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要采用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系统,
主要有四种类型,共同点是都能防止蒸发器结霜: 1.恒温膨胀阀-吸气节流阀系统:
2.储液器-阀组合系统:通过节流方法减少排气量控制 3.离合器恒温膨胀阀系统:通过压力开关或热敏开关控制 4.离合器节流管系统。
(1)恒温膨胀阀-吸气节流阀系统
吸气节流阀在蒸发器出口和压缩机进口之间,以便将蒸发压力控制在设定值范围内。
工作原理:
系统工作时,蒸发器出口处压力作用到吸气节流阀的活塞上,再通过活塞上的小孔作用到膜片下方。
当该压力大到克服弹簧压力时,将阀的活塞打开,蒸发压力下降,弹簧压力又使活塞向关闭位置移动。
活塞不停地开和关,直到蒸发压力和弹簧压力平衡为止。这里的弹簧预紧力可通过调节螺钉来调整。
(2)储液器-阀组合系统
如图,是由吸气节流阀、热力膨胀阀、储液器/干燥器组成的一个整体部件,储液器-阀组合件与蒸发器进出口相连。
工作原理:系统工作时,液体制冷剂从冷凝器通过储液器-阀组合件流向蒸发器。流入储液器-阀组合件的液体制冷剂降落到储液器底部,通过干燥剂除去水分后进入膨胀阀节流降压,再流向蒸发器。从蒸发器返回的制冷剂蒸气流向吸气节流阀后,进入压缩机,吸气节流阀能控制蒸发压力稳定在规定值范围内。
(3)离合器节流管系统
离合器节流管系统与离合器恒温膨胀阀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它用节流管代替了膨胀阀。节流管结构简单,不易损坏。但只能起节流降压作用,不能控制蒸发器的供液量,不能保证蒸发压力的稳定。
工作原理: 汽车车速增加时,压缩机转速随之增加,蒸发压力降低,蒸发器表面结霜。这时,压力开关或热敏开关切断离合器电源,使压缩机停机,待霜层融化后,压力开关或热敏开关又自动接通,压缩机开始运行。
蒸气压缩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液体膨胀装置和蒸发器等总成构成。
制冷系统工作时,制冷剂以不同的状态在这个密闭系统内循环流动,汽车空调系统的制冷循环流程如图
制冷循环是由压缩、放热、节流和吸热四个过程组成。 1.压缩过程
压缩机吸入蒸发器出口处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把它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送入冷凝器。此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压缩增压,以便气体易于液化。压缩过程中,制冷剂状态不发生变化,而温度、压力不断升高,形成过热气体。
2.放热过程
高温高压的过热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散热器)与大气进行热交换。由于压力及温度的降低,制冷剂气体冷凝成液体,并放出大量的热。此过程作用是排热、冷凝。冷凝过程的特点是制冷剂的状态发生变化,即在压力、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由气态逐渐向液态转变。冷凝后的制冷剂液体是高压高温液体。制冷剂液体过冷,过冷度越大,在蒸发过程中其蒸发吸热的能力也就越大,制冷效果越好,即产冷量相应增加。
3.节流过程
高压高温制冷剂液体经膨胀阀节流降温降压,以雾状(细小液滴)排出膨胀装置。该过程的作用是使制冷剂降温降压,由高温高压液体,迅速地变成低温低压液体,以利于吸热、控制制冷能力以及维持制冷系统正常运行。 4.吸热过程
经膨胀阀降温降压后的雾状制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因此时制冷剂沸点远低于蒸发器内温度,故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内蒸发、沸腾成气体。在蒸发过程中大量吸收周围的热量,降低车内温度。而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流出蒸发器等待压缩机再次吸入。吸热过程的特点是制冷剂状态由液态变化到气态,此时压力不变,即在定压过程中进行这一状态的变化。
上述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便可使汽车内温度达到并维持在给定的状态。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结构部件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干燥器、膨胀阀、蒸发器、风机及制冷管道等组成。
