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小球疾病的护理问题(一)什么是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压等,但这种病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与多种因素都有关系,所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临床上往往病因不明,就需要接受治疗,而这种症状是引发出现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所以在这种状况下,即使不了解肾小球疾病的发病因素,护理人员还是要做好患者的病情护理,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康复。
(二)肾小球疾病的护理方案
由于这种病症发生时患者病情急促,所以护理人员应当首先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体征判断,并保持病房内环境良好,定期做好病房内的空气消毒,在患者住院期间需要控制探访人数和次数,协助患者清理皮肤和肢体卫生。患者在卧床休息期间,需要保持床铺平整且干燥,避免患者出现水肿的皮肤发生二次损伤而引发感染。
在进行血浆透析以及置换时,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并叮嘱患者增加卧床时间,尤其是对于部分全身中毒水肿或存在器官功能损伤的患者应当更为注意。若患者对自身的疾病和治疗方案有所疑问,护理人员需要酌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而患者在康复期间,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饮食干预,选择低盐、低优质蛋白的饮食,但若患者为急性肾衰竭并进行透析治疗,需要做好蛋白质的补充摄入,以增加患者的机体抵抗力。
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和体征水肿变化,记录患者24小时的出入液量,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了解患者的心理诉求,做好患者的心理管理。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时,需要按照医嘱准确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细胞毒药物。糖皮质激素在应用时需要饭后服用,这样能够降低药物对患者胃黏膜造成的刺激,患者如果需要长期用药,则需要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避免出现骨质疏松。积极预防患者感染,做好口腔、皮肤和会阴部位的清洁卫生,在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状况,避免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等不良情况,以保证患者的康复。二、尿路感染的护理问题(一)什么是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指肾盂、肾盏、膀胱、尿道发生感染的一种感染性炎症,主要是在细菌的影响下直接引起的,可以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双重感染的状况,而双重感染主要发生于首发上尿路感染患者中,下尿路感染可单独存在。所有患者在发病时临床表现较为相似,所以统称为尿路感染。(二)尿路感染的护理方案由于尿路感染疾病,在急性发病时,大多数患者对于尿路感染的症状表现都认识不足,很容易出现焦虑、紧张以及不安的情绪,在这种状况下,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承认患者的感受,并主动关心患者,耐心向患者解释这种病症的病情表现和预防方式,这样能够有助于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在反复发作时,患者及家属可能会由于疾病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出现焦虑和烦躁的情绪。在这种状况下,患者往往会对治疗方案失去信心,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护患关系,所以在这种状况下,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积极交流,告知患者尿路感染是一种很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所以在治疗时需要积极配合治疗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治疗效果,避免再次发作。
发热是机体对于细菌感染的主要反应,而当患者体温在39℃ 以上并且未见任何特殊情况时,可以等抗菌药物起效后体温自行下降,但需要告知患者
(下转第83页)
81
·健康科学·护作用。
(六)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是脑血管的主要供血动脉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管病发生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20%~25%的脑卒中患者的发病原因是颈动脉颅外段粥样斑块诱发的。国内也有研究指出,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检出的斑块和脑梗死的部位之间存在显著的同侧相关性。 且有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者发生脑卒中的年危险性大概为2%,大概有75%出现在狭窄的同侧。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621000三、结束语
脑卒中是临床上一类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身体各项功能恢复迟缓等是本病症的主要特征,头晕、耳鸣、半身不遂等表现,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活动,降低生活质量。本文对几种引起脑卒中疾病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希望提升全面对疾病的防范意识,整体提升人类健康水平。(上接第81页)这种状况无须过于担心,但如果患者体温在39℃ 以上,则会影响到患者心和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物理降温,可采用乙醇擦浴或冰敷的方式进行处理,必要时遵循医嘱给予患者退热药物应用。 密切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全身状况和体温变化,每隔2~4小时对患者进行一次体温和脉搏测量,患者的体温如果出现骤变时需要随时测量并记录观察患者泌尿系统症状以及其他伴随症状的变化。若患者症状出现明显体温升高,并有全身症状加重的趋势,则需考虑患者是否存在肾周围脓肿和肾乳头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无论出现何种症状都应当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得到早期处理。 物蛋白的摄入。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摄入足够的热量来降低体内蛋白分解,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供给,可选择植物油以及食糖等方案,保证糖分的摄入。若患者存在高钾血症,则应当限制含钾量较高的食物摄入,而患者如果并发低钙血症,则还需要增加含钙量较高的食物摄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测量患者的体重,每日需对患者的出入液体量进行有效记录。定期检测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以及血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液体量过多的症状和体征,注意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灶,并在发现异常时及时告知医生。三、慢性肾衰竭的护理问题 (一)什么是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肾功能缓慢衰竭的进行性减退,最终会引发患者体内代谢产物潴留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的状况,患者全身系统都会受到这种病症表现的影响而发生损伤,是慢性肾脏病的严重阶段。这种病症较为严重,需要长期接受治疗,所以在护理时难度较大,并且需要注重较多的方面。
(二)慢性肾衰竭的护理方案
给予患者高热量、高维生素以及低蛋白的饮食,供给的蛋白质需要富含必需氨基酸且优质的蛋白质,例如鸡蛋、牛奶和瘦肉等,患者需要降低植
四、总结由于肾内科内环境较为复杂,并且大多数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较高,所以无论是何种疾病,都需要密切关注肾内科的护理问题,这样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而肾内科患者在接受护理时,需要注重与患者病情的护理,不可对所有患者等齐划一,需要根据患者病症表现和病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康复,使患者治疗工作得到有效配合。
作者单位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内三科四川 成都 610081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