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预防医学专业师生实践技能培养模式论文

预防医学专业师生实践技能培养模式论文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预防医学专业师生实践技能培养模式探讨

【摘要】预防医学作为一种实用性的学科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当前许多高等医学院校在师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着重学历和理论知识而轻实践技能的现象,这对我国预防医学教学的发展和疾控部门后备人才的培养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为了提高我国预防医学专业师生的综合能力,使广大医学专业毕业生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投生于我国疾控卫生行业,保证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本文对预防专业师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能够促进我国预防医学毕业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服务。

【关键词】预防医学;实践;技能;培养模式

现代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种传染病和突发性疾病爆发的几率越来越高。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动化设备的大量运行,人们对抵抗病菌的抵抗能力明显下降。这造成社会对复合型、实用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面对这一情况,各个高等医学院校加大了对预防医学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忽略了实践技能的重要性,导致当前很多高校预防专业人才理论知识由于而实践能力不足,严重阻碍了疾控事业和有关工作的展开。

1当前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对培养预防医学专业师生实践技能认知方面的误区针对近年

来非典、禽流感等突发性传染疾病爆发的现象,人们普遍意识到预防医学专业应急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但是,想要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能力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合格人才,却并非通过学校教育能够做到的。这不但需要充足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还需要通过长期的临床经验才能够做到,而当前高等院校很难做到这一点。同时,应急技能不同于实践技能,应急技能的要求较实践技能要更加全面,对于个人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1.2预防医学教学中有实践能力的教师不足我国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都有自己的附属医院,任课教师都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级以上医师,这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预防专业的授课教师却大多没有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从业经验。这类教师多数都是从事与理论研究的教学人员,自身缺乏现场控制的能力和相关的临床经验,自然无法满足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技能教学方面的需要。同时,当前在高校教师的工作质量评估和职称评审体系中,重理论建设也造成了教师可以忽略了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这大大制约了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1.3教学内容与实践工作脱节当前高校教材多数都是由从事于高校教学的教师编写。而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师由于自身实践能力有限,在教材的编写和选择方面自然忽视了实践技能教学这一环,使得教学的内部与现实工作的要求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教学内容滞后、应用不足等现象严重地制约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1.4教学方式问题我国的教育存在着一个通病,即重理论而忽略

实践,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国民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学科。尽管教育改革一再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但是却收效甚微,灌注式的教学依然是当前的主导。重视理论教学没错,但是教师在教学的出发点方面却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他们错误的将理论当作是学习的目标,而事实上理论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实际的问题。 2转变原有实践技能教学模式的措施

2.1转变人才培养目标高等医学院校不应该也不可能把直接培养出具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的专业学生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应应对实际,从基础做起,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有关知识的实际认知能力。在高校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常规场所或者是基础场所所需技能的能力。让学生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能够有效地将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在不断实践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

2.2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技能由于目前教师自身实践技能的缺乏是制约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所以首要人物就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技能。当前不断爆发的各种突发性疾病在给人们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危险的同时,又何尝不是为预防医学教育人员实践技能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该专业的教师在兼顾教学的情况下,可以积极参与到疾病控制以及相关药物研发工作的各个过程中,在提供自身丰富的理论知识帮助的同时,对相应的实际解决措施和各个环

节进行吸收和消化,从而在在实践中不断吸收和学习经验,并将所学实践技能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传授个相关专业的学生。 2.3结合相关科研活动指导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开展有关课题的研究工作时,可以鼓学生大胆参与到科研项目中。通过对导师的观摩学习和自身的实际工作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导师在科研活动中要创造必要的条件给学生,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自豪感,从而提升他的学习和实践热情。

2.4增加实习时间,采用双师制度实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在预防医学教学的各个阶段完成后,都要安排师生到疾控中心或者是各大医院的相关科室进行实践学习。疾控中心或者医院的工作人员要积极扮演导师的角色。通过这种阶段性的实习教学,不但能够有效促进相关专业知识的吸收和应用,也能够使广大师生更多的参与到医疗卫生行业的实际工作中去,从而分阶段、有针对性地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师生的整体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晓,贺莉萍,周勇,周少平.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9(06).

[2]王丽.预防医学专业实习生疾控中心现场教学实践与问题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1(10).

[3]倪进东,熊咏贞,唐焕文.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现场实践技能培

养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17). [4]武媛媛,王金桃.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效果评价[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