所有的功能都设计好,然后再去上线。我们完全可以对自己的产品分阶段进行规划,某一阶段实现某些功能,剩下的功能可以后期推出。但是上线的部分一定要做好。就像一个开饭店的,可以先推出一道菜,但是这道菜一定很好。然后再去扩充自己的菜系。最可怕的不是菜少,而是没有一道能吃的好菜。做产品也是一样的,做好一道菜,上一道菜。

产品设计原则之四:有计划有步骤推出您的产品

在本周一,我就自己的观点,写了本系列的第三篇《产品设计原则之三:完善以后再上线》收到很多人的关注,好坏参半。说好的,我表示十分感谢认同,拍砖的理由也很充分:产品上线需要有时间计划,不能为了所谓的完善,就一直延期吧;另外做外包或者软件定制开发的朋友也很不满,客户有时间要求啊,到时间了东西不上线,搞不好会违约的。其实这两点我在原则三中也说过:首先完善是相对的,我没说等完美以后在上线,我所谓的完善,既不是指的功能上大而全的完善,也不是只得质量上绝对的完美。而是在自己能力、财力、时间所及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完善。如果都过不了自己的这一关,千万别让上线去见客户,否则会死的很惨。关于产品完善会耗时太多的,导致迟迟不能上线,我的建议就是:有步骤,有计划地推出你的产品。

我在第一篇中说过大道从简,设计产品要尽可能的简单。但是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简单化,我就是要盖一个高楼,你不能让我去盖一个鸡窝吧。但是盖一个高楼有时候有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如果为了盖一个高楼,而强行的去盖一个高楼的话。那么可能产品的质量达不到,最后目标客户达不到理想的状态。那么如何去应对这种情况呢?就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去推出自己的产品。

有计划、有步骤的推出自己的产品,因为着自己本身对自己团队的研发能力有着十分清楚的了解,同时对自己的产品也有十分清楚的了解。知道产品是否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如果产品没有超出自己的能力反而,那么完整的推出产品也不是一件坏事。如果产品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或者出于营销的目的,给客户以某种卖关子,那么有计划,有步骤的的推出自己的产品就变得十分必要。那么如何做到有计划有步骤的推出产品呢?

第一、要做到有计划。很多人分步推出自己的产品不是因为提前计划好的,所以去分步骤推出。这个不算有机会有步骤的推出自己的产品,只能算产品不够完善的一种情况。而有计划就是要做到,在开发前,知道自己走到一个什么样的步骤,是可以推出产品的,推出产品的功能是可以成为一个体系的,而这个体系尽管没有自己想要的那么完备,但是可以达到用户的基本要求。而且每一个推出去的功能都是完善的,而质量是可靠的。这样才能做到了有计划。

第二、分步骤推出产品和要完善以后再推出产品不矛盾,而有时候分步推出产品正是为了完善以后再推出产品。所以确保分步骤推出的产品都是尽可能完善的。

第三、分步骤推出产品一旦第一步推出去以后,其他后续步骤就要跟上。否则的话,会引起客户的严重抱怨,所以初期步骤可以适当的推迟推出,一遍后继步骤可以跟上。

第四、分步骤推出产品,一定是在产品功能上的分步骤,而非先大体后细节的分布,确保每个被推出的步骤都是完整和细节设计良好的。否则就会与原则二相违背。

第五、分步骤推出产品,意味着你可以通过用户的反馈后修改好自己的产品后继步骤,要正确的处理用户的意见反馈,适当的调整后继开发,但是不可以因为反馈意见而过分影响到后继开发。

第六、分步骤推出产品,要确保后继步骤不会把前面步骤的产品数据给覆盖,比如用户需要重新注册、填写,注意好衔接。

第七、分步骤推出产品,要确保后继步骤值得期待,切忌狗尾续貂式的分布推出产品。

产品设计原则之五:学会借鉴那些成功的产品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顿曾说过:尿得远是因为站得高。无论是微软还是腾讯,似乎也都曾经告诉我们过这样的一个事实。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某个主意或者技术的原创者,但是到最后他们却是最终的受益者。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更是抄袭成风,今天你微博了吗?明天你团购了吗?„„似乎每一款成功过的产品背后,总能在腾讯的产品库中找到一款类似的产品,尽管我没去研究过是腾讯抄袭别人,还是别人抄袭腾讯。不过这至少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使我们要捍卫道德和良知,即使我们远离抄袭和投机,但是必要的借鉴仍然是不可缺少的。要做出一款好的产品,仅仅靠自己摸索或者闭门造车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去更多的研究下那些和自己产品有共同点的产品,了解下他们的设计思路,研究下他们的设计想法和运营特点。最终跟你的产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产品的品质添加光彩。“借鉴”两个字听上去很简单,不就是抄袭吗?我们都会,从小学考试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借鉴同桌的答案嘛!很多人可能会这么说。但是借鉴其实挺难的,如果借鉴不好,反而容易画蛇添足或者邯郸学步。

