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网络直播论文3000字

网络直播论文3000字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网络直播论文3000字

一、网络直播内容的表现形式

从文字直播到开启直播想想空间的VR/AR直播。直播内容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可视性、互交性、实时性、沉浸性越来越强。从长视频、录播、pc端到短视频、直播、移动端,移动直播迎来爆发,逐渐成为网络社交和粉丝经济的超级入口,视频网站、传统秀场到移动直播,内容越来越碎片化,轻悦化、娱乐化、生活化,互交性越来越实时化、丰富化。

20XX年六间房直播平台成立,至20XX年斗TV、战旗TV、虎牙TV等移动平台相继上线,全名直播时代到来。XXTV以876w的日均UV占据国内直播平台榜首,其日均PV为6974w。截止20XX年年底,国内直播平台的数量在200个以上,直播用户数达到了3。12亿。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同期网民规模达7。1亿,直播用户占据了43%。

二、网络直播的特点

1、直播种类丰富,内容跨度大

以XXTV为例,直播的频道选择以游戏为主,如网络游戏,游戏,格斗游戏,综合手游等三十余个游戏频道,科技教育、金融理财、音乐、二次元、美食、户外直播等生活相关类直播频道。直播内容涵盖方方面面,可以说除受道德、法律约束的事件外,任何直播都可在各类直播平台找到。

2、从业门槛低

大多数的直播平台只需通过简单的身份验证,便可注册成为主播。只要有信息网络的装载了直播APP的手机,便可开始直播。播出成本低,迅速扩张的市场与专业人员的缺乏导致了从业人员平均素质水平不高,相对应的直播受众的素质水平高低也有明显差异。

3、及时性与互动性强

网络直播平台使用国内服务器骨干节点,视频由传者实施录制上传服务器,受众通过浏览服务器获得传播资源。直播过程中,受众通过弹幕留言、电话连线和网络语音连线等方式,直接参与互动,甚至传者直播走向,成为直播传者主体。这从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直播体验,增加了粉丝粘性。

4、监管举报不健全,相关法律不完备

在XX、XX等各类直播门事件不断发生之时,网络直播的无监管、无规范的乱象也为人诟病。与监管制度不健全对应的是,网络直播相关法律的内容不够完善。网络直播节目是否是具有著作权的作品,在我国司法界和国学界仍没有统一意见。因此,网络直播产业缺少投资保护。

还有,在未经他人允许的情况下就将其他人至于直播镜头下,是否是一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呢?直播色情暴力的内容,播放引起社会舆论纷争的内容,在直播中进行一系列的广告行为,这些都包含隐藏的风险。

三、与新型主流媒体发展的相互影响

在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型主流媒体传播形式,传播力强调传播渠

道,平台融合性。媒体的首要因素提现为速度、到达率。以网络直播为媒介的传播方式有其特有的及时性与互动性,主流媒体强化塑造权威媒体形象,传递主流文化的同时,更好的接收到了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更快速的对舆论做出监督,对其不良内容做出正确引导,更大程度的实现了主流媒体影响力的效用。

信任感是获得印象力的首要条件。以主流媒体的自律性与强大社会认可度中和受众对网络直播的认可度,同时反向而言,以网络直播的受众范围之广,来使主流媒体传播的内容的到更广泛的认知,且使主流媒体得到更全方面的监管。有利于有效规避用媒体公权力换取“有偿沉默”的错误行为。信任感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建立媒体的自律机制加强监管力度,坚守媒体责任,强化社会担当,才能获得新型主流媒体的发展活力。

吸引力是影响力的关键途径。新型主流媒体善于从资源中获取与整合赢得吸引力,吸引力的关键是认同感,从网络直播种类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角度看,越是贴近生活的直播内容,越对受众具有吸引力。吃播的受欢迎程度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受众通过传者的行为和直播内容,从心理层面可以获得满足感,而认同感就是满足感产生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因素。

言而总之,新型主流媒体一方面具有传统媒体品牌价值和权威性,坚持主流,坚持品质内容;另一方面,也具有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与快速性。结合网络直播模式,传统与新型优势互补,形成了新型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传播力。目前对于网络直播体系来

说,最主要的是先完善自身客观缺陷,完善市场机制,加强监管和规范,克服其公信力不足的缺陷,为更好推动新型主流媒体的发展做出贡献。

风投资本竞相涌入,全民参与狂欢盛宴,乱象质疑催生监管。网络直播,自20XX年以来一直处于“风口浪尖”,在经历了高速发展后,下一步将何去何从?