1.制冷压缩机
制冷压缩机是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心脏,其作用是维持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的循环,吸入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压缩制冷剂蒸气使其压力和温度升高,并将制冷剂蒸气送往冷凝器。其原理与普通空气压缩机相似,只是密封程度要求更高。 目前应用于汽车制冷系统的压缩机,主要采用容积型制冷压缩机。
容积型制冷压缩机按其运动型式和主要零部件形状,分类如表所示
曲轴连杆式 往复活塞式 直列式 、V型 、W型 、S型 变容曲轴连杆式 径向活塞式 轴向活塞式 旋叶式 变容旋叶式 转子式 旋转式 螺杆式 变容螺杆式 涡旋式 变容涡旋式 翘板式 、斜板式 气缸圆形 、气缸椭圆形 滚动活塞式 、三角转子式 单转子螺杆 、双转子螺杆
斜板式压缩机
斜板式压缩机是一种轴向活塞式压缩机,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主要零件是主轴和斜板。各气缸以压缩机主轴为中心布置,活塞运动方向与压缩机的主轴平行。
三缸斜板式,为三活塞等间隔120°分布,五缸斜板式为五活塞等间隔72°分布。为了使机器受力合理,结构紧凑,通常将活塞制成双头活塞,如是轴向6缸,3缸在压缩机前部,另外3缸在压缩机后部;如是轴向10缸,5缸在压缩机前部,另外5缸在压缩机后部。双头活塞的两活塞各自在相对的气缸(一前一后)中,活塞一头在前缸中压缩制冷剂蒸气时,活塞的另一头就在后缸中吸入制冷剂蒸气,反向时互相对调。各缸均备有高低压气阀,另有一根高压管,用于连接前后高压腔。斜板与压缩机主轴固定在一起,斜板的边缘装合在活塞中部的槽中,活塞槽与斜板边缘通过钢球轴承支承在一起。
当主轴旋转时,斜板也随着旋转,斜板边缘推动活塞作轴向往复运动。如果斜板转动一周,前后两个活塞各完成压缩、排气、膨胀、吸气一个循环,相当于两个气缸作用。如果是轴向6缸压缩机,缸体截面上均匀分布3个气缸和3个双头活塞,当主轴旋转一周,相当于6个气缸的作用。
旋叶式压缩机
旋叶式压缩机的气缸形状有两种形状,一种是圆形,一种是椭圆形。
圆形缸叶片有2-4片,椭圆形缸叶片有4-5片。旋叶式压缩机其单位压缩机质量具有最大的冷却能力。它没有活塞,仅有一个阀,称为排气阀。排气阀实际上起一个止回阀的作用,防止在循环停止或压缩机不运行时,制冷剂蒸气通过排气口进入压缩机。 在圆形气缸的旋叶式压缩机中,叶轮是偏心安装的,叶轮外圆紧贴气缸内表面的吸、排气孔之间。在圆形气缸中,转子的主轴和椭圆中心重合,转子上的叶片和它们之间的接触线将气缸分成几个空间,当主轴带动转子旋转一周时,这些空间的容积发生“扩大-缩小-几乎为零”的循环变化,制冷剂蒸气在这些空间内也发生吸气-压缩-排气的循环。压缩后的气体通过簧片阀排出。
旋叶式压缩机没有吸气阀,因为滑片能完成吸入和压缩制冷剂的任务。对于圆形气缸而言,2叶片将空间分成2个空间,主轴旋转一周,即有2次排气过程;4叶片则有4次。叶片越多,压缩机的排气脉冲越小。对于椭圆形气缸,4叶片将气缸分成4个空间,主轴旋转一周,有4次排气过程。
2.冷凝器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冷凝器是热交换设备,其作用是使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得到液化或冷凝,并把热量散发到车外空气中,从而使其凝结为高压制冷剂液体。汽车空调系统冷凝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管片式、管带式、鳍片式等几种。
管片式
它是汽车空调中早期采用的一种冷凝器,制造工艺简单,由铜质或铝质圆管套上散热片组成。片与管组装后,经胀管法处理,使散热片胀紧在散热管上。这种冷凝器散热效果较差。一般用在大中型客车的制冷装置上。 (2)管带式
它是由多孔扁管弯成蛇管形,并在其中安置散热带后焊接而成。管带式冷凝器的散热效果比管片式冷凝器好一些(一般高15%左右),但工艺复杂,焊接难度大,且材料要求高。一般用在小型汽车的制冷装置上。 (3)鳍片式
它是在扁平的多通管道表面直接锐出鳍片状散热片,然后装配成冷凝器。由于散热鳍片与管子为一个整体,因而不存在接触热阻,故散热性能好;另外,管、片之间无需复杂的焊接工艺,加工性好,节省材料,而且抗振性也特别好。所以,是目前较先进的汽车空调冷凝器。
3.蒸发器
