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专利号 ZL
200720182483.7
[51]Int.CI.
B23B 39/16 (2006.01)B23B 47/18 (2006.01)B23Q 16/02 (2006.01)B23Q 3/16 (2006.01)
[45]授权公告日2008年7月2日[22]申请日2007.09.30[21]申请号200720182483.7
[73]专利权人张怀君
地址362200黑龙江省延寿县延寿镇奋斗街十九
委四十二组[72]设计人张怀君
[11]授权公告号CN 201079849Y
B23Q 3/154 (2006.01)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多工位旋转式自动钻床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工位旋转式自动钻床,其包括主机整体架构,一底座,一固定于底座上的进刀装置及一工件定位装置,所述的进刀装置包括一进刀刀具、一进刀电机及一进刀控制单元,该进刀电机驱动进刀刀具,进刀控制单元控制驱动进刀电机;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为一工位转盘,该工位转盘受一旋转电机驱动,转动连接于主机底座上,工位转盘控制单元驱动并控制旋转电机,所述的工位转盘上设置有固定连接工件的一个以上的工位。与传统钻床相比,本实用新型多工位旋转式自动钻床,操作安全可靠、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达到节能效果。
200720182483.7
权 利 要 求 书
第1/2页
1.多工位旋转式自动钻床,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底座,一固定于底座上的进刀装置一及一工件定位装置,所述的:
进刀装置:包括一进刀刀具、一进刀电机及一进刀控制单元,该进刀电机驱动进刀刀具,进刀控制单元自动控制和驱动进刀电机; 工件定位装置:为一工位转盘,该工位转盘受一旋转电机驱动,转动连接于底座上,一工位转盘控制单元自动驱动和控制旋转电机,所述的工位转盘上设置有固定连接工件的一个以上的工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旋转式自动钻床,其特征在于:工位转盘上的工位设置为四至八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工位旋转式自动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刀控制单元:包括一电子程序系统与一连接进刀电机的电路系统,该电子程序系统预设进刀电机的进刀速度和运行节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工位旋转式自动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位转盘控制单元包括一电子程序系统与一连接旋转电机的电路系统,该电子程序系统预设旋转电机的转速和运行节奏。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工位旋转式自动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与转盘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夹紧工件的电磁定位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位旋转式自动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与转盘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夹紧工件的电磁定位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工位旋转式自动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
2
200720182483.7权 利 要 求 书 第2/2页
与工位转盘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夹紧工件的电磁定位器。
3
200720182483.7
说 明 书
第1/5页
多工位旋转式自动钻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特别指一种适于小型加工自动生产线或自动加工中心的钻床。背景技术
钻床被广泛用于工业加工的许多行业,如汽车行业、汽配行业、电子行业、五金行业等。但是,这种设备和技术在使用百年历史过程中,其只能实现单个工件的独立加工、每个工件在加工前重新定位,加工效率和成品精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缺点主要表现在:加工效率低下、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过大,安全系数低,耗能高等缺陷。因此也决定了现有的钻床已远远不能满足和适应现代化生产加工技术的需要,必须对其缺点进行针对性和根本性的改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安全可靠的多工位旋转式自动钻床,该钻床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有可靠的保证,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达到节能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多工位旋转式自动钻床,其包括主机架构,一底座,一固定于底座上的进刀装置一及一工件定位装置,所述的进刀装置包括一进刀刀具、一进刀电机及一进刀控制单元,该进刀电机驱动进刀刀具,进刀控制单元控制
