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ZYJ7道岔两个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

ZYJ7道岔两个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摘 要:根据ZYJ7电液转辙机内锁块与锁闭铁有缝隙的故障及油缸反弹情况,详细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克服方法。

关键词:ZYJ7型 电液转辙机 道岔维护

一、ZYJ7道岔机内锁块与锁闭铁有继隙的原因及处理

所谓ZYJ7道岔机内锁块与锁闭铁有缝隙是指ZYJ7道岔在锁闭后,机内锁块与锁闭铁之间不是紧密地吻合,而是拉开一个缝隙,该缝隙有的只有几毫米,大的可达到十几毫米。这种情况常见于副机(即SH6)曲尖轨为斥离轨的时候,主机也有这种情况。ZYJ7主机内锁有缝一般是道岔板到位后均正常,有列车通过后才出现内锁的缝隙,原因如下:

由于电液转辙机在牵引道岔密贴方向上机内的推板机内的锁块间还有25mm的空动量,当列车通过时其震动力使斥离轨震动并向道岔密贴的方向(道心方向)横移,又由于外锁拉杆在锁闭后仍能纵向移动,所以外锁拉杆被横移的尖轨锁钩带动,并带动机内的动作杆,动作杆带动机内锁块使之与机内的锁闭铁产生了缝隙。同时因为斥离轨的变化也带动表示杆的斥离口发生变化,甚至造成列车通过时切断道岔表示。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限位块调整不当所至。如果把限位块调整适当后这个问题使可以排除,因此这种现象不是本文主要讨论的范围。另外一种是副机即SH6曲尖轨在斥离状态时在道岔扳到位即出现内锁有缝隙。此种情况的前提是另一侧斥离轨的开程在正常范围内,本侧斥离轨的开程偏大,否则属于开程调整不当,也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

现象是这样的,道岔启动后到副机锁闭,动作杆上的锁块已经与机内的锁闭铁吻合

了,但尖轨并不是停下,而是还要向道岔方向再蹿动一段距离(被主机带动的),这样就使得动作杆被拉出,动作杆上的锁块也一起被带动,从而形成了内锁有缝的现象。从这个动作过程可以知道内锁有缝的道岔,斥离轨开程一定是大,因为动作杆动程已经走完了,还要被外力再带出一段距离,所以开程一定大,而且由于开程大,造成副机两表示杆顶端不平齐,这是表示杆不平齐问题的原因之一。

由于开程大,而不能调整开程,因为另一侧开程是正常的,本例再调小开程,另一侧开程必然变大。细心观察锁钩与拉杆上的锁块的关系就会发现,正常的道岔是锁块在推着锁钩向道心方向运动并在锁闭后被机内的锁闭装置保持在这个位置。而内锁有缝的锁钩与拉杆的锁块是相反的,即是锁钩在钩着拉杆上的锁块,这样我们所采用书本上提供的调整开程的方法就帮了倒忙,按书上的方法在斥离轨连接铁上加调整垫或是调整动作杆与拉杆之间的牙形连接铁试图缩小开程以达到内锁无缝的目的。但是结果却事与愿违,开程一点也不会减小,而且内锁的缝隙会变得更大了。因为问题的症结不在开程上,而是工务的曲尖轨矢度不够,也就是说尖轨不够弯,(即不连电务设备的情况下,主机处开程在达到正常范围后副机开程却比正常标准大)。这种情况下,主机的开程很标准达到了160mm,但是在副机处尖轨却达不到标准而是在80mm以上或是当然用斥离轨侧限位块限是能够达到缩小开程消除内锁有缝的问题的,但是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做法,假如用限位块把开程限在了标准范围之内,机内也没缝了,斥离轨的缺口也调整好了,看似万事大吉了,可是试想,一个小小的限位块能项得住一个比它大很多很多的尖轨存在着的应力吗?而且每天还要经受列车的震动,时间长了限位块能吃得消吗?而一旦限位块断裂,斥离轨上的表示杆就在尖轨的弹力下向道心方向弹出,若尖轨的矢度小,应力就会很大,斥离杆将会被带出很多,很可能将接点顶起断开表示,影响行车。而限位块的这种断裂造成的危害远比正常的限位块断裂造成的危害大的多。因为正常的斥离轨它的限位块在无车经过的时候是

不吃劲的,只是在列车经过产生震动斥离轨向道心方向移动时才受力,这种情况下限位块断了,将失去表示,可是车过后再返个往返就能有表示了。而我们所说的这种不行。因为尖轨是被限位块限着,时刻存在着巨大的应力一旦断裂,表示杆被弹出,且尖轨在往道心的方向上运动就没有了限制,所以每次板动尖轨都不会回到被限位块限着的位置,所以每次振动都不会有表示。这种情况必须是处理人员赶到现场松开斥离轨的表示杆,解除尖轨对它的拉动才能恢复表示,这样势必造成较大的影响。

所以内锁有缝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具体有两种方法:

1)测量确认工务的尖轨矢度不够,请工务更换尖轨或是消除病害。

2)与工务协商,在工务的防跳轮上烧焊一个小铁块,阻止尖轨向道心方向弹出,既保证尖轨的开程也减轻艰位块的负担,当然烧焊的小铁块的厚度要经过仔细的挑选和试验,达到所要求的效果还要不影响道岔的转换。尖轨矢度的测量方法,以尖轨轨底角竖边(道心一侧)为准,拉一弦线到尖轨根部轨底角竖边,量下弦与副机处的尖轨的距离。并与正常的尖轨比较,(测量时应公开限位块。该值比正常值小即为矢度小。

二、油缸反弹的原因及处理

在实际的工作中会遇到道岔扳到位后,在电机停转前,油缸向反方向移动一下,有的会把已经到位的动接点顶起造成道岔没有表示的故障,分析原因有三个方面:①表示电路有短路故障,将表示二极管及电阻短路了;②油路系统内有气;③惯性轮失效。

当发生上述情况后应首先判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是二极管及其电阻短路,则将

油缸撬回原位,仍不会有表示。这时就要考虑是电气故障了。如果将油缸撬回原位后,表示有了,说明没有电气故障,应属于后两种情况。后两种情况的判别方法:若道岔在转换中明显的有抖动或是不平稳,动作时间长,则是油路系统内有气造成的。若是道岔扳动很正常,就是在锁闭时油缸反弹,且惯性轮转动时间较长或是跟随电动机反转,则是惯性轮失效。

具体处理方法:

1)对于表示短路,可采用将油缸撬回原位,测量X1、X2(以定位为例),逐步甩线的方法找出,可者仔细观察电路中是否有破损的处所即可找到。

2)对于油路内有气,可采用在道岔转换中反复松紧溢流阀的方法放出气体,或者在油路最高点松开油管放气的方法放出气体。

3)对于惯性轮失效,若是该轮反转属于惯性轮抱死,在注油孔处点几滴钟表油,使之油润后即可。若惯性轮在电机断电后转动时间较长,则是惯性轮太润滑造成的。可将惯性轮拆下,擦去油清,亦可更换新的惯性轮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