蒸发器和冷凝器一样,也是一种热交换器,也称冷却器,是制冷循环中获得冷气的直接器件。外形近似冷凝器,但比冷凝器窄、小、厚。它的作用是让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在其管道中吸热并蒸发,使蒸发器和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从而在鼓风机的风力通过它时,能输出更多的冷气。
蒸发器有管片式、管带式和层叠式三种结构,如图6.13,6.14,6.15所。管片式结
构简单、加工方便,但换热效率较差。管带式比管片式工艺复杂,效率可提高10%左右。层叠式加工难度最大,但其换热效率也最高,结构也最紧凑。
工作原理如图6.16所示。
进入蒸发器排管内的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通过管壁吸收穿过蒸发器传热表面空气的热量,使之降温。与此同时,空气中所含的水分由于冷却而凝结在蒸发器表面,经收集排出,使空气减湿,被降温、减湿后的空气由鼓风机吹进车室内,就可使车内获得冷气。
4.储液干燥器
储液干燥器简称储液器。采用它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过多的液态制冷剂贮存在冷凝器里,使冷凝器的传热面积减少而使散热效率降低,还可滤除制冷剂中的杂质,吸收制冷剂中的水分,防止制冷系统管路脏堵和冰塞,保护设备部件不受侵蚀,从而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工作。
它用于以膨胀阀为节流装置的系统中,安装在冷凝器和膨胀阀之间,当含有蒸气的液态制冷剂进入储液器后,使液态和气态的制冷剂分离。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箱(吸热箱),多余制冷剂可暂时储存在储液罐中。在制冷负荷变动时,及时补充和调整供给热力膨胀阀的液态制冷剂量,以保证制冷剂流动的连续和稳定性。同时,由于水分与制冷剂结合会生成酸或结冰,因此储液器中的干燥剂可用来吸收制冷剂中的水分,防止机件腐蚀或冰块堵塞膨胀阀。滤网用于过滤制冷剂中的杂质,防止膨胀阀堵塞。
储液干燥器的结构如图所示。它主要由外壳、视液镜、安全熔塞和管接头等组成。制冷剂在储液器中的流动情况如图中箭头所示。在储液器上部出口端装有一个玻璃视液镜,用于观察制冷剂在工作时的流动状态,由此可判断制冷剂量是否合适。对直立式储液器而言,安装时,一定要垂直,倾斜度不得超过15°。在安装新的储液干燥器之前,不得过早将其进出管口的包装打开,以免湿空气侵入储液器和系统内部,使之失去除湿的作用。安装前一定要先搞清楚储液器的进、出口端,在储液器的进出口端一般都打有记号,如进口端用英文字母IN,出口端用OUT表示,或直接打上箭头以表示进、出口端。
储液器出口端旁边装有一只安全熔塞,也称易熔螺塞,
它是制冷系统的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其中心有一轴向通孔,孔内装填有焊锡之类的易熔材料,这些易熔材料的熔点一般为85℃-95℃。当冷凝器因通风不良或冷气负荷过大而冷却不够时,冷凝器和储液器内的制冷剂温度和压力将会异常升高。当压力达到3MPa左右时,温度超过易熔材料的熔点,此时,安全熔塞中心孔内的易熔材料便会熔化,使制冷剂通过安全熔塞的中心孔逸出散发到大气中去,从而可避免系统的其它部件因压力过高而被胀坏。
5.膨胀阀
膨胀阀也称节流阀,它是一种感压和感温阀,是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一个主要部件。目前膨胀阀主要有内平衡热力膨胀阀、外平衡热力膨胀阀、H型膨胀阀、膨胀节流管(孔管)四种结构形式。
(1)内平衡热力膨胀阀
内平衡热力膨胀阀对来自储液干燥器的高压液态制冷剂节流降压,即将液态高压制冷剂从其孔口6中喷出,急剧膨胀,变成低压雾状体,以便吸热气化。此外,它还调节和控制进入蒸发器中的液态制冷剂量,使之适应制冷负荷的变化,同时防止压缩机发生液击现象和蒸发器出口蒸气异常过热。利用装在蒸发器出口处的感温包来感知制冷剂蒸气的过热度,由此来调节膨胀阀开度的大小,从而控制进入蒸发器的液态制冷剂流量。感温包和蒸发器出口管接触,蒸发器出口温度降低时,感温包1、毛细管2和薄膜3腔内的液体体积收缩,压力降低,阀口将闭合,限制制冷剂进入蒸发器。相反孔口开启,制冷剂流入蒸发器。 随着针阀开启,较多的制冷剂进入蒸发器,蒸发器内压力上升,回气温度降低,膜片下侧压力增加,阀门关闭。由于膜片上、下侧压力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孔口不断地开启和闭合,使制冷装置与负载相匹配。