4
200720182483.7说 明 书 第2/5页
驱动进刀电机;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为一工位转盘,该工位转盘受一旋转电机驱动,转动连接于底座上,一工位转盘控制单元驱动旋转电机,所述的工位转盘上设置有固定连接工件的一个以上的工位。 工位转盘上的工位设置为四至八个。
所述的进刀控制单元:包括一电子程序系统与一连接进刀电机的电路系统,该电子程序系统预设进刀电机的进刀速度和运行节奏。 所述的工位转盘控制单元包括一电子程序系统与一连接旋转电机的电路系统,该电子程序系统预设旋转电机的转速和运行节奏。 所述的底座与工位转盘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夹紧工件的电磁定位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①加工效率高:通过连续不断的自动化加工,使加工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与现有钻床工件独立加工方式相比可以提高一倍至几倍的效率。 ②保证加工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多工位旋转式自动钻床通过自动化控制,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很少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能够给予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以有利及有效的保证,对提高加工的合格率以及加工的精度都有极大的作用。
③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由于本实用新型多工位旋转式自动钻床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者只是在加工过程中起到辅助性作用。因此加工过程减少了对人的依赖程度,操作者可以从繁重的劳动强度中解脱出来。 ④操作安全系数高:由于本实用新型多工位旋转式自动钻床,操作者
5
200720182483.7说 明 书 第3/5页
不用直接参与加工过程,因此也就远离比较危险的区域,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加工的安全系数。
⑤节能环保:由于本实用新型多工位旋转式自动钻床在增加很少的能源的情况下,却能够极大地提高加工效率,因此也就意味着良好的节能效果。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多工位旋转式自动钻床,其包括一主机主体架构,一底座1,一固定于底座1上的进刀装置一及一工件定位装置。
所述的进刀装置包括一进刀刀具2,一进刀电机3及一进刀控制单元,该进刀电机3驱动进刀刀具2,进刀控制单元控制驱动进刀电机3,所述的进刀控制单元,包括一电子程序系统与一连接进刀电机3的电路系统,该电子程序系统可预设进刀电机3的进刀速度和加工运行节奏。 所述的工件定位装置为一工位转盘4,该工位转盘4受一旋转电机5驱动,转动连接于底座1上。所述的底座1与工位转盘4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夹紧工件的电磁定位器,能够使工位转盘4实现准确和牢固的定位,以保证工件加工的精度和加工时转盘不发生移位的现象。一工位转盘控制单元驱动旋转电机5,所述的工位转盘控制单元包括一电子程序系统与一连接旋转电机5的电路系统,该电子程序系统可预设旋转电机5的转速和
6
200720182483.7说 明 书 第4/5页
运行节奏,用来配合进刀电机3的进刀速度和加工运行节奏,实现钻床的自动化加工。
本实用新型多工位旋转式自动钻床应用自动化和数字化控制技术,通过对传统机床结构的必要改造,最终形成自动化控制做功的现代化钻床。 与传统钻床相比,其具有以下的独特性和特有性:
①在现有钻床结构的基础上,主要是增设旋转的工位转盘4,在工位转盘4上部署四至八个工位,通过工位转盘4的自动旋转,实现连续不断地自动化加工。通过工位转盘4的自动旋转实现自动加工是传统钻床或目前所有使用的钻床所不具有的。
②多工位旋转式自动化钻床是在自动化控制下进行加工,加工的效率、精度和质量基本上依赖设备,操作者只是负责工件的装卸和辅助性及对设备的调整工作,而不在参与直接的加工过程,提高了操作安全性。这是传统钻床或目前所有使用的钻床所不具有的。
③可根据不同的加工对象或工艺要求相应地调整主机转速、进刀刀具2速度和工位转盘4的旋转速度,也就是说可以可根据加工的要求改变加工的速度和做功节奏,这也是传统钻床或目前所有使用的钻床所不具有的。 ④本实用新型多工位旋转式自动化钻床利用电磁技术实现加工工件在工位上的定位,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传统的夹具和卡具。同时,利用该项技术也极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极度地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⑤本实用新型多功位旋转式自动化钻床利用电磁技术实现工位转盘的定位和稳定,避免加工时转盘发生移位的现象,以此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7
200720182483.7说 明 书 第5/5页
和加工的自动化。这是传统钻床所不具有的。
8
200720182483.7
说 明 书 附 图
第1/1页
图1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