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蓬蒿萤映雪náng .gāo 萧瑟.sè 挑衅.xìn 囊.B.吞噬尺zhǐ 缄默jiān 颤颤巍巍chàn .shì 咫....C.家醅探kuī 裸露.pēi 窥..lòu 相形见绌.chù D.烨然yè 媲美pì 牟取mú 即物起兴....xìng 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招徕 迁徙 任劳任怨 人情炼达 B.滑翔 干涸 苍海桑田 一视同仁 C.啮齿 赞誉 慷慨大方 不容置疑 D.和煦 门楣 莫衷一事 龙吟凤秽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令人不能不赞叹大自然智慧的深邃、高超。 ....B.我们不能鼠目寸光,只顾眼前,把环境保护这件大事耽误了。 ....

C.公安人员在审讯犯人的时候,犯人面对公安人员提出的问题,总是胸有成竹的回答出来。 ....D.我们做事要有自知之明,千万不要不自量力。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第三极地》之所以火爆的原因,在于这部纪录片美到极致的风景和独特的风俗人情。 B.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部分。 C.发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D.土地流转涉及亿万农民利益,要避免土地“非粮化”“非农化”等现象不再发生。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B.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

C.《辞海》已形成一个“家族”,《辞海》(彩图版)便是这个家族的新成员。

D.快乐固然美丽,痛苦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做这事王勃,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唐初四杰”。 B.古代的“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运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现方式,表达作者的某些观点,抒发作者的情怀与抱负的文体。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就在《小石潭记》抒发了被贬官后的愤懑之情。

C.一个遭受家庭生活不幸和被社会排斥的人,要么在孤独和痛苦中死亡,要么不屈不挠地抗争,《名人转》中的三位伟人无疑属于后者。

D.环境保护是所有人关注的话题,英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利奥波德在《大雁归来》就体现了要保护环境的呼声。

7.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②“水清鱼读月,山静乌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③我们为什么活着?④观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⑤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 A.③①④②⑤ B.②⑤①④③ C.④①⑤③② D.③①⑤②④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0分) 8.默写填空。(每小题1分,共4分)

(1)《无题》中意境新奇,诗味隽永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翕忽。(《小石潭记》) (3)《登飞来峰》中与“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4分) 夜宿七盘(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quán)佺期:唐代诗人。 ②平仲:银杏的别称。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9.“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则样的心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8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 ..B.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属予作文以记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1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翻译画线的句子(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最后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15-16题(4分)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注释】①[负]依仗。②[贻]遗留。③[规]劝诫。 15.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2分) 友 善 爱 其 才 恐 后 贻 祸

16.从文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滕子京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13分)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①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 2015 年 10 月 5 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 2016 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 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 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 1878 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 。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 190 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 191 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是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是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

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 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 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 年 1 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 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 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 “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先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17.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神药”青蒿素的。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3 分)

1976 年 1 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3 分)

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共12分)

枯萎的蒲公英 (叶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

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⑥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21.文章第②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共40分)

25.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途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A 6.D 7.D

8.(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怡然不动,倏尔远逝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9.山月仿佛就在窗前;银河低得好像要流进房门。

10.这首诗通过描写旅途夜宿七盘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独宿异乡的愁思(失意、惆怅的情绪),流露出对故乡的依恋。 11.D 12.D

13.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14.抒发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15.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

16.同情、关爱;德才兼备并又豪迈自负,很少接受他人意见的人。

17.文章主要从青蒿素的提取之困难、形态和治疟原理、治疟效果显著和局限不足等方面来描写的。(答出4个要点得满分)

18.点题,与题目呼应,为下文做铺垫,统领全文,引起下文。

19.用举例子的方法表现了青蒿素治疟的效果显著,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20.“目前”指到现在为止,人工合成青蒿素的研究回报率极低, 虽然国内很多化学公司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合成研究,但仍无过多进展, 表现了人工合成青蒿素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21.刚强坚毅(生命力顽强)

22.①为母亲付出的艰辛二心疼; ②为蒲公英尚在、母亲已逝而心疼。

23.运用比喻,将母亲的白发比喻为蒲公英种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母亲的白发,突出了母亲为子女的辛勤付出。

24.①由联想回到现实,在结构上与开头照应; ②升华主旨,赞美母亲刚强坚毅、无私奉献的品质; ③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25.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