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遥架空故障指示器及配套通信终端技术条件书

一遥架空故障指示器及配套通信终端技术条件书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配电通信终端及其一遥架空故障指示器技术条件书

1.总则

1.1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本次招标的设备,它提出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投标人应提供符合最新版本的GB标准和本规范书的优质产品。

1.3 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格文件,如果以下资质不满足要求、投标资料不详实、严重漏项将导致废标:

1) 投标人应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出具ISO 9000 系列或等同质量体系的证

书。

2) 技术数据表及有关技术资料。

3) 同类设备运行成功供货记录(安装地点、投运时间、运行情况等);要求设备在南方

电网公司运行数量不少于8千只,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4) 电力工业电气设备质量检测中心出具的有效期内的型式试验或委托试验报告有效

复印件。

1.4 本技术规范书中带“★”条款为重要条款,需要投标人对其进行实质性响应,并明确指出其性能指标及技术数据来源。如无实质性响应,其投标将可能被拒绝。 2.引用标准

招标设备严格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有矛盾时,按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应遵循的现行主要标准如下:

DL/T 814-2002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GB/T13729—1992 远方终端通用技术条件 DL/T630—1997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T 721—2000 GB 4208—1993

配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定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定

1

DL/T 634.5101-2002 DL/T 634.5104-2002

GB/T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低温 GB/T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2423.4-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Db: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Ed: 自由跌落 GB/T2423.9-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b:设备用

恒定湿热 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振

动(正弦) GB/T17626.2-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快速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199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抗扰度试验 GB/T17626.8-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2-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GB/T11287-2000 电气继电器 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

撞和地震试验 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 GB/T14537-19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 GB/T 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4436-1993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总则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3. 设备描述

配电网直接联系用户,其可靠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既是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又对应着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在线路批量安装故障指示器可以有效地解决配网故障查找的难题,从而大大缩短故障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故障指示器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小电阻接地系统的故障检测,通过检测故障电流、电压的特征来指示短路、接地故障。 3.1短路故障检测原理要求

短路故障检测原理要求根据短路时的特征,通过电磁感应方法测量线路中的电流突变及持续时间判断故障。因而它是一种自动适应负荷电流变化,只与故障时短路电流分量有关的

2

故障检测装置。要求判据能自动适应负荷电流变化,不应采用过流定值法。 3.2接地故障检测原理要求

对于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检测原理要求采用信号注入法,通过检测信号源注入的特征信号电流实现故障选线和故障点的定位。故障指示器当检测到的线路故障时,装置给出动作指示(翻牌、发光及遥信输出)。

对于小电阻接地系统接地故障检测原理要求采用智能突变法,通过检测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变化特征,实现故障选线和故障点的定位。故障指示器当检测到的线路故障时,装置给出动作指示(翻牌、发光及遥信输出)。 4. 供货设备技术要求 4.1 运行环境要求

工作海拔高度: ≤2000m ★使用环境温度: -35℃~+70℃ 最大日温差: 25℃

工作环境湿度: ≤100%(相对湿度)

抗震能力: 地面水平加速度 0.3g 地面垂直加速度

同时作用持续三个正弦波 安全系数

0.15g

1.67。

安装位置: 架空裸导线、绝缘线。 防护等级: IP67 4.2 性能要求

在线运行:

直接安装在电力线路上,可长期户外运行,可在有一定凝露及盐雾腐蚀的条件下正常工作,免维护;

通信要求:

要求内置无线通信模块,可将动作信号远传;要求具有通信传输双向确认功能,传输未成功时故障指示器应具备异常告警指示功能。

后备电源要求:

内置后备锂电池,可运行8年以上,故障后闪光时间累计2000小时; 指示方式:

3

正常工作显示窗口呈白色,发生短路故障时显示窗口呈红色,同时LED发光指示,并给出故障远传信号;

反时限动作特性:

最大限度配合变电站保护动作特性,确保动作正确; 智能复位:

故障排除后自动复位,无需人工干预,动作之后能按选定的复位时间自动复位或永久性故障恢复供电后复位;

安装固定方式:

可带电进行安装和摘卸故障指示器;应采用压力弹簧固定方式,零序接地故障指示器应采用开口穿心CT式固定方式,不应采用金属螺栓和扎带方式固定。

抑制涌流功能:

当给线路送电时,指示器检测到励磁电流,动作回路闭锁,防止故障指示器误动作。 ★机械强度要求:

指示器机械强度应保证在1米以下的高度自由落体到水泥地面时,要求性能和外观无损毁。

材料要求:

卡线结构要求具备良好的防水、防锈、防腐蚀能力,应整体采用导磁防锈材料,不应使用镀镍镀锌等表面防锈处理工艺;外壳和整体结构具有防震、防碰撞、防跌落损坏的设计措施,

4.3故障指示器技术要求

工作电源: 内置3.6V/2Ah锂电池 平均功耗: 不大于0.05mW 线路电压: (6~35)kV 线路电流: (0~630)A 适用导线直径: 8~41mm

短路故障检测灵敏度: 自动适应负荷电流和变电站出线保护定值(速断/过流大于

150A,延时时间小于3S,重合间隔大于0.2S)