那么如何去借鉴那些成功的产品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借鉴必须是在自己的产品定位已经明确之后的借鉴,这点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要在产品定位已经明确之后。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作为产品经理心目中还不太确定自己要做什么,那么就去看同行的产品。往往借鉴就会变成抄袭,从而失去了自己对产品的定义,最后变成一个没有特色的大杂烩。而你我的公司往往不是像腾讯或者百度那样有大量既有用户群的大公司,甚至我们财力薄弱,仅仅靠抄袭同行的产品,而没有自己的特色,基本上无法起来。所以一定要在自己的产品定位明确以后,知道了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自己的产品要服务那些客户,自己的产品有那些特色,自己的产品通过什么形式去盈利,然后再去借鉴别的产品,研究别的产品的不足和教训,避免自己的产品走弯路;同时吸取别的产品的长处,为自己所用,去为自己的产品做辅助。

第二、借鉴重在细节和小的方面:借鉴对方的一两个很有特色,或者用户体验很好的功能也是未必不可的,但是大多数的功能、盈利模式、产品运作思路,可以去补充和完善你的产品,但是直接借鉴的可能性很小。换句话说如果功能和思路借鉴太多,往往就迷失了自己。而如果自己没主心骨,发现别人在做什么然后自己就去做什么,那么这种情况不在我描述的去设计一个产品的范畴之内,当然这种情况也可以赚钱,比如团购网。那个是模仿,而不是借鉴。所以暂时不讨论。借鉴别人细节方面、人性化的体验、服务入微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是新产品最缺少的地方,作为一个成熟的产品,他们往往经历了很多次的跟用户冲突、反馈、修改之后才能走向成功,仅仅靠实验室和办公室是无法做到如此的,而这些冲突、反馈和修改的结果不在大体功能上,往往就在细节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抄袭者并不会太成功的原因,有些体验和感觉还是抄袭不走的,那么这些体验和感觉就在产品的细节中。

第三、借鉴必须做到巧无痕迹:我曾经见过一个朋友做的门户网,他的网站就是几个网站拼凑的结果,信息发布是仿照58同城的,博客是仿照新浪的,„„种种功能在一起老是感觉好像召开武林大会似的,各路豪杰都在一起,但是好像不是为了要为某个共同目标而奋斗,而是各自为政,所以做的就很失败。而我认为借鉴一定要做到巧无痕迹,偷取对方的是灵感、体验、思路、细节处理方法,而不是一个样子,一种表象。而要做到巧无痕迹,必须深入的思考你要参考的产品中你们需要借鉴的地方,反复的思考,不到要知道别人这样做的好,还要知道对方为什么要这样做。把握住对方的思路和意图,借鉴就会变得成功,因为有了意图,方法可以有好多种表象,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表象去实现,让实现的方法,表达的形式跟自己的产品很好的吻合在一起,就容易做到巧无痕迹。

第四、借鉴不一定要借鉴别人有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借鉴别人没有什么。我研究iphone有一段时间了,开始我一直不明白iphone 比别的手机有什么好的,有什么功能是别的手机没有的,结果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把玩的多了,就明白了,简洁是其他手机所没有的。换句话说:iphone没有什么比iphone有什么更多决定了iphone的价值。学会不做大杂烩,学会舍弃,其实很不容易。所以不但要借鉴别人有什么功能,有什么细节,更重要的是去看看别人为什么不做那个功能,很明显,为什么别人没想到。作为一个成功的产品,背后必然有一个成功的团队,为什么他们不做?能力问题?思路问题?还是如果某功能和样式做了就会得不偿失呢?

第五、借鉴要注意法律和道德问题:借鉴而不是去抄袭,因为你不是企鹅。首先抄写会导致同质化竞争,你跟竞争对手相比不会有什么优势。而你又不是财大气粗,更不是腾讯,所以一般人没得抄。其次法律问题还是需要考虑的,比如知识产权,比如其他„„。而要避开法律和道德问题,以及同质化竞争。就要学会去揣摩别人的思路,而非模仿别人的表象。如果能很好的做好第三点,基本上这点也能解决。

第六、切记:借鉴而非抄袭!

