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管理评价初探
作者:孙立新
来源:《职业时空》2007年第08期
教学工作是一个学校存在和运行的要件之一。教学管理工作是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学校教学管理评价就是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给予评判和估量,肯定成绩,发现不足,从而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更好地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学校教学管理评价的内容
学校教学管理评价的内容丰富多彩,牵涉学校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从近年来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一些专业量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学校教学管理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四个大的方面。
1.领导重视教学工作。对于一所学校来讲,我们赞成这样的观点:一流的设施不如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师资不如一流的校长。这是因为,校长的办学理念能够引导和激发设施和师资发挥其作用。学校领导对于教学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管理质量。领导重视教学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评价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学校领导应将学校的教学工作永远放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学校的其他各项工作都应该围绕着学校的教学工作而开展;其次,学校领导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明白人,是讲求教学法,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的行家里手。只有这样,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才能抓得实,有成效;最后,学校领导要做学校教学改革的排头和旗帜。只有学校领导重视教学改革,鼓励教学改革,并能够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改革的进行,学校的管理才是会有前瞻性,学校的前途也才是光明的。
2.教学管理文件整齐有序。学校教学管理文件是否整齐有序,归档及时,查询迅捷,表明了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否规范、高效。在评价一所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学校的教学管理文件是很有说服力的书面文字材料,给评估人员提供了较为真实可信的依据。这项工作,因其具有较长期存档的可能性,而成为一般学校教学管理评估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分值设计较高的部分。
3.教学管理措施前瞻可行。每所学校都有成套的教学管理措施、规章制度。但是,更多的情况是这些措施和规章多为难以操作的套话和旧话。比如,要求教师授课要提高质量,要求教案规范整齐等,这些规章制定容易,执行却不容易,也往往老调老腔,令师生头疼。因此,教学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理评价要求学校的教学管理措施前瞻可行。前瞻是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可行是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易操作性。
4.学团工作配合得力。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需要其他各项工作的紧密配合和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其中,最为重要的应该是学团工作的密切配合。可以说,一个学校的学团工作的质量、水平和目标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这是因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教学的指向是学生。学生在学校期间,除了学习还要有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这些学团活动的设计和运行,应该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教学管理评价也要关注学团活动体现课内课外相结合的程度,使学团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校教学管理评价的要求
1.真实性。学校教学管理评价的真实性即要求评价能够反映学校教学管理的真实水平。这也是任何评价工作的第一位的要求。只有在真实性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校教学管理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也才能对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意见。 2.开放性。学校教学管理评价要实现真实可信的目标,就必须有开放性的检查评估思路和方法。教学管理评价要充分发挥本校师生员工关心学校发展的积极性,力争做到群策群力。在检查评估的工作中,广开言路,认真听取各方意见,这样,评估的结果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志和愿望。
3.综合性。学校教学管理评价是一项带有综合性要求的工作,参加评价工作的工作人员应该客观公正地对对象学校进行综合的考察,包括学校教学管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及预测今后的走向。惟有如此,得出的评价结果才能全面翔实。教学管理评价不仅要评价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同时要关注学校的全面管理工作以及与教学管理密切相关的学团工作、后勤管理工作等等。
4.前瞻性。学校教学管理评价还要具有前瞻性。这就要求评估人员不仅要考虑学校的教学管理发展现状,还要考虑到学校教学管理的前进走向和发展后劲。比如,能够体现学校师资力量的不仅是现有的师资队伍学历状况,还要考察教师队伍的思想稳定情况、敬业精神,以及师资队伍的梯队组合是否合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是否得力等。
学校教学管理评价的过程和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听取学校领导汇报工作。学校管理评价,一般应该以评价工作小组听取学校主要领导作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汇报为开始。
2.具体进入全方位的教学工作评估。这项工作大体包括研读学校提交的文字材料以及听课、召开类型多样的专题座谈会、走访学校各有关部门。评价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学校准备的文字材料和自评报告的阅读研讨。在此期间,评价组还要进行现场随机抽样的听课,并召开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座谈会,还可能走访二级教学部门、图书馆、实验室等,以取得第一手的资料。
3.形成对学校的综合评估结果。评价组成员通过对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形成初步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员讨论会,形成有理有据的评价结果。
4.评估结果反馈。除非有特别重大的情况发生,评价组一般要向对象学校反馈评价结果。形成的反馈结果应该既包括肯定成绩,寻找特色,同时也要客观地指出不足,限期整改。当然,一项评价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需要针对学校的欠缺,有一次后续的检查和评估。但是,由于一般的教学管理评价都是临时成立评价小组,工作时间也极其有限,实际上不能完成进一步的工作。
学校管理评价的走向
1.学校管理评价的目标主体与实施主体分离。尽管在今后的一个较长时期,学校教学管理评价的评价目标仍然表现出以上级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制订为主,邀请各级教育教学专家及社会评价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制定的特点,但是,具体实施评价的主体应该逐渐社会化,最终走到委托完全中立的专门从事评价、评估工作的事务所进行,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评价工作的公平公正,评价结果的真实准确。
2.更加注重过程评价。学校教学管理评价注重过程评价,首先要求改变以往后续评价不利或者后续评价缺失的情况,进而,要努力实现对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进展情况的动态把握。这里,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可以借助局域网(校园网)和互联网来进行沟通和联络,从而在过程控制中实现评价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3.学校管理评价要建立常规评价机制,尽量减少突击性的评价。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建立常规评价机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击性评价造成的迎评学校临时凑材料、“抱佛脚”的情况发生。这也是杜绝学校教学管理评价过程中发生腐败的有效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编辑:常忠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