感温包和蒸发器必须紧密接触,不能和大气相通。如果接触不良,感温包就不能正确地感应蒸发器出口的温度。如果密封不严,感应的温度是大气温度。所以,要用一种特殊的空调胶带,捆扎和密封感温包。
2)外平衡热力膨胀阀
外平衡和内平衡热力膨胀阀的结构是大同小异的,内平衡式膜片下方的压力是蒸发器进口压力,而外平衡式膜片下方的压力是蒸发器出口的压力。由于蒸发器内部会产生压力损失,蒸发器出口压力要小于进口压力。要达到同样的阀开度,外平衡式需要的过热度小些,蒸发器容积效率可以提高。大客车空调系统要选用外平衡热力膨胀阀。 (3)H型膨胀阀H型膨胀阀因其内部通道形同H形而得名。它取消了外平衡膨胀阀的外平衡管和感温包,直接与蒸发器进出口相连。它有四个接口通往空调系统,其中两个接口和普通膨胀阀一样,一个接干燥过滤器出口,一个接蒸发器入口。另外两个接口,一个接蒸发器出口,一个接压缩机进口。感温元件处在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气流中。H型膨胀阀具有结构紧凑、使用可靠、维修简单等优点,符合汽车空调的要求。
这种膨胀阀安装在蒸发器的进出管之间,感应温度不受环境影响,也无需通过毛细管而造成时间滞后,调节灵敏度较高。由于无感温包、毛细管和外平衡管,不会因汽车颠簸使充注系统断裂外漏以及感温包包扎松动而影响膨胀阀的正常工作。
(4)膨胀节流管(孔管)
膨胀节流管是用于许多轿车制冷系统的一种固定孔口的节流装置。有人称它为孔管、固定孔管。膨胀节流管直接安装在冷凝器出口和蒸发器进口之间,用于将液态制冷剂节流降压。由于不能调节流量,液体制冷剂很可能流出蒸发器而进入压缩机,造成压缩机液击。所以装有膨胀节流管的系统,必须同时在蒸发器出口和压缩机进口之间,安装一个集液器,实行气液分离,避免压缩机发生液击。
膨胀节流管系统目前使用的温度控制方法有:循环离合器膨胀节流管系统(CCOT)、可变容积膨胀节流管系统(VDOT)、固定膨胀节流管离合器系统等。
膨胀节流管的结构如图所示。它是一根细铜管,装在一根塑料套管内。在塑料套管外环形槽内,装有密封圈。有的还有两个外环形槽,每槽各装一个密封圈。把塑料套管连同膨胀节流管都插入蒸发器进口管中,密封圈就是密封塑料套管外径和蒸发器进口管内径间的配合间隙用的。膨胀节流管两端都装有滤网,以防止系统堵塞。安装使用后,系统内的污染物集聚在密封圈后面,使堵塞情况更加恶化。就是这种系统内的污染物,堵塞了孔管及其滤网。膨胀节流管不能维修,坏了只能更换。
由于膨胀节流管没有运动部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同时节省能耗,很多高级轿车都采用这种方式。缺点是制冷剂流量不能根据工况变化进行调节。
6.集液器
集液器是膨胀节流管空调系统的重要部件。用膨胀节流管代替膨胀阀时,汽车空调制冷系统要在低压侧安装集液器。集液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储液干燥器,其结构如图6.21所示。
在一定条件下,膨胀节流管会将较多的液态制冷剂节流入蒸发器用以蒸发,而留在蒸发器中的多余制冷剂则会进入压缩机造成损害。为防止这一问题,应使所有留在蒸发器中的液态、蒸气制冷剂和冷冻油进入集液器,集液器允许制冷剂蒸气进入压缩机,而留下液态制冷剂和冷冻油。在集液器出口处有一毛细孔,通常称其为过油孔,目的是仅允许少量液态制冷剂和冷冻油在给定时间随制冷剂蒸气返回压缩机,它也允许少量制冷剂进入。
集液器还装有化学干燥剂,可吸附、吸收并滞留因不当操作而进入系统的湿气。干燥剂不能维修,若有迹象表明需更换干燥剂时,集液器必须整体更换。
7.风机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采用的风机按气体流向与风机主轴的相互关系,可分为离心式风机和轴流式风机两种。
(1)离心式风机
离心式风机的空气流向与风机主轴成直角,它的特点是风压高、风量小、噪音也小。蒸发器采用这种风机,因为风压高可将冷空气吹到车室内每个乘员身上,使乘员有冷风感;噪音小使乘员不致于感到不适而过早疲劳。
离心式风机主要由电机、风机轴(与电机同轴)、风机叶片、风机壳体等组成,如图6.22所示。风机叶片有直叶片、前弯片、后弯片等形状,随叶轮叶片形状不同,所产生的风量和风压也不同。
(2)轴流式风机
轴流式风机的空气流向与风机主轴平行,它的特点是风量大、风压小、耗电省、噪音大。冷凝器采用这种风机,因为风量大可将冷凝器四周的热空气全部吹走;风压小不影响冷凝器正常工作;另外,冷凝器安装在车室外面,风机噪音大也不影响到车内。 轴流式风机主要由电机、风机轴、风机叶片、键等组成,如图6.23所示。叶片固定在骨架上,叶片常做成3、4、5片不等,叶片骨架穿在电机轴上,由键带动旋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