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年级上册音乐学案-第六课蒙古小夜曲|湘艺版

二年级上册音乐学案-第六课蒙古小夜曲|湘艺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二年级上册音乐学案-第六课蒙古小夜曲|湘艺版

《蒙古小夜曲》

教学内容:

1、歌曲《蒙古小夜曲》

2、认识打击乐器串铃、三角铁、蛙鸣筒、舞板,并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悦耳的声音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能用四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能正确演奏串铃、三角铁、蛙鸣筒、舞板这四种打击乐器,并听辨音色,说出名称。

教学重点:

完整演唱并唱好《蒙古小夜曲》,学会演唱二声部。

教学难点:

用歌声和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PPT、舞板、串铃、蛙鸣筒、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内蒙古美丽的大草原看看,你们高兴吗?(高兴)那里有奔腾的马儿,健壮的牛儿,以及可爱的小绵羊,小朋友想去看看吗?(想)看这里有几只小羊迷路了,小朋友愿意帮助他们回家吗? 1、逐一出示音筒,唱音符 结合柯尔文手势,明确音高。

2、游戏《小羊回家》

6 1 2 3 ︱2 1 6 – ︱ 同样的旋律,变化节奏。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游戏,让学生对歌曲中速度变化,音高却相同的乐句提前熟悉,即做了发声练习又进行了节奏训练。通过柯尔文手势培养学生准确的音高。

二、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们,快看,太阳快要下山了,牧羊姑娘正敲着竹梆呼唤小羊儿快回家呢。小羊儿跟着妈妈跑过来,还带来了一路铃铛声。天慢慢黑了,星星亮了,小青蛙也唱起了歌。小羊小羊不要怕,牧羊姑娘为你点着了灯火。(放音乐)

1、初听完,提问这首歌曲好听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蒙古小夜曲》。(板书课题)

2、老师范唱(复听),请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出示PPT) 生:优美抒情 3、老师弹琴,请学生轻声模唱旋律。分别用哼鸣、“LU”、“LV”跟琴模唱。

4、再次聆听歌曲,说说歌曲中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出示PPT)

生:火红的太阳、牧羊姑娘、回家的小羊、满天的星星。

5、按节奏朗读歌词 (1)用顽固伴奏法朗读歌词(一拍一打)

(2)用体态律动法朗读歌词。(可以自由发挥拍击身体)

6、再次聆听歌曲,让学生听出演唱速度(中速)。采用哼唱法学唱歌曲主要部分。

7、学唱二声部。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学习了《蒙古小夜曲》的主要旋律,大家表现真棒,现在请大家再听一遍,听听这首歌曲的最后一句和前面三句有什么不一样。(引出二声部牧羊姑娘和妹妹)

师总结:像这样同时演唱不同的两个声部的歌曲,这种演唱形式称之为合唱。演唱时注意声部均衡和谐,声音要柔美,切记不要喊叫。

设计意图:在每一次聆听后,提出递进的问题,让学生有浅及深的学习歌曲,逐一达到教学目标,把重难点潜移默化在歌曲教学中渗透。一定要用正确的声音演唱。

三、律动 师:你们想把歌曲唱的更好听吗?(想)我们现在组建一支小乐队,为《蒙古小夜曲》伴奏。

1、逐一介绍,师示范,学生模仿。(响板,也叫舞板,它是短音打击乐器。串铃,既连成串的铃铛,音色清脆。蛙鸣筒,它发出的声音很像青蛙叫。三角铁,延音乐器,音色明亮。)歌曲每句分组,一组唱歌曲,一组用打击乐器伴奏 2、辨一辨 学生闭眼聆听老师任意敲击的打击乐器,通过声音辨别。

3、全体学生用打击乐器完整为歌曲伴奏。强调歌曲用中速演唱,声音要求优美、悦耳,力度适中。结合相应的打击乐器表现出每一个乐句的音乐特点和歌曲意境。

设计意图:在以前学习打击乐器的基础上,通过本环节的练习,让学生对各种打击乐器的声响有更深的认知,并能为音乐作出合适的伴奏。明确打击乐器和演唱歌曲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玩的开心吗?唱的快乐吗?美丽的大草原除了优美的歌曲还有欢快的音

乐,奔腾的骏马,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老师希望你们有机会唱着《蒙古小夜曲》走进美丽的大草原感受它的别样风情,好吗?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在优美、抒情的歌声中下课吧!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让学生在学习、聆听、感受、表现蒙古音乐的同时对蒙古的地域特点有所浅显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喜欢上我国的民族音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蒙古小夜曲》教案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 张 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