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动机理论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教育学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的强度(用T来表示)由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一是成
就需要,即个体稳定的追求成就的倾向,它是人在生活中所形成的稳定的人格特性(用M来表示);二是对成功的期待,即人对某一任务是否能够成功的概率的认知,表现为认知到的成功可能性(用P来表示);三是成功的诱因值,即成功带来的价值和满足感(用I来表示)。
影响动机强度三个因素的关系可表现为下面的公式:
T=M×P×I。
对成功的期待和成功的诱因值之间具有互补的关系,即成功可能性越小,这时成功
带来的满意感越强,即I=1-P。
人在追求成就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不畏困难、达到目标的追求成功的倾向,即追
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种是害怕失败、避免屈辱的回避失败的倾向,即避免失败的动机。
追求成功的动机可以用下式表示,即:Ts=Ms×Ps×Is;
避免失败的动机公式为:Tf=Mf×Pf×If。
其中成功的可能性与失败的可能性相加为1,因此,Pf=1-Ps。
个体追求某一目标的总动机强度T就是由Ts和Tf共同决定的。用公式表示为:
T=Ts-Tf
=(Ms×Ps×Is)-(Mf×Pf×If)
因为Is=1-Ps,Pf=1-Ps,If=Ps,那么,上述公式可简化为:
T=Ms×Ps×(1-Ps)-Mf×(1-Ps)×Ps
=(Ms-Mf)〔Ps×(1-Ps)〕
合成成就动机的强度和方向依赖于Ms和Mf的强度以及个体对成功可能性的估价
(Ps)。当Ms>Mf时,T是正值,这类人的成就动机就高,表现为趋向成就活动,而且当Ps=0.5时,成就动机最高。当Mf>Ms时,T是负值,这类人的成就动机就低,表现为逃避或抑制参与成就活动。当Ps=1或Ps=0时,成就动机最低。
当一个人面临任务时,两种动机通常是同时在起作用。如果一个人追求成功的动机
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那么这个人便将努力去追求特定的目标;反之,他就会去选择那些减少失败机会的目标。当两种动机力量势均力敌时,便会感受到心理冲突的痛苦。因此,每个人的成就行为最终要受到这两种动机的综合作用所决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