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班徽》教学反思
秭归县三峡工程希望小学 王曙光
本课是《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中的第一个主题《我爱我们班》中的最后一个话题。围绕“设计班徽”这一主题,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创作、评选出符合班级特点的班徽图案,以此表达对班集体的热爱和美好祝愿。我班学生大胆自信、思维活跃,这样的教学活动是他们非常喜欢的,而且我也相信他们有能力设计出比较美观的班徽。但是他们往往只注重自我表现而忽视了合作交流;甚至把设计班徽当成了自己美术才艺的展示而忽略了班徽图案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因此,我决定从认识队徽、校徽入手让学生尝试理解这些图案所代表的意义;再让他们通过欣赏班徽的设计范例,激发他们的创作冲动和热情;最后在设计和评选班徽的活动中,让他们体会合作交流的乐趣,让集体主义得以升华。
在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我和学生还意犹未尽,总的来说这节课的优点体现在以下两点:
1、整个过程设计合理,过程流畅。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介绍队徽——校徽——班徽,充分调动了学生设计班徽的冲动和热情。接下来,老师没有直接要学生开始设计,而是先展开讨论,让学生明确设计班徽有什么基本要求,然后再开始设计——交流——评选。整节课的脉络非常清晰、自然、流畅。
2、这节课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设计班徽之前,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谈设计班徽应该有什么基本要求,再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归纳出班徽的几个特点,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在设计班徽这一环节,老师则给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动手设计。作品完成以后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作品评头论足,而是让学
生自己阐明设计思路,自己评价别人的作品。
当然,任何一节课都会有遗憾,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
1、开课时队徽、校徽的设计思想介绍过长,所花时间过多,影响了整节课的节奏。
2、四人小组活动目的性不强。四人小组讨论“设计班徽有什么要求?”这一环节,没有必要,学生完全可以直接回答。在这里安排一次小组活动既没有分工合作,又没有节约时间,基本上是无效的,应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避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