接地故障检测灵敏度: 接地阻抗低于600Ω时可靠动作 ★短耐受电流能力:

40kA/4S

4

故障复位时间: ★可动作次数 :

9h

不小于4000次

重量: 不大于500g 使用寿命: 8-10年

显示方式: 翻牌与发光显示,360°范围内均可观察 5.故障指示器其他技术条件 5.1 安全特性 5.1.1 绝缘电阻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指示器端子与外壳之间绝缘电阻值大于100MΩ。 5.1.2介质强度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指示器端子与外壳底部之间应能承受频率为50Hz、2500V、历时1min的工频耐压试验而无击穿、闪络现象,试验后,指示器性能正常。 5.1.3冲击电压

在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指示器端子与外壳底部之间应能承受1.2/50μs、5kV的标准雷电波的短时冲击电压试验,指示器无击穿、闪络和绝缘损坏现象,试验后,指示器性能正常。

5.2 电磁兼容性特性 ★5.2.1静电放电干扰

指示器应能承受GB/T 17626.2-2006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II级(8kV)的静电放电干扰。在静电放电试验条件下指示器的状态不因为试验而改变,指示器性能正常。 ★5.2.2快速瞬变干扰

指示器应能承受GB/T 17626.4-1998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V级的电快瞬脉冲群干扰。指示器的状态不因为试验而改变;指示器性能正常。

试验参数:电压峰值:±4kV 、重复频率:2.5kHz ★5.2.3浪涌(冲击)

指示器应能承受GB/T 17626.5-1999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V级的浪涌(冲击)干扰。指示器的状态不因为试验而改变;指示器性能正常。

5

试验参数:开路输出试验电压:±4kV 正负极性冲击各5次 ★5.2.4辐射电磁场干扰

指示器应能承受GB/T 17626.3-2006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II级的射频电磁场辐射干扰。指示器的状态不因为试验而改变, 指示器性能正常。

试验场强为10V/m,扫频速度为1.5×10-3拾倍频/S ★5.2.5 工频磁场干扰

指示器应能承受GB/T 17626.8-2006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II的工频磁场干扰。指示器的状态不因为试验而改变, 指示器性能正常。

磁场参数:100A/m,持续正弦波 5.2.6 环境适应性 ★ 5.2.7.1温度

a) 指示器应满足GB/T 2423.1-200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35℃、2h的低温试验。试验后,指示器功能正常。

b) 指示器应满足GB/T 2423.2-200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70℃、2h的高温试验。试验后,指示器功能正常。” ★ 5.2.7.2淋雨

将指示器放置在70℃~80℃的热水中,保持2h,然后使水温自然降到室温保持24h,指示器探头部分显示窗内没有进水现象。 5.2.8 机械性能 ★ 5.2.8.1振动

指示器应能承受GB/T 11287-2000中规定的严酷等级为I级的振动响应和振动耐久试验。试验后,指示器性能符合要求。 ★ 5.2.8.2自由跌落

指示器应能承受GB/T 2423.8-1995中规定的1米高度的自由跌落试验。试验后,指示器无破损、皲裂,性能符合要求。 ★5.2.9 结构

a) 塑料外壳表面没有明显的划痕、缺陷、变形、变色等现象;

6

b) 环氧灌封面无缺陷、溢流等现象;

c) 显示窗内无异物,可旋转部分颜色均匀且转动灵活;

d) 金属部件表面涂层没有起泡、龟裂、脱落,金属部件动作20次以后无明显变形,金属零件没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紧固件紧固无松动。 6 架空型故障指示器(一遥)通信终端技术要求

故障指示器安装在各线路上,用于检测短路和接地故障,当系统出现故障时,指示器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将动作信号传送给就近的通信终端。通信终端在收到故障指示器的动作信息后,将故障指示器的动作信息按照《广东配网自动化无线通信规约101、104实施细则》(版本细则由我方于合同签订后提供)的要求将信息发给主站系统,主站系统进行网络拓扑计算分析。

6.1 架空型故障指示器配套通信终端功能要求 6.1.1 电源要求

主电源:配置太阳能电池板,同时给蓄电池充电,作为备用电源;

备用电源:配置12V/5AH铅酸蓄电池,失去主电源的情况下,要求备用电源能够满足

维持通信终端连续15天工作,不需补充能量。同时应配置大容量超级储能电容,在蓄电池不能正常工作时保障故障信息的传输

6.1.2 状态汇报

定期向主站发送状态汇报报文,汇报设备运行状态和电池电压等设备信息。 6.1.3 维护接口要求

应具备本地无线通信接口,实现无线维护与参数整定功能。 “★”6.1.4 通信方式要求

与故障指示器通信:单台终端可接收不小于6只故障指示器的信息,短距离无线双向通信,要求具有通信传输双向确认功能,传输未成功时故障指示器应具备异常告警指示功能。

与主站通信:通讯终端按照《广东配网自动化无线通信规约101、104实施细则》的要求与主站系统通信。通讯规约应通过广东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检测,并提供测试报告,检测过程须有我方人员参与。 6.1.5 安装固定方式要求

