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法学专业职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法学专业职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0年第3期 总第77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0N0MIC RESEARCH GUIDE No.3,2010 Serial No.77 法学专业职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洪 萍 (江西师范大学学院,南昌330022) 摘要:法学职业教育对于缓解就业压力,调节劳动力结构性失业,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缩短毕业生与职业要 求之间的差距具有现实意义。传统的法学教学长期以来对职业教学的重视不够,因此将法学职业教育引入法学高等 教育中成为当前法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构建科学、合理的法学职业教学模式成为培养应用性法学人才的关键。 关键词:法学专业;职业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3—0248—02 自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成大众化教育后,大学 毕业生分配方案也从过去的包分配转向大学生自主择业、双 向选择。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学生群体中,近八成的 学生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其中有35.8%的人认为是“缺 与性和创新性,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21。而且传统教学方式 的内容不包括职业教育,一般情况下试卷就是衡量学生是否 合格的依据。其次,中国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开始重视 职业教育,但职业教育仍然依附于理论教学。从当前人才需 求来看,市场需要的法学专业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要素:社会 实践能力、公共协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发现和发展的 能力、理论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 学生在司法实践巾获得。因此,为 提升法学专业学生的就 乏实际技能与经验”[】】。这表明市场要求高校的培养目标应当 具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美国大法官霍姆斯说:“法律的生命 始终不是逻辑,而是经验。”所以构建合理、科学的法学专业 职业教学模式对于培养高素质法律专业应用型人才、缓解就 业压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缩短毕业生与职业之间的差 距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一业竞争力,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法学职业教育。但是在理论 教学内容和招生规模不断膨胀,实践教学资源越来越短缺的 情况下,某些实践教学环节容易受到冲击,给职业教育教学 的安排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当前中国法学职业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要求。建国以 来中国法学教育就存在与法律职业相分离的问题。国家开始 实行司法从业资格考试后,各个学校开始重视法学职业教 育,但对法学职业教育的目标存在不同的理解。大部分学者 、中国法学专业职业教学模式的现状与成因 分析 法学专业职业教学模式在国外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理 论体系和实践经验。通常,国外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强调以 能力为基础,从职业岗位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并体现于课程 设置、教学内容组织和最后考核中,特别重视专业技能的训 练和职业道德的熏陶,要求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岗位。 认为法律职业教育的目标应该是“理论与应用”兼备的复合 型人才;还有学者认为,法律职业教育应该向培养医生一样 例如:英美国家要求学生必须在获得其他专业学位后,再经 过两年的法律职业教育才能申请法学学士学位,再通过国家 统一司法考试,才能获得从业资格。而中国现有的法学专业 职业教学模式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职业法律人才的培养质 量。 引进学徒式教育,即四年理论学习之后,再进行一年期的专 业实习。大多数学校基本上采用的是第一种做法,培养“理论 与应用”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但对于如何处理理论学习与职 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各个学校没有统一的做法。这正是中国 法学专业职业教育目标缺失的体现。随着市场经济日趋复 杂,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构建中国法学职业教育教学模 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传统法学教学模式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首先, 中国传统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一种“重知识的继承与吸收,轻 知识的突破与创新;重学习的结果,轻学习的过程;重教师的 指挥,轻学生的参与”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是一切实践教学活动的主导和中心,学生的一切实践活 动均服从于教师的指挥和安排。