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段玉裁《戴震难师》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段玉裁《戴震难师》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段玉裁《戴震难师》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戴震难师

先生①是年②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③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也?”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注】①先生:这里指戴震。①是年:这里指1733年,这年戴震十岁。①就傅:跟随老师。①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目/成诵

B.此朱文公/所说

C.朱文公/何时人也 D.几/二千年矣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日( ) ①去( ) ①应(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4.塾师为什么把戴震评价为“非常儿”? 【答案】 1.B

2.(1)每日,每天 (2)距离 (3)回答

3.戴震这年(10岁的时候)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累积得太久的缘故吧。

4.“非常”一词说明戴震与其他的学生不一样。他敢于质疑,凡事都大胆的问一个为什么;不盲目听从,能积极的独立思考问题。(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B项“此朱文公所说”意思是这是朱文公说的,应断句为“此/朱文公所说”。故选B。

2.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其中“日”名词作状语,意思是“每天”,“去”意思是“距离”。 3.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字意思:是,这;乃,才;言,说话;久,时间长。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

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性格的分析能力。仔细阅读文章,通译全文,理解文意,结合对话“非常儿”意思是“不同于一般的孩子”,描写分析人物的特点。说明戴震与其他的学生不一样。文中,他向老师提出问题,并得出“朱文公何以知然”的结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爱思考问题的孩子,而且能从答案中找出破绽,大胆质疑,不盲从古人。由此可以看出他与一般孩子的不同,所以塾师称戴震为“非常儿”。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选自《戴东原先生年谱》 作者:段玉裁 年代:清 参考译文:

戴震十岁的时候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蕴蓄得太久的缘故吧,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不肯停下来。老师教《大学章句》,学到《右经一章》以后,(戴震)问老师:“这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而由曾子记述?又怎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而是学生“这是朱文公说的。”“朱文公是什么时候的人?”记下来的呢?”老师回答他说:(他)马上问:(老师)回答他说:“宋朝人。”(戴震问老师):“孔子、曾子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周朝人。”“周朝和宋朝距离多少年?”“差不多两千年了。”说:(老师)说:(戴震问老师):“既然这样,朱文公怎么知道这些?”老师无法回答,说:“这不是一个寻常的孩子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