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理货信息化工程,就是通过建立健全集装箱理货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手持无线终端实现集装箱理货生产的现代化管理和操作,及理货数据信息的自动产生、传输与共享,满足集装箱理货作业准确高效、优质服务的要求而进行的包括硬件的购置、软件的开发及人员的培训等一系列工作。该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提升港口集装箱理货管理现代化程度,提高作业效率和理箱准确率,推动港口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工程项目简介。
集装箱理货信息管理系统,是《集装箱码头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在同一数据平台下为外轮理货公司(简称外理)的集装箱理货生产业务服务的。具体分为客户端和无线终端两部分。客户端的操作主要在微机上实现,内容包括基本操作、船舶计划、报表系统、终端界面、EDI系统(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即电子数据交换)、用户管理六大模块,主要功能有:可以查询、打印集装箱相关图表、代码和信息,可以操作直装/直卸箱、船上倒箱,对现场理货进行实时监控,自动生成集装箱理货所需要的各类报表、船图和单证,与船方及时办理签证交接,并可以接收、发送相关EDI报文及进行用户登陆信息管理等。
手持无线终端,是外理在集装箱装卸作业过程中进行船边操作的主要理货工具,具有船上翻箱、作业量统计、残损箱记录、船边箱回场等功能,可以实现集装箱装卸实时控制与确认操作,并通过无线传输,将输入的理货信息导入系统内,转换成相关数据,供系统各岗位用户共享、应用。具体是:车载终端用户,保证作业机械准确挑箱、落箱;集装箱公司用户,对集装箱进行动态管理;理货客户端用户,生成详实的积载图及相关报表。
二、工程技术准备阶段的安装、培训及初始化工作。
在技术准备阶段,由系统承包商负责完成硬件设备方面的安装调试,如服务主机、工作站、网络交换设备、无线应用设备等,及网络线路施工配套工作,并进一步完成软件方面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的安装调试。
1
随后,应进行系统各操作岗位的应用培训。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与上机结合方式,内容包括《集装箱理货信息管理系统》系统结构、业务流程、各功能模块的说明及操作指导,以及系统的日常管理维护等。同时由现场技术人员完成系统的初始化工作、建立模拟环境系统和港口的有关设定,组织模拟训练,并在各岗位人员的计算机内安装应用系统。
三、试运行阶段的管理及操作。
在试运行阶段,应充分考虑到期间的风险,采用手工和系统并行的作业模式,分步进行实施。并根据具体岗位实际和业务环节需要对系统进行改进和再开发,使集装箱理货的实际生产管理与系统的操作处理无缝链接,使集装箱理货生产完成从手工制图到计算机自动产生图表的飞跃,实现集装箱完船签证零延时。并利用系统生成EDI报文,实现集装箱船图信息电子邮件传输,为今后EDI平台文件的传输和信息处理奠定基础。
在集装箱理货信息管理系统试运行阶段,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应密切协作,重点解决、改善以下主要项目和功能:完善更新手持无线终端的运行程序和功能,改进“进口船图”、“装船预配图”、“装船箱位图”的格式、显示界面、打印设置及刷新功能,确定理货报表格式及打印问题,增加港口代码、船舶代码的中英文转换维护功能,及装船数据的EDI报文产生等,以保证系统数据真实有效,图表格式使用国际通行格式,报表提供打印及时。
四、信息工程初级阶段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及解决途径。
由于受港口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制约,集装箱理货信息工程的建设必须经过初级阶段,整个系统运行必须经过磨合期,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当然也存在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主要是港口在初级阶段不能马上建立EDI中心,实现与其它港口及海关、商检、代理、船公司等单位的报文接收和发送的自动化。但是,由于EDI的使用可以完全代替传统的纸张文件的交换,可以避免文件的重复录入,减少差错,加快文件的传递速度,提高效率,并可降低文件处理的纸张及人工费用,缩短贸易周期,提高竞争地位,拓宽贸易领域,因此,又很有必要尽快投资建立EDI中心,真正实
2
现数据共享和内外部之间传输。具体实现方法是在数据通信网上加挂大容量信息处理计算机,在计算机上建立信箱系统,通信双方申请各自的信箱,其通信过程就是把文件传到对方的信箱中。文件交换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在发送文件时,用户只需进入自己的信箱系统即可进行。
具体到理货客户端部分,则主要有:船图动态监控刷新速度较慢,应增加单BAY刷新功能;数据库设置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除增加安全防护措施外,还应增加核对、校验功能,使系统手工录入数据与外部接收的电子数据实现自动核对,显示相关结果并可打印,并对箱位、箱号、装卸港、退关箱、漏配箱等情况实现动态校验,进行改正提示;另外,无线基站不足,信号不稳,有信号盲区,会影响现场理货生产。
要把上述问题逐步解决,满足理货生产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港口集装箱业务服务好,将集装箱理货信息工程建设推向现代化,必须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配置必要的硬件设备。
主要应包括手持无线终端、电池及插座,保证现场理货信息能通过无线终端系统导入整个系统;PC机数台分别连接系统专网,作为集装箱理货客户端,连接因特网对外发送电子邮电,完成数据对外传输;笔记本电脑配置无线网卡,便于接收专网集装箱信息,方便现场理货生产的实时监控;打印、复印一体机,提供快速打印、复印有关理货图表、单证;足量的对讲机,用于微机房、理货人员之间及与集装箱公司有关现场业务人员联络、处理问题。
2、制定适宜的进出口流程。
制定与集装箱装卸公司业务衔接紧密、符合港口理货业务需要的进出口流程是必要的。其中进口流程是:作业前到微机房领取手持终端和对讲机,打印有关理货单证资料并与舱单等第三方单证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人员联系解决。作业时在码头前沿或船舶甲板上操作手持终端,输入所卸箱号和拖车号,发现残损及异常状况及时联系各方解决。作业结束后及时核对结果无误后,填制理货单证,办理完船签证工作。
3
出口流程是:作业前接收《场站收据》,打印有关理货单证资料进行核对,并向船方征求集装箱配积载及理箱方面的要求,及时与相关人员联系解决。作业时在船舶舱口位操作手持终端输入箱号、箱位,检查箱体状态,核对理货资料,按预配指导装船,及时与有关方处理现场业务。作业结束后及时核对结果无误后,打印装船箱位图、SUM图等图表,填制理货单证,办理完船签证工作。并及时生成EDI报文通过Email向有关方发送。
3、建立健全配套的规章制度,规范理货信息管理。 主要包括各理货岗位的《理箱作业程序》,明确装卸船理货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步骤、工作标准及注意事项等。
客户端、手持终端及电子邮件发送《操作手册》,具体指导理货人员如何操作客户端打印相关图表和进行信息处理,如何在手持终端上进行数据输入和残损状况描述,及完船后如何生成EDI报文向外发送Email。
客户端、手持终端《操作规范》、《管理规范》、《管理细则》及《生产办公设备(用品)管理办法》等,以加强对系统客户端、手持机等相关生产设备的保管、使用、交接、充电、维护等方面的管理。
4、各岗位、各环节密切配合,保证系统顺畅运行。
因为集装箱作业是流程作业,多岗位、多部门共用一个系统平台,相关资料、数据共享,各步骤环环相扣,必然要求各部门紧密配合,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流程的作业进度。
核对数据和交换箱位信息等准备工作要走在前头,理货人员与集装箱公司箱管、场站、堆场计划、船舶配载、作业机械、调度等人员应协调配合,通讯工具如对讲机等保持畅通,即叫即应,使整个作业过程处于可控状态下。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