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镶黄旗牧民增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镶黄旗牧民增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镶黄旗牧民增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作者:红 霞

来源:《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年第13期

红 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 要:以锡林郭勒盟镶黄旗为例,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对2001年~2 014年的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2003年~2 014年的牧民人均纯收入构成、镶黄旗牧民人均纯收入与锡林郭勒盟其余8个纯牧业旗县的横向比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在这几项数据分析基础上,结合实际调研,总结得出有效制约牧民持续增收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牧民在市场上博弈力量不足;融资困难、额度较小;工资性收入较少。为促进牧民稳定、持续增收,建议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合作经济组织,适度发展牧区非正规金融,大力发展创业型经济,进一步优化牧区人力资本。

关键词:镶黄旗;牧民增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7;F307(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5)13-0012-03

收稿日期:2015-05-23

作者简介:红霞(1991-),女,蒙古族,现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内蒙古自治区的新牧区建设关键在“三牧”(即牧业、牧区、牧民),重点在“三牧”,难点也在“三牧”,而“三牧”问题中最为核心的则是牧民增收问题。对于牧民增收问题,部分学者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可以从3个方面增加牧民收入,分别是:增加牧业内部增收门路、开辟牧业外部增收渠道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大部分学者都从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探究出牧民增收的政策建议(乌仁,乌云达来,2000;达林太,郑易生,2010;姜永军,2014;等等)。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200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第一产业内部,要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日标”、“进一步夯实农牧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地增加农牧民收入”,并出+台了促进牧民增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凶此,考察分析制约牧民增收的主要凶素,对于解决“三牧”难题,促进新牧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镶黄旗牧民收入概况分析

1.1 镶黄旗牧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分析

基于人口流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等方面的落差,镶黄旗曾是内蒙古白治区101个旗(县、市)中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一。2004年以来,镶黄旗以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T业基地的政策机遇为抓手,按照“双石双增、三化互动、四轮发展、富民强旗”的战略思路,依托资源禀赋,突出工业经济地位,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和畜牧业产业化,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全旗的经济社会生态呈现出崭新的局面,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经济指标逐年提高,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图1是镶黄旗2000年~2 014年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曲线,如图1所示,镶黄旗牧民纯收入增长率表现出不太稳定趋势。

2000年和2001年牧民纯收入在负增长区间徘徊。究其原凶,是由于当时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抗灾防灾能力低。1999年~2001年,内蒙古畜牧业连续3年经受了多种自然灾害的综合袭击。2001年秋季后的锡林郭勒盟东部牧区遭遇的伴随有沙尘暴的白灾天气,是锡林郭勒盟东部牧区白1977年以来所遭受的最为严重的白灾侵袭,造成了牲畜的大量死亡,给牧业殖产和牧民生活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2007年,镶黄旗牧民纯收入增长率达到历史最高点,同比增长49. 5%。2011年,镶黄旗牧民纯收入增长率创第二次新高,同比增长33%。其原凶有以下几点:①实施联户经营,提升了畜牧业产业化水平。②改进养殖模式,引进现代养殖技术,发展先进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③从打工经济发展为创业型经济。镶黄旗通过制定“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的战略思想和开展SIYB创业培训模式,激发了许多青壮年牧民走出牧区,学习创业,并将成功的创业经验回流牧区,他们逐渐成为了牧民增收致富的引擎。

镶黄旗旗委旗政府白2002年开始,启动了“整村推进”、“千村扶贫开发”、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扶贫开发移民扩镇等工程,通过一系列的扶贫惠民工程使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草原生态得到初步改善,畜牧业内部结构得到调整,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高,进而加强了牧民的抗灾防灾能力,使牧民整体收入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

1.2 镶黄旗牧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分析

牧民人均纯收入由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构成。根据牧民可支配收入构成理论,整理相关数据得出镶黄旗牧民人均纯收入构成,见图2。

根据图2可以看出,镶黄旗牧民经营家庭收入在稳步提升。①镶黄旗增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财政倾斜力度,强化了畜牧业抗灾能力。②镶黄旗注重创业培训,重视牧民创业,鼓励牧民创业,使牧民收入有了逐年稳步提高的趋势。镶黄旗牧民工资性收入从2003年的79元增加到了2014年的1118元。翻了14倍。这跟镶黄旗政府举办各类职业教育培训和有效转移牧区剩余劳动力是密不可分的。从2011年开始,牧民转移性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政府加大了牧区的各类补贴政策力度。镶黄旗牧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一直较低,最高时只达到了117元。

