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政治(全国通用I)一轮复习(强化练):必修2 第1单元

高考政治(全国通用I)一轮复习(强化练):必修2 第1单元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单元排查强化练(五)

A组 易错排查练

1.公民的任何权利都应当受到国家保护。( )

(2015·浙江卷,31③)

提示:× 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2.货车司机任某将罚单传到市长信箱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

(2014·江苏卷,11D)

提示:× 是公民通过信访制度行使监督权。

3.政府须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决策权。( )

(2013·安徽卷,5②)

提示:× 政府须切实保障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但公民没有决策权。

4.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的做法,加强了对基层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

(2013·江苏卷,14C)

提示:× 村委会不是政府机关,不行使行政权力。

5.网络“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确保了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2013·天津卷,9④)

提示:× 网络反腐有利于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但不能起到确保的作用。

6.居民自治提升了政府直接管理社区的能力。( )

(2013·上海卷,3③)

提示:× 我国实行社区自治,政府并不直接管理社区。

7.社会主义民主是人人享有的广泛民主。( )

(2015·安徽卷,4①)

提示:× “人人享有的广泛民主”是错误的,民主具有阶级性,它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在我国民主属于广大人民,而不包括敌对分子在内。 8.全体公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

(2012·山东卷,21C)

提示:× “公民”应为“人民”。

9.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

(2012·山东卷,20④)

提示:× 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

10.法律是人民意志的直接反映和载体。( )

(2013·广东卷,30C)

提示:× 法律具有阶级性,是统治阶级意志的直接反映和载体。

11.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

(2013·浙江卷,32④)

提示:× 基本政治权利由宪法规定,不能说“不断扩大”。

12.优秀共产党员的网上投票活动表明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

(2013·浙江卷,32④)

提示:× 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特指选举人大代表和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权利,优秀共产党员的网上投票活动不属于基本政治权利。 13.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的做法,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

(2013·江苏卷,14A)

提示:×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14.公民行使预算监督权成为基层民主发展的方向。( )

(2014·新课标Ⅱ卷,16①)

提示:× 公民行使预算监督权有利于基层民主发展,但不是基层民主发展的方向。

15.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 )

(2012·广东卷,27③)

提示:×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

B组 高频强化练

1.2015年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以物权稳定和便民利民为核心原则,可以更好地保护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财产权。这表明( )

A.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B.国家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C.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D.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

解析 制定条例,保护不动产人的合法权利,体现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具有法律保障,C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答案选C。

答案 C

2.“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该对联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有( ) ①我国是以工农联盟为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③政务公开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 ④为官者更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题中对联表明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同时说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坚持权责统一,即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故②④入选。我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和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体系,故排除①③。

答案 C

3.漫画《打击谣言》给公民政治参与的启示是( )

①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②为了人民利益,敢于行使监督权 ③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 ④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此题考查公民政治义务。传播网络谣言受到法律制裁,启示我们必须守法,故①正确。网络谣言只看到了自身的权利,忽略了自身的义务,故③正确。网络谣言传播属于违法行为,排除②。材料没有体现守法和违法惩处的平等性,排除④。

答案 A

4.泼粪、鸣枪、放藏獒……为对抗广场舞,各地奇招频出。浙江温州市区新国光商住广场业主不堪广场舞之扰,在多次交涉无果后,花26万元买来“高音炮”和广场舞音乐同时播放,“以噪制噪”,广场舞大妈被“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的警告声逼退。这启示我们( ) ①要在法制的轨道上行使自己的权利 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③公民权利的行使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要用法律的手段维护公民的一切利益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广场舞扰民,为应对广场舞,买来“高音炮”和广场舞音乐同时播放,“以噪制噪”,警告声逼退广场舞大妈,体现了公民在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②表述错误,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公民的义务也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卸的。④表述错误,“一切利益”太绝对,要用法律的手段维护公民的合法利益。

答案 C

5.在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体系中,村委会和居委会是社会的单元细胞,同时又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某县开展“弘德明约,村居善治”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工作,探索法治、德治、自治“三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这种做法( )