采用U型抱箍或固定支架安装于架空线路杆塔 “★”6.1.6 对远程维护和远程升级功能的要求

7

a) 终端厂家提供用于本厂配电终端远程维护与升级的系统软件,用以对本厂配电终端进行远程参数维护和程序升级。

b) 配电终端不仅能与配网主站系统、远程维护与升级系统进行通信,还应能满足与未来备用配网主站系统的通信(结构见下附图)

d) 在远程维护与升级的过程中,有能核对本厂设备与版本的特征码,保证维护与升级数据的正确性。不允许与另一厂家或本厂另一版本设备发生误操作。

c) 在远程维护与升级的过程中,当出现异常时,能保证终端可以自动自主的恢复到正常运行,并可预备接受再次的远程维护与升级;

e) 若是出现网络阻塞或断开时,应在网络恢复正常后续传数据,完成最终的维护与升级。

f) 能通过远程维护与升级系统查看配电终端的当前运行软件的版本信息

g) 在使用远程维护功能对配电终端进行维护时,不能影响其他配电终端与主站的正常通信。

h) 远程维护和升级系统软件应能够实现对多个终端批量、逐个的可定制的自动维护或升级。

远程维护与升级系统功能简图

本期配调系统实现功能远程维护工作站GPR前置主机AS通讯链路GPRS通讯链路配电终端GPRS通讯链路前置主机BGPRS通讯模块终端模块GPR讯S通链路SGPR链路通讯备用主站前置主机A未来备调主站系统实现功能备调主站系统与运行的主站系统不同IP,不同地理位置备用主站前置主机B

“★”6.1.7 主要部件无线通讯模块的要求

8

a) 芯片要求:通信模块采用国际主流厂商工业级的无线通信芯片,投标方必须提供投

标所采用的通信芯片型号,生产厂商。 b) 工业级设计,满足恶劣环境的需要; c) SIM卡使用电力专用工业级的产品。 6.2 技术参数要求

防护等级: IP55

防锈耐蚀:结构零件采用防锈防蚀材料 蓄电池使用寿命: 5年 静态功耗:不大于0.02W 瞬时最大功耗:不大于2.4W 无线接收距离: 不小于20米 重量: 不大于5kg 使用寿命: 8-10年

6.3 其他技术指标 6.3.1 安全特性

绝缘电阻:

终端各电气回路对地和各电气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要求如表2所示:

表2 绝缘电阻

额定绝缘电压 V U≤60 60<U 绝缘电阻要求(MΩ) 正常条件 ≥10 ≥10 湿热条件 ≥1 ≥1 测试电压 V 250 500 注: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采用U>60V的要求。 绝缘强度:

电源回路、交流电量输入回路、输出回路各自对地和电气隔离的各回路之间以及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之间,应耐受如表3中规定的50Hz的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绝缘强度试验。试验时不得出现击穿、闪络。

9

表3 试验电压 单位为伏 额定绝缘电压 U≤60 60<U≤125 6.3.2 电磁兼容性特性

 辐射电磁场抗扰度:

终端应能承受工作频带以外10V/m强度的射频辐射电磁场的骚扰不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终端应能承受电源回路4KV,工频量及信号回路2KV传导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骚扰而不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 高频干扰适应能力:

在终端信号输入回路和交流电源回路,施加共模电压2.5KV、差模电压1.25KV的高频干扰,终端应能正常工作。

 高频干扰波特性:

波形:衰减振荡波,包络线在3~6周期衰减到峰值的50%; 频率:(1±0.1)MHz; 重复率:400次/s;  浪涌抗扰度 :

终端电源回路施加共摸对地4KV、差模2KV浪涌干扰电压和1.2/50μs波形情况下,终端应能正常工作。

 静电放电抗扰度:

终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应能承受加在其外壳和人员操作部分上的8kV直接静电放电以及邻近设备的间接静电放电而不发生错误动作和损坏。

 抗工频磁场和阻尼振荡磁场干扰的能力:

终端在100A/m工频磁场和100A/m阻尼振荡磁场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而且各项性能指标应正常。

1

试验电压有效值 500 1000 额定绝缘电压 125<U≤250 试验电压有效值 2500 6.3.3冲击耐压

终端电源回路、交流电量输入回路各自对地和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应耐受5000V冲击电压峰值,正负极性各5次。试验时无破坏性放电(击穿跳火、闪络或绝缘击穿)。 6.3.4 机械振动性能

终端应能承受频率f为(2~9)Hz,振幅为0.3mm及f为9Hz~500Hz,加速度为10m/s2的振动。对常规运输条件下的振动,终端不应发生损坏和零部件受振动脱落现象。 6.3.5 结构

a) 装置结构安装维护方便。

b) 终端装置应有独立的保护接地端子,并与外壳和大地牢固连接。

6.3.6 防雷

终端装置应有防雷击和防过电压的保护措施 ,并能与主地网可靠连接。 6.3.7 可靠性指标

a) 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一次设备故障、二次回路操作及其它强干扰作

用下,装置不应误动作或损坏; b) 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小于50000小时。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