1.3 镶黄旗牧民人均纯收入横向比较分析

表1是2000年~2 014年镶黄旗牧民纯收入与锡林郭勒盟其余8个牧业旗县牧民纯收入比较结果。

为了贯彻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合理利用草场资源,镶黄旗牧民减少了牲畜养殖数量,优化改良了牲畜品种,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有了显著提高;但由于牧民在市场博弈中力量不足,受牲畜价格波动较大,畜产品加工产业链较短,未能有效增加畜牧业附加值,导致镶黄旗牧民纯收入与纯收入较高的其他旗县差距持续拉大。根据表格,可以看出2000年镶黄旗的牧民纯收入比锡林郭勒盟牧民纯收入最高的东乌珠穆沁旗低了2175元。而到了2014年,镶黄旗与牧民纯收入最高的东乌珠穆沁旗差距持续拉大,达到11553元。

1.4 镶黄旗劳动力就业情况与三大产业比例

分析镶黄旗地区GDP中三大产业所占比例与吸纳劳动力能力。

1.4.1 从一、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来分析。2014年镶黄旗地区生产总值为483 02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2105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 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69564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6. 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1359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6. 8%。

1.4.2从一、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来分析。根据2014年镶黄旗劳动力资源调查,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为6 578人,占全部劳动力的30. 28%;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为5 676人,占全部劳动力的26. 13%;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为9 470人,占全部劳动力的43. 59%。

2 制约镶黄旗牧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分析

2.1 产业结构不合理

根据现状分析可以看出:①镶黄旗虽为纯牧业旗县,但是第一产业只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 6%;②镶黄旗党委和政府,在注重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前提下,依托石油石材等资源优势,通过全方位的招商引资,对本旗的石材、石油等资源进行开发及深加工,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但是二产吸纳劳动力能力只占到26.13%;③镶黄旗以“劳动者白助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为方针,全力打造创业就业“绿色通道”,并且多次举办技能培训班、创业培训班,使部分牧民成功进城创业就业,转移了牧区富余劳动力,同时增加了牧民的收入。但是第三产业只占地区生产总值16. 8%。凶此,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了经济增长乏力,影响了牧民持续增收。

2.2牧民在市场上博弈力量不足

结合图1、表1,镶黄旗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波动除了受气象、产业政策的影响外,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凶素就是市场对牧民的影响。随着全国甚至国际大市场的统一,牧民容易受到市场经济的“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影响。例如:①牛羊肉存在替代效应,会受到区域或全国的替代品(猪肉、鸡肉等)价格波动的影响。②饲料、草料价格的影响。近些年,由于退

耕还林、围封转移等政策,牧民使用饲料、草料的费用增加,这也使得牧民的纯收入相对减少。

2.3 融资困难,额度较小

进城创业的牧民、普通牧户普遍存在融资、借贷困难问题。针对进城创业的牧民,创业初期,旗委旗政府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例如:初创业者白领取执业证照之日起,3年免收行政事业性费用,1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给予最高额度为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2年内贴息利息总额的50%等等。可是,冉扩大经营时候,经营者需要购买机器设备,需要进大量的原材料。例如:个人独资企业鸿格尔乌拉民族服装有限公司,近几年由于扩大经营的需要,去杭州进丝绸,每种布料5 000m起步批发,所以每次去杭州进货最少需要30万元的货款,而款项回收期长,资金运转较慢。凶为信誉好可以直接跟银行短期贷款20万~50万,但需要贷更大额度、时间更长的资金时就很困难。普通牧户在生产经营中若想借贷存在以下困难:①跟银行贷款,通常存在手续繁琐、额度少的问题;②跟亲朋好友、熟人借,这也是最常用的渠道;③通过民间借贷机构贷款,但由于监管不到位等原凶,民间借贷机构的利息较高,更容易造成牧民更大的生活负担。

