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班数学教案比较远近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远近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远近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远近「篇一」 活动目标:

1、理解远近的含义,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远近,并初步学会记录。 2、在游戏中体验比较远近的`乐趣与成功感。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有自然测量的经验。

2、各种可以用来测量远近的工具:纸棒、盒子、绿茶瓶、书本、小筐 3、6个装有(即时贴1条,记录表1张、记号笔1支、粉笔1支、五角星贴贴纸1枚的小筐。

4、地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目测远近。

1、幼儿排成一队随老师进教室,立正站好。 师:谁离黄老师最远?谁离我最近? 2、幼儿坐成半圆形。

师:谁离我最远?谁离我最近?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原来用目测可以比较远近。 二、工具测量远近。

1、A和B(两个坐得比较近,目测不出来离老师的距离)谁离黄老师近?谁离我远?(出现争议)

2、目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测量远近?(工具:如手、脚等) 3、请一个幼儿用手或脚测量,老师观察指导。 师:现在我站起来,凳子就代表我的位置。

(预测:1。幼儿测量正确:他量得真好,开始量的时候手或脚会和他的凳子碰一碰,量到最后会和我的凳子碰一碰。

2、幼儿测量不正确:开始量的时候手或脚要和他的凳子碰一碰,量到最后要和我的凳子碰一碰。一只手要碰到另一只手,脚跟脚尖要碰住等。)

4、出示箱子里的各种物品(纸棒、盒子、绿茶瓶、书本、小筐)。 师:我这有好多东西,它们能测量远近吗? 幼:能。

师:我请一个孩子来试试。(师及时纠正和指导) 三、跳远比赛。

1、比赛:刚才我们学习了用工具测量远近。你们想不想来一次跳远比赛?现在我请小朋友三个人一组去领一份材料,找到一空地,贴上及时贴,每个人轮流跳,跳到哪用粉笔做记号,其他两个人分别测量、做记录,记录表的上面一行写学号,下面一行写远近,最远的贴上代表冠军的星星。

2、检验(重点检查两份记录表)四、延伸活动——测量地图。

师:刚才的跳远比赛每组都产生了一位冠军,现在他们要代表我们班去体育馆参加比赛。这是一幅幼儿园到体育馆的地图,你们看得懂吗?

幼:有一条路上有酒店,有一条路上有医院,有一条路上有银行师:你会选哪条路?为什么?

幼:近,可以节省时间。

师:到底哪条路最近呢?我们一起回教室量一量吧!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远近「篇二」 活动目标

1、理解远近的含义,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远近,并初步学会记录。 2、在游戏中体验比较远近的乐趣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有自然测量的经验。

2、各种可以用来测量远近的工具:纸棒、盒子、绿茶瓶、书本、小筐 3、6个装有(即时贴1条,记录表1张、记号笔1支、粉笔1支、五角星贴贴纸1枚的小筐。

4、地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目测远近。

1、幼儿排成一队随老师进教室,立正站好。 教师:谁离黄老师最远?谁离我最近? 2、幼儿坐成半圆形。

教师:谁离我最远?谁离我最近?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原来用目测可以比较远近。 二、工具测量远近。

1、A和B(两个坐得比较近,目测不出来离老师的距离) 谁离老师近?谁离我远?(出现争议)

2、目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测量远近?(工具:如手、脚等) 3、请一个幼儿用手或脚测量,老师观察指导。

教师:现在我站起来,凳子就代表我的位置。

(预测:(1)幼儿测量正确:他量得真好,开始量的时候手或脚会和他的凳子碰一碰。

量到最后会和我的凳子碰一碰。

(2)幼儿测量不正确:开始量的时候手或脚要和他的凳子碰一碰,量到最后要和我的凳子碰一碰。一只手要碰到另一只手,脚跟脚尖要碰住等。)

4、出示箱子里的各种物品(纸棒、盒子、绿茶瓶、书本、小筐)。 教师:我这有好多东西,它们能测量远近吗? 教师:我请一个孩子来试试。(师及时纠正和指导) 三、跳远比赛。 1、比赛:

刚才我们学习了用工具测量远近。你们想不想来一次跳远比赛?

现在我请小朋友三个人一组去领一份材料,找到一空地,贴上及时贴,每个人轮流跳,跳到哪用粉笔做记号。

其他两个人分别测量、做记录,记录表的上面一行写学号,下面一行写远近,最远的贴上代表冠军的星星。

2、检验(重点检查两份记录表)四、延伸活动--测量地图。

教师:刚才的跳远比赛每组都产生了一位冠军,现在他们要代表我们班去体育馆参加比赛。

这是一幅幼儿园到体育馆的地图,你们看得懂吗? 教师:你会选哪条路?为什么?

教师:到底哪条路最近呢?我们一起回教室量一量吧!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远近「篇三」 设计背景

幼儿午睡时都把鞋子摆放在床底下,一样的鞋子尺码不一样,小朋友起床的时候却分不清楚了,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运用感官感知物体的大小,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大小不同的物品,初步理解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感知物体大小的相对关系 活动准备

皮球兔子篮子雨伞等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和小朋友做游戏。 二、活动过程

1、比较皮球的大小:黄色球最大,红色球不大也不小,蓝色球最小。 2、兔子找篮子:先把4只大小不一样的兔子和篮子贴在小黑板上,然后让4个小朋友连线,最后老师移动篮子配给一样大小的兔子。

3、展示挂图:蓝色云朵、绿草地、红花、胡萝卜、白菜、房子 小朋友把胡萝卜摘下来。

小朋友把胡萝卜和篮子连线,老师把胡萝卜放进篮子。 小朋友把大小不同的白菜放进篮子 三、拓展延伸 雨伞和数字搭配

1、小朋友上黑板连线:4把大小不同的雨伞和数字1234连线

2、教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图画,全体操作。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时还有部分幼儿不会连线,特别是第2、3把雨伞容易连错,下次教学应该突破这个难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