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定律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2021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的整理和复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运算定律和性质的理解,能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算法的能力,能灵活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讨论、交流、归纳的活动过程中,树立自主探讨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深对运算定律和性质的理解,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四、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五、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引入 怎样算又快又准确 28×25
生:运用运算定律,将28分解成4和7的积,然后利用乘法的交换定律和乘法结合律让4与25先乘得积是100,再乘7最后的积是700.
师:对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变得简便,今天我们就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揭示课题并板书:运算定律的整理和复习 〔二〕、小组交流,补充学习。
师:学生闭上眼睛回想一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和性质?用字母怎样表示?
生:加法交换律a+b=b+a… 教师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
师:同学们黑板上这些知识有些乱,我们怎样才能让这些知识变得有条有理,便
.
.实用文档.
于我们理解和运用呢?下面我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怎对这些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生4人小组内交流,讨论后对自己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教师巡视指导。 师:小组讨论要求:〔1〕有顺序、有步骤地交流。〔2〕认真倾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补充。〔3〕整合组内的多种方法进行探究,达成共识并提炼组内讨论精华,尝试在组内进行汇报,为班级展示汇报做准备。
[小组交流是生本课堂的重要环节,既可以让孩子们尽快融入教学内容,也可以互相补充学习。在交流中学习倾听别人的好方法,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生本教育把研究的过程抛给孩子,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数学,此环节就是最好的表达。】 〔三〕、班级汇报,适时点拨。
师: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得很剧烈,很投入,相信一定有很多精彩发现,哪个小组的同学愿当小老师将你们讨论交流的结果与大家分享呢?
1、
在小组汇报本单元知识点的过程中充分依托小组力量梳理出五条运算定律和两条运算性质。
2、
再次依托小组力量找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分分类,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为灵活运用打下根底。
【在互动交流中启发思考,放手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是生本课堂的显著特征。课堂中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稳固练习,拓展延伸。
1、我当小法官:〔〕
〔1〕、22+29+78=29+100 〔 〕 〔2〕、35×16=35×2×8 〔 〕 〔3〕、102×56=100×56+2 〔 〕 〔4〕、12×97+3=12×100 〔 〕 〔5〕、45×〔9×2〕=45×9+45×2 〔 〕 〔6〕、64 ÷〔8×2〕= 64÷8÷2 〔 〕 〔7〕、498-302=498-300 〔 〕 2、我有火眼金睛,我能看出下面的算式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
.实用文档.
24+38+76=38+〔24+76〕 26×29+26=26×〔99+1〕 370-16-14=370-〔16+14〕 3500÷14=3500÷7÷2
4×6×5×8=〔4×8〕×〔6×5〕 35×102=35×100+35×2
3、我是小神算,怎样简便我就怎样计算? 〔1〕125 ×32×25 〔2〕88×125
〔3〕518-201
〔4〕68+59+32+241 〔5〕6400÷4÷25
生独立计算,小组自己检测,师巡视,发现有争议的小组,见争议的问题展示给大家,师生共同讨论,然后总结出在做计算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看、想、算、查 4、我来解决问题
〔1〕学校买来5400册图书,要把它们分别放到25个书柜里,每个书柜4层,平均一个书柜每层放多少本书?
〔2〕我们学校新学期要购进62套桌椅,每张课桌65元,每把椅子35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5、能力扩展
小马虎由于粗心大意把45×( +25)错算成45× +25,请你帮助算一算,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多少? (五)课堂小结: 我学会了: 我知道了:
小组讨论回忆本节课的过程,讨论我学会了什么,我知道了什么? 六、教学反思:
对于一节复习课,该怎么上,在设计的初期我有一些困惑与思考。如果只是简单地对第三单元的知识作一个整理与呈现,辅以大量的练习加以稳固,学生会觉得老师只是在“炒冷饭〞,并且也只是单单强化了学生的计算的技能,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没有积极性、整节课可能会流于练习课,而在简便计算中新课标所要
.
.实用文档.
表达的一种简便的意识、简便的习惯、对题目的一种全局观察与思维,进而让学生体会到 “学数学,用数学〞这样一种情感的体验会显得苍白。
如何上好这节复习课?一上课,我首先用猜谜的形式让大家猜猜28×25怎样算又快又准确, 接着,在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系统掌握运算定律与性质的同时,又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深度的思考能力。经过反思与揣摩后,我把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在对运算定律和性质的分类上,通过分几类?怎么分?这样分的根据是什么?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慢慢地认识到运算定律与运算性质一些本质上的东西,我也只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探究、交流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使本节课既到达了整理复习的目的,又激发学生对学习简算技能、形成简算意识的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填空、改错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的理解
然后进行闯关练习:四关的练习由浅入深,并进行计时,学生饶有兴趣。在闯关练习中,我要求需要帮助的同学举手,并给予适当的提示,每完成一关就小组交换批改,然后说出有错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既有教师对知识的预设,但更多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动态生成。学生知识生成过程中,既有效的,也有的是无效的和费效的。因此如让学生知识生成过程中拔乱反正,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教师去研究的课题。练习简便运算时,我因该让学生先观察每道题的特点,思考能否应用运算律或其他已经学过的规律使计算简便,然后计算,并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方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本节课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所学知识,开展了能力,同时也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情感得到满足。但这节复习课却使我明白今后应充分尊重学生,应跳出思维定势,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具有以生为本的理念,课堂才有生命,才不会留有遗憾!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