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刘良坤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1. 关于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太阳和月亮都属于光源
B.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 m/s D. 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2. 在风平浪静、清澈见底的水里,很容易观察到“水底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的景象,
而起风后,在水面不同的位置都会看到水面上到处是波光粼粼。对观察到的“鱼”、“白云”和“波光粼粼”三种现象的下面几种解释,正确的是( ) A. 鱼和白云都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B. 鱼是镜面反射形成的,白云和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C. 鱼是折射形成的,白云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D. 鱼和白云都是折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3.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
光斑,这时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 ) A. 慢慢向右移动 B. 慢慢向左移动
C. 慢慢向水面移动 D. 仍在原来位置不动
4. 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
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
A.
B.
C.
D.
5. 大伟同学用点燃的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如果易拉罐
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它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 )
A. 蜡烛的正立像 B. 蜡烛的倒立像 C. 三角形光斑 D. 圆形光斑
6. 如图所示,“我看不见美景”的原因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漫反射
第1页,共6页
C. 光的折射 D. 光的镜面反射
7. 光线从水斜射入空气中,若入射角为32°,则折射角可能为( )
A. 0°B. 23°C. 32°D. 45°
8. 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
A.
B.
C.
D.
9. 如图所示是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物体A的示意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眼在C处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 B. 人眼在C处看到的是物体本身
C. 潜望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D. 潜望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
10. 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
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 树叶的实像 B. 树叶的虚像 C. 太阳的实像 D. 太阳的虚像 11. 张平同学画了几幅光的反射、折射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图中上方为玻璃,下方为
空气),则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2.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A. 镜面的大小 B. 物体离镜面的距离 C. 物体本身的大小 D. 平面镜放置的角度
13. 在过去的2015年,我国多次出现日食现象,下列所述现象与日食的光学成因相同
的是( ) A. 拱桥倒影 B. 海市蜃楼 C. 立竿见影 D. 毕业合影
14. 下列物理现象:①老人用放大镜看书,②岸上人看到水中的鱼,③观众看电影,④
水中的筷子好像变弯,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 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正确的是
( )
A. 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B. 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大 C. 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
D. 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不变
16. 某人从平面镜中看到时钟如图 所示,则此时的实际时间是( )
第2页,共6页
A. 12:01 B. 12:10 C. 10:21 D. 10:5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2.0分)
17. 站在河边的人能看到对岸的景物,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景物上时发生了______,景
物在河中的影子比较淡的原因是光在反射时一部分又产生了______现象。
18. 将一墨水瓶放在平面镜前6cm处,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
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
19. 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
折射,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折射角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20. 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传
播路线,其中______ 是入射光 线,反射角为______ 度,折射角为______ 度.如果是 光 从玻璃斜射入空 气 中,则入射角______ 折射角(填:大于、小于、等于).
21.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
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 m 如果被测者离镜子近一些,则镜中视力表的像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2. (1)光与平面镜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图1所示,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它
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2)画出图2物体AB在平面镜M中所成的像.
23. 完成下列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6.0分) 24. 在进行“光的反
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硬纸板,F可绕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
第3页,共6页
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 ______ ∠AON,(填<,或,>或=)若将AO向ON靠近,OB向______ 靠近.
(2)如图乙,把F向后折叠,______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______ .
(3)若光线沿BO入射,则光线经镜面后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 的.漫反射_________光的反射定律(填“遵循”或“不遵循”)
25. 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他将光从空气射入水
中,如图所示是他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画出的光路图,他还通过实验得到如表数据:
入射角α 0° 反射角β 0° 折射角γ 0° 15° 15° 11° 30° 30° 22.1° 45° 45° 35.4° 60° 60° 40.9° (1)根据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到如下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在水面处会发生______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 ,且折射角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③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中时,折射角等于______ 度.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______ 的两侧. 2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_ 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 就是利用
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 (选填“上”或“下”)调整.
(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
第4页,共6页
27. 如图甲所示,这是小刚所在实验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实验时该小组同学应该取两根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这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请分析实验时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______。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3)在实验中,小刚同学将放在玻璃板的蜡烛A点燃,接着住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______为止。
(4)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小刚同学移开蜡烛B,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张白纸做屏幕,此时在蜡烛B这一侧观察时,白纸上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 (5)如图乙所示,是小刚同学留下的实验记录,由记录小刚得出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实验结论,该结论可靠吗?说出理由。 答: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
28. 激光从地球发射到月球,后反射到地球,时间2.56s,求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29. 齐天大圣孙悟空一个跟斗可以翻十万八千里相当于,一秒可以翻一
个跟斗,可他却想与光比比谁快,请你做裁判。 谁更快,请通过计算说明原因? 太阳与地球相距,那么光跑一趟要多久?
30. 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0cm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引火线燃
烧的平均速度是0.6cm/s,点火者点着引火线后,以5m/s的平均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700m远的安全地区?
第5页,共6页
2018年秋初二年物理答题卡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号数______分数___________
一 选择(每小题2分,共32分)
1 9 10 2 11 3 12 4 13 5 14 6 15 7 16 8 二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7,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1.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共10分)
五.实验探究题(每个空格1分,共26分)
24.(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5(1).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6. (1)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1)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
第6页,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