演出行业协会日前在京成立了网络表演分会,并了相关报告和计划,为“网络直播”这一新生事物勾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发展轨迹和蓝图。

我国网络直播兴起于20XX年,但20XX年出现井喷式发展。 据演出行业协会的《XX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网络表演整体营收达到218.5亿元,平台数量250多家,用户规模3.4亿。网民总体渗透率达47.1%,其中30岁以下网民渗透率73.6%。

“网络表演在经济收入、用户人数、影响力等方面都呈现极高的增长趋势。”演出行业协会会长XX说。

该报告显示,20XX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直播也从传统秀场、游戏直播、体育直播发展到泛娱乐直播、直播+垂直行业等更多领域。

同时,网络直播业也成为拉动文化消费升级、促进创业就业、助推经济结构优化的动力。

20XX年XX月,XX两名“网红”通过直播推荐XX土XX自治州XX市排杉村的柑,一天内就吸引了12万人次在线观看、10653人次

下单,助力当地销售柑25万余斤,销售额31万余元。

“直播的技术浪潮刚刚兴起,行业的发展不可限量,‘直播’将对社会各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新当选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分会会长的XX传媒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XX说。

在贫困农村做假慈善,直播殡仪馆火化过程,大尺度涉黄、暴力、“奇葩”镜头。网络直播火热发展的同时,也伴随一些问题:内容同质化,持续创作能力差;内容低俗化,个别主播为博人气,不惜用“出位”表现哗众取宠等。

针对网络直播乱象,自20XX年XX月X日起,国家网信办实施《XX管理规定》,对于直播资质、内容管理、信用体系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给规范互联网直播服务划定了底线。一些直播平台也陆续出台管理规则,对主播和用户的行为进行规范。

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分会的《XX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行动计划》指出,行业起步阶段,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和乱象屡屡出现,给行业造成了负面的社会影响,成为严重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行动计划指出,网络表演分会将通过建立内容审核、行业培训、信用体系、信息共享、行业评优、行业调研等方面的工作促进网络直播的健康发展。

“网络表演行业,要以传播正能量、传播真善美为立业之本,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同时要不断增强直播内容的专业性与原创性,提供有深度、有价值的直播,逐渐改变人们对直播的固有印象。”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XX说。

业内人士指出,在经历了飞速发展和乱象整顿后,网络直播的未来发展存在无限潜力。事实上,网络直播并不只是“秀场表演”,其在政务、公益等方面还有极大的价值空间有待挖掘。

在政务领域,“快播”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庭审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成为司法公开的创新探索;XX联合多家传统媒体实现全国两会报道40路记者全景直播;地方高新区通过直播打造阳光政务,围绕重点项目建设、棚户区改造等人民群众关心的领域展开视频直播。

在公益方面,20XX年XX月,XX直播与XX网开启专属直播间,24小时直播国宝大熊猫的生活,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20XX年XX月,XX直播携手24名主播开启48小时南方水灾公益接力直播,收入全部捐给灾区;日前,XX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开展“变废为宝大挑战”活动,数十位主播参与改造生活废弃物加工,赋予废品新的价值,吸引超过500多万粉丝围观。

“直播以其特有的真实感、代入感和强大感染力,为公益活动的传扬和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空间。”报告项目负责人、XX文化产业办公室高级政策专家XX说。

另据介绍,演出行业协会与文化部非遗司也将推动开展“网络直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使得网络直播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