产品设计原则之六--完善产品的周边服务和配套设施

根据自己日常工作对产品设计的理解,做了产品设计原则系列的五篇文章。原本打算记录下自己的认识和经验,同时分享出来,共有这方面需要的人进行探讨。没想到多篇被csdn推荐到首页,同时被很多网站转载,倍感荣耀之至。本想就写那五篇作为一个系列,后来在产品的运行和开发中遇到了一系列的事情,我加以反思,决定追加这么一篇,作为本系列的最后一篇。当然以后如果还有在产品设计方面的感想,只能作为这个系列的补充篇了。

微软在市面上占有很大的市场,很多时候我们指责微软,说他是依靠垄断才得到市场的。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是怎么建立起来垄断地位呢?我认为微软做的大又几个原因:首先是把产品做的使用起来很简单,容易上手,占有了大量的用户基础;其次就是配套设施齐全,周边产品多。使用微软的产品遇到了问题,总能找到解决的方法,或是来自书籍,或者是来自网络或者MSDN。类似的,凡是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产品,总是有着优秀的售后服务和配套设施。而有的产品本身不差,但是你甚至无法找到一份正式的帮助文档。买不到合适的书籍,总之一用这些产品,就会让人从头到蛋都很疼。

在我们运作缴费系统的时候,遇到过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也让我反思到了我们应该做好产品的周边:一天一个乡村的代办点打过来电话说缴费系统无法登陆,出现错误为:无法连接远程服务器。于是让他发QQ远程协助过来,帮助他远程调试下软件。他回答,QQ上不了。我意识到应该是网络有问题。问他网站可以打开吗?他说可以打开。hao123正常着呢?我跟他解释很多,hao123可能是因为缓存的问题,而QQ登陆超时很可能是你的网络有问题。对方里面破口大骂:明明是你们的软件问题,好几天不可以登陆,你们说我网线有问题,人家QQ登陆不登陆跟你们软件有屁关系?„„总之当时是百口莫辩。当然事情最后的原因是:他网线过期忘记续费了,后来续费后软件就正常了。但是什么原因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每天总有那么几个电话在咨询或者责问类似的问题,或者是电脑中毒了,或者是电脑网线不通了„„我们的软件一般按照在乡村中,使用者文化素质和电脑操作水平都不高。首先他们无法理解咱们认为很正常的软件常识性问题;其次他们认死理,他们认为他们的电脑是怎么了,那就是怎么了,不好沟通。即使可以沟通,但是使用人数多,总不能每天都解决,但是又不能不解决。

在产品设计方面有几句名言:其中一句叫做好的产品就是不需要说明书的产品,任何人一见就上手,上手就会用,这样的产品才能成功。但是同时有一句话叫做:我们永远不懂用户的心,正如白天不懂夜的黑。即使我们做的产品再好,也不能保证所有的人都能一见就上手,一上手就会用,一用就精通。比如:我们的代办有的分不清大小写区别,每次不小心按住了Caps lock,总是要关机再重启,而60%以上的无法区分全角和半角,80%的不知道怎么做系统,不知道什么是病毒木马,45%以上的用户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修改密码。所以必要的周边服务还是得跟上。当时提出周边产品的时候,我们的团队在疑惑,到底我们应该做哪些东西?该如何做?我想各位看客应该都有类似的疑问,那么我就以缴费软件的周边产品的思考做下罗列。

我们必须做一个很好的帮助文档,把系统如何使用分类做好。考虑到我们的代办文化层次相对比较低,所以我们决定把每项操作做成视频。然后分类列举出来。这样代办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很容易的学习好如何使用。

2、针对代办对大小写不会区分和全角半角,我们在软件上做了改进。不管代办输入的是全角还是半角,不管是大写还是小写,一律转化为小写和半角。

3、我们考虑到用户连QQ都不会使用,或者没有QQ号码,我们做一个在线沟通,同时可以用分词技术。当代办有问题提出的时候,我们的程序首先分析是否有相同的问题被提出过,会找到推送给代办,如果是全新的问题,自动转接人工客服。

4、针对有部分代办对电脑操作水平很差,所以我们搜集了大量的计算机操作视频。方便代办学习计算机尝试,和QQ使用。提高代办的操作水平,有助于他们解决一般问题。

5、代办不会修改密码,我们会定期的弹出提醒,或者强制其修改密码、

6、考虑到代办经常在网上,但是互联网使用素质比较低,容易上当受骗,所以我们罗列出来上网受骗的一些案例,让代办可以防骗。

„„

依照上述的思路,我们把软件的周边在慢慢的拓展,而无论是客服电话量,还是代办的反应,都在好起来。所以我们认为一个产品好,还需要良好的周边产品来陪衬。鲜花需要绿叶陪,才能显得美。所以依据产品把周边产品做起来,不但有助于产品被用户接受,甚至还有助于扩大产品的经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