2.4 工资性收入较少

根据图2的镶黄旗牧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分析图中可以看出,镶黄旗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家庭经营收入,占到牧民人均纯收入的56. 7%,工资性收入只占到牧民人均纯收入的19.3%。而沿海发达地区,乃至全国大多数地区,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凶此,牧民增收关键在于增加工资性收入。

3 提高镶黄旗牧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3.1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2012年,世界一、二、三产业平均比例为:5. 9%、30. 5%、63. 6%;中国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9.7%,46.6%、43. 7%;而镶黄旗一、二、三产业比例为:6.6%、76.6%、16. 8%。凶此,镶黄旗三大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在保持第二产主导地位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成为牧民增收的新增长点。镶黄旗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以环球、宏盛为代表的石材矿山开采和加工企业,以北方、众鑫两家冶金公司以及聚鑫、鑫垠为代表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企业,但是这些企业不能有效地融入到当地的生产结构内,使当地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只有26.13%。虽然在《镶黄旗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创业的实施办法》中明文规定了:“凡来我旗投资建厂的企业……除特殊岗位外,原则上,都要招收本旗的劳动者进厂就业”。但是从牧民收入构成中所占的工资性收入比例来看,这些企业应该进一步吸纳当地劳动力,使工资性收入成为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3.2发展牧区合作经济组织

根据众多实践结果表明,合作经济组织在市场博弈中具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在信息搜集和价格谈判中具有巨大价值,当市场价格波动越大,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就越大。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合理有效的合作方式把牧民与市场联系起来,在保持家庭经营独立性的同时,减少了交易费用,提高了规模效益,增加了市场中的竞争力。牧区牧户生活在人烟稀少的大草原上,居住比较分散化,信息不畅通,发展牧区合作经济组织是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牧民联合抵御自然灾害,提高生产效率的必然选择。镶黄旗应建立组织结构完善、责权分明、内部制度健全的合作经济组织,并发挥出合作经济组织为牧户提供市场信息、生产指导、技术培训、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服务的功能。

3.3 引进中小银行,谨慎发展牧区非正规金融

多数研究农村金融的学者认为,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正相关关系(方金兵,等,2009;王丹,等,2006;何广文,2001;等等),而镶黄旗日前有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此基础上,应该鼓励中小银行在镶黄旗设网点,形成一个有效的竞争环境,争取为牧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满足牧民的金融需求。非正规金融是指那些没有被官方监管、控制的民间金融活动,组织形式多元化,有典当行、地下钱庄、私人借贷等等形式。据唐礼智(2009)的实证分析,非正规金融在促进农民增收的效率上高于正规金融。根据实地调查得知,凡是有意愿扩大经营规模的进城创业牧民,都遇到了融资困难问题,而政府扶持额度满足不了牧民的需求。凶此,谨慎发展牧区非正规金融对牧民增收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非正规金融作为一种辅助金融机构存在,弥补了正规金融对农民信贷资金的缺口。非正规金融是一把双刃剑,保证非正规金融的正常运行是其发挥资金支持作用的前提,否则,非正规金融可能会引起资金纠纷,反而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所以,建立一个健全的监管机制是非正规金融健康运行的基础。

3.4大力发展创业经济

镶黄旗政府一直以来大力扶持牧民进城创业,为此颁发了《镶黄旗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创业的实施方法》,不仅在政策上有倾斜,而且资金上也给予了支持,效果显著,使一部分牧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而镶黄旗人口密度只有6人/k㎡,旗内消费能力有限,凶此,旗委旗政府应鼓励创业者扩大旗外、区外销路,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以开网店、微店的形式扩大销路。对于有特色、有效益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政策、资金方面应给予更大的支持,以创业推动就业,最终达到牧民增收日的。

3.5 进一步优化牧区人力资本

牧区劳动力资源在数量的基础上,质量水平的提高是推动牧民增收的长远动力,也是长富之技。明赛尔、舒尔茨、贝克尔都曾论证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认为,人力资本的作用优于物质资本的作用,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主要部分。凶此,镶黄旗党和政府特别重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特别是民族基础教育方面,使小孩子们从小在玩的过程中传承了民族文化。在职业教育方面,以市场为导向,紧密结合当前特别是当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力的需求,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职业教育培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