①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本质 ②有利于提高基层国家政权机关的工作效率 ③有利于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增强基层“自我”能力 ④有利于丰富基层民主自治的内涵,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探索“三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有利于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增强基层“自我”能力,③④符合题意。公民的政治权利是由宪法规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①错误。村委会、居委会是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基层国家政权机关,②错误。

答案 B

6.某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同步进行的换届选举中,不少县区组织各选区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让每位候选人“登台亮相”,发表“竞选演说”,与选民进行近距离交流。可见,县区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 )

①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 ②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提高选举积极性 ③是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 ④有利于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解析 县乡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提高选举积极性,故①②入选。县乡人大代表选举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而不是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故排除③④。

答案 C

7.为贯彻实施《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范不动产登记行为,维护不动产交易安全,保护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2015年3月26日,国土资源部将起草的《不动

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示并公开征求意见。此举表明( )

①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公民可以行使监督权对政府权力进行民主监督 ③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政府尊重公民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 国土资源部就《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示并公开征求意见,说明政府尊重公民的知情权,也表明我国公民可以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③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①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而不是民主监督,②符合题意。

答案 C

8.近年来,山东某地不断完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村民主决策、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下列古语中最能反映这一做法依据的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C.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解析 本题材料体现的是村民自治这一基层民主自治形式,它主要包括村民民主决策、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内容。C项的意思是要知道房屋是否漏,人要在屋下,要了解政绩有何缺失,要深入民间之意,表达了要倾听民声,受民监督的理念,这恰恰符合题目的主旨,可以入选;其余选项均不符合题意,不能入选。

答案 C

9.近年来,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公共事务、社会管理、慈善事业等都不再是政府部门的专利,处处呈现着越来越多公众参与的身影,发源于公民个体的参与热情,把命运共同体意识写入每个人心中。“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对上述材料的主旨最恰当的概括是( )

A.公民民主政治实践,推动国家发展 B.政府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

C.公民直接管理国家,充分当家作主 D.政府广纳民意,民主科学发展

解析 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强调说明公民民主政治实践,推动国家发展,故A项入选。B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政府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故排除。C项说法错误,公民不能直接管理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公民,故排除。D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政府广纳民意,故排除。

答案 A

10.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气候、环境、健康安全等问题成为今年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以减少碳排放的低碳生活将以立法的形式被大力推崇。

结合材料,运用“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的相关知识,谈谈公民应怎样构建“低碳生活”?

解析 本题的切口不大,直接考查学生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原则的理解与记忆。可从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等方面去分析说明。

答案 ①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公民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也应当承担责任履行节能减排的义务。

②公民应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尊重公民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公民选择节能环保的“低碳生活”方式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国家低碳经济发展。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移花接木、随意撰文、歪曲事实,制造传播网络谣言,就可能以身试法,付出惨重代价。2015年1月至8月,浙江省共查处散布网络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案件281起,查处涉案网民313人。警方指出,网络社会也是法治社会,法律底线不容逾越。

材料二 中国政府网2015年9月15日与新华社共同主办“文津圆桌·突发事件中的信息发布”研讨会,以天津港爆炸事件为例把脉突发事件中的信息发布。天津港爆炸后,公安部新闻中心贯彻公安部、中宣部、国信办等领导指示要求,

组织第一时间赴前方指挥的公安部消防局两位副局长先后接受中央主流媒体的采访,发布真实情况,回应相关质疑,取得了较好效果。

(1)结合材料一和政治知识,分析打击网络谣言的政治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知识,分析实施重大事项信息公开的必要性。

解析 第(1)问,考查打击网络谣言的政治意义。立足公民权益保障,可见国家性质和民主的真实性。立足公民参与,可见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则。第(2)问,考查公民政治权利。立足公民权利,主要强调监督权。立足社会发展,凸显了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国家利益的维护。立足公民义务,主要凸显对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维护。

答案 (1)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打击网络谣言,可以保障公民合法权益。②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打击网络谣言,通过法制保障公民权益。③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打击网络谣言有利于促进网民自觉履行相应义务。④打击网络谣言有利于保障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促进依法治国建设。

(2)①公民具有监督权,信息公开保障了公民的监督权。②信息公开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③信息公开有利于引导公民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信息公开促进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