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美的形式的特性
美的事物都是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体,因此,美的形式必然地是美的事物的形式,并且与美的内容相联系。美的形式的特性在于:
1.依存于美的事物。美的形式作为具体的美的感性形式,总要依存于某种美的事物。不同种类的美的事物有不同的形式的美,因而美的形式是千差万别的。同是自然山水美,如黄山的奇松怪石,庐山的苍翠之色,其美的形式主要是凭借山水的形状、色彩呈现出来。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美的形式,是通过线条勾勒,墨色皴染和构图设计来表现的;而油画中山水美的形式,则主要体现为光影、色调的处理。可见,美的形式因依附的美的事物的差别,会呈现出种种差异,因而也造就了美的形式的多彩多姿。
2.同美的内容紧密相连。美的形式一方面受制于美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美的内容。真正美的形式必须充分表现出美的内容,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如北京的人民大会堂,那体积的巨大、布局的严整对称、色彩的和谐、圆柱的造型、台阶的宽平稳缓等美的形式,不仅给人雄伟、壮丽、明朗、亲切的感官愉悦,而且传达出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刻意蕴。同时,美的形式服务于
美的形式指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宜人的感性形式。美的形式首先是感性的、具体的,它是由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构成美的形式的物质因素有三种,即:自然物质材料,如颜色、声音、线条;物质运动所形成的有规律的东西,如比例、均衡、对称、节奏、旋律等;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空间。如果离开这些物质因素,美的内容就无从体现,无法为人感知。自然美的形式由自然物的色、形、声等物质因素构成。如峨眉山的美离不开它挺拔的山势、郁郁葱葱的树木、潺潺的流水等物质因素;月亮的美也离不开它的柔和、洁白的银光,以及似弯钩、如银盘的形状等因素;菊花的美还是离不开它清幽的芳香、淡
雅的色彩等。社会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构成社会事物的“生活形式”,如劳动者的美就由劳动者的形象、动作、活动所构成的场面、环境(时间与空间)而显现。艺术美的形式由塑造艺术形象的种种物质手段而构成。如雕塑美以石膏、石头、竹、木等材料构成形式;绘画以色彩、纸、帛等构成形式;舞蹈美由人体的动作等构成形式;音乐美由声音、节奏等构成形式;文学由语言文字构成形式。任何形态的美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因素并以此作为内容的承担者形成一定的感性形象才能表现出来。其次,美的形式还必须是宜人的。所谓“宜人”,强调的是构成美的形式的因素必须易于而且乐于为人们所感知,与人的生理、心理条件相适宜,使人感到舒适、愉悦。
美的形式与一般形式不同。一般形式指普通事物的表现形态或存在方式,而美的形式是属于美的事物的。同样的内容,如果以美的形式表现,它便是美的,否则就是普通事物。一般形式可能是感性具体的,可能是抽象的,尤其是人造物,如由线条构成的几何图形——建筑物及其门窗的轮廓、桌椅的形状等,都是具体可感的,但不一定美;由概念、推理、判断构成的逻辑体系,由数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学公式等,其形式是抽象的。而美的形式必须是感性的具体的,并且符合形式美的创造法则。人类创造一般形式(包括认识自然物的形式)都是为了实用的需要,而美的形式却是为了供人观赏,或者把观赏与实用相结合。
美的形式与形式美也有区别。美的形式同一般形式一样,不能离开具体内容,脱离了美的内容的形式不是美的形式。所以,美的形式只是美的对象的感性外观,不是美的独立存在;形式美却可以不依赖具体内容,而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美的形式是表现一定的内容的,是美的内容的感性形式,内涵具体而有限;形式美却表现一种抽象意义,其内涵宽泛而界限模糊。
关键字:1 美的形式vs形式美
2 美的形式必须是感性的具体的
3 离开了构成美的形式的物质因素,美的形式就无从体现
4 美的形式受制于美的内容同时反作用于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