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城市绿化应遵循生态、景观、经济三个原则论文

城市绿化应遵循生态、景观、经济三个原则论文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浅谈城市绿化应遵循生态、景观、经济三个原则

【摘 要】城市绿化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要真正提高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营造出一个宜人的居住环境,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生态,景观,经济三个原则。

【关键词】城市绿化;生态景观经济三原则 1.绿化建设必须坚持生态、景观和经济三个原则 1.1坚持生态原则

生态园林首先要按生态规律,向自然界学习各种植被类型,各种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我国幅员辽阔,从北到南不同纬度有不同的气候带和不同的植被类型。从山地高原的垂直分布来看又有不同的环境因素而造成不同的植被外貌,整个东部和西部又由于雨量水分的多少二形成相同纬度不同经度间的植被面貌。因此各种生态系统各种植被类型都是我们学习研究的对象,从而在人工创造园林景观、植物群落时是一个蓝本。 1.2坚持景观原则

坚持景观原则,也就是要有精品意识,在有了绿量的前提下,绿地要有美感,要有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才会让人心情舒畅,才能达到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所种的绿地,不但要有绿量,还要有质量,充分发挥造景艺术手法,通过植物配置,营造出一种艺术化的园林景色。园林植物造景,是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和谐,自然美事基础,生态规律是根本,人工美是提炼、裁剪、

组合、升华,使之更典型化,符合美学法则,也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功能要求和审美的情趣,这就是生态园林应该努力做到的。 1.3坚持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也可说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二十一世纪全球普遍关注的大事,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在我们园林建设中,也存在可持续发展问题,尤其是我们园林管理部门,建成的绿地,今后大部分要由我们管理,除了建设费用,养护管理费用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方面是直接的管理费用,另一方面是种下去的树木今后的发展和利用问题,这些都是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兼顾生态、景观和经济三个原则,适地适树,可持续发展 而在当前的园林建设工作中,存在许多的不合理的做法,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2.1片植

要增加绿量,片植无疑是增加绿量的一个好办法,这样做,施工企业是最喜欢了,施工技术简单,工程量又多,最容易获利。可是,作为建设业主来说,就要仔细想想了,片植的利弊哪个大,利在哪里?无疑是增加了绿量、施工容易、初植景观好看。而弊呢?严重违背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限制了植物的地上地下生长空间,养护成本大,需要经常修剪,关键是寿命不长。按常规来说,十年的片植植物,生长必然严重衰退,此时挖出来的植物毫无用处,不

挖难看,挖掉心痛,可是这与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方针是相违背的做法。所以笔者认为,要尽量少用片植,除非十分必要,如道路隔离带。提高绿量可以用球灌木代替,配置得好,可以做出很多好的植物配置小品,球灌木长大了挖出来可以用,既不浪费资源,又能获取经济效益。 2.2草花

城市需要绿色和彩色,需要生命的色彩,用草花来点缀城市绿地,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在城市中大量运用草花来装扮景观,其运营费用是相当高的。按哈尔滨市的绿化养护标准,每平方米草花全年的费用是350元,大约是一般绿地的50倍,这样高的维护费用,显然不利于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会更加重绿化养护经费不足的压力。解决的办法就是尽量在一般的地块多用宿根花卉或是地产的可自播的花卉,如菊花、凤仙、一串红、鸡冠花、茑箩、紫茉莉、蜀葵、鸢尾、萱草、牵牛花等等。 2.3树种

要纠正外来树种比本地树种好的偏见。只要是活的植物,它都有生态效益,至于好看不好看,则要看我们怎么种植,怎么养护了,要大力提倡多用本地树种,本地植物,不用或者少用外来植物。 2.4土壤(施肥)

城市绿地建设中,种植土的来源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根本所在,没有好的土壤,就长不出好的植物。但现在在建绿地时,大量使用的是建筑垃圾、建筑废土,这种做法极不利于

建成后绿地上树木今后的生长,但因种种原因所限,目前在绿地基础土壤处理上,很难做到按《园林树木建植技术规程》所要求的来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建设绿地时,一方面要尽力争取使用符合要求的好的种植土,另一方面就要靠在养护管理时对绿地土壤进行改良,补充树木所缺乏的各种养分,也就是对植物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施肥,以满足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需求。施肥最好用有机肥,值得提倡的是把修剪下的植物残体粉碎后返还于绿地。美国科学家研究后认为,植物地上部分出问题,如病虫害,大部分是由于土壤中的养分不能满足植物需要所至。 2.5地被(草坪)

草坪热曾经风靡中国,经过实践检验,在城市绿化中大量使用草坪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存在养护费用高、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生态效益相对不好等弊端,已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但在实际工作中,草坪的应用量仍然过大,用地被植物替换草坪仍需要我们大力提倡和推广。我们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在市民广场的绿化建设中,我们就使用了大量的地被植物,如花叶蔓、书带草、紫金牛、萱草、银蒿、金银花、虎耳草、红花酢浆草、鸢尾、常春藤、玉簪等。效果很好。 2.6密植与疏移

由于强调绿化建设要一次成型,新建绿地上植物初植密度非常大,造成植物间生存竞争剧烈,部分植物必然处于受压状态而逐渐被淘汰,对于这部分植物,可以在受压初期就把其解放出来,通过

疏移的办法,一方面解决了植物竞争的问题,有利于群体植物的生长,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的利用植物资源。

总城市绿化建设,应遵循生态、景观、和经济三个原则,要向自然学习,合理引种驯化野生植物,向自然植被类型、植物群落学习,使园林植物在材料上、配置方法上更为丰富,科学性和艺术性更好结合,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或实用功能更好的结合。 【参考文献】

[1]薛梓民.浅谈园林绿化的施工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1):188.

[2]刘春辉.关于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问题的探讨[j].吉林林业,2009(3):76-77.

[3]牛若峰.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中国园林.1998(5).

[2]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辽宁林业,2008(5):45-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