学生对实践教学缺乏i-8参 收稿日期:2009—11—05 二、法学专业职业教学模式的完善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联系岗位,施以必要的理论和技能。 作者简介:洪萍(1974一),女,江西上高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法理学、国际法研究。 ・--——248--——— 岗位难度相差大,职业教育也有层次之分14]。国外的法学职业 的法学院校都能够开展,也不是所有的法学学生都有机会参 教育基本上分为三类,一是研究型即高校的法学教授,这类 加。因此,绝大多数高校的法学职业教学方式采用的是庭审 人精于理论;二是法官、检察官、律师,这类人需要经过严格 模拟。模仿法庭的关键是要求学生在可控制的环境下,自主 的法学职业训练,获得职业执业证书之后才能上岗;第_=人 参与的职业教育活动。由于它可以多次重复进行,因此指导 是法律辅助人员,如员等,只需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即可 教师可以有目的、有次序地开展教学组织和指导活动,从而 从业。中国法学教育没有这么细致的划分,所以中国当前法 让每个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锻炼机会。然而要成功的组织模 学职业教育模式不能像外围那样具体分类,只能从宽泛的角 拟法庭,除了借助多媒体或DVD播放庭审教学片,让同学尽 度、广义的法律职业教育的高度进行研究,以求能满足当前 可能多地观摩庭审录像之外,还应该牢牢抓住以下环节 : 中国法学职业教育的需要。 此,除了要及时端正对职业教 (1)模拟法庭的分组与角色安排。一个模拟法庭可以分为四 育的态度、明确中国法科专业职业教育的目标外,还应完善 个组:审判组、公诉组、辩护组、综合组组成。同学可以根据自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职业教作机制,提高学生 己的兴趣选择角色,也可以组成小组后,分组讨论,再确定合 的职业认知能力。 适的人选。这样的小组可以长期固定,以利于形成工作的合 1姐织学生社会调查。大学新生入校时由学校或者学院 作与默契,方便将来此类活动的继续进行。(2)案件的选择往 统一组织学生深入社会,进行社会调查,有利于学生尽快接 往要与参与同学的专业学习程度相适应,应由简入繁,先易 触社会,缩短适应社会的时间,能结合自己的特点并根据社 后难,先刑事案件再民事案件,先从单个被告人的一审案件; 会的需求确定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从而确定大学学习的目 再到两人以上共同犯罪的一审案件;再次具有刑事附带民事 标。同时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的方式,训练学生逻辑思维 诉讼内容的一审案件;最后是二审的案件,以此类推。通过各 能力,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实践能力高低的考核的依据之 种典型的案件的模拟审判,达到同学熟悉相关法律规定,并 一能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3)强化模拟法庭的教学指导。首 2.诊所式教学的引进。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拓展案例 先,老师应该重点训练同学的阅卷及阅卷笔录的制作,从现 教学空间,让学生参与具体案件的办理,提高法律实务操作 有卷宗中查看蛛丝马迹的能力,培养同学的语言表达与逻辑 能力,这是对法科高年级同学的最基本要求。诊所式法学教 推理能力。及时指出阅卷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老师还应有意 育是“在律师或法学教师监督下,在学生从事实际办案的过 识的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法律知识,通过训练,巩同学 程中,培训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及职业伦理观念”的一 生的专业基础。再次,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同学讨论来补充各 种法律教学方法 1。诊所式教学一般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两 方观点,使同学能够及时发现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课内主要是讲授有关的专业知识和一些基本的职业技 最后,老师应该将模拟法庭的过程录制下来,并在模拟法庭 能;课外则通过诊所,存具有律师资格的专职老师的指导下, 结束后进行重放,评讲其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利同学总 给学生提供代理真实案件、接触当事人和司法机关的机会, 结经验,以便下次模拟法庭的成功开展。 让他们真正参与案件的全过程。这种教育方式弥补 4.加强毕业实习的指导、监督力度,严格考核程序,严把 r传统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脱节,使法学院的学生毕业前 毕业生质量关。事实上,由于师资力量、实习场所等客观条件 就能通过处理真实案件进一步理解所学的法律知识,掌握基 的,学校对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实习情况基本上不了解, 本的职业技能,锻炼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树立高尚的职业 实习效果往往依靠学生的自我鉴定与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 道德与社会责任感; 时,学生还能在诊所中通过法律援助 指导意见,导致有的学生不重视专业实习,实习期内难见人 等形式为社会提供有益的法律服务,因此这种教学方法走出 影,毕业实习形同虚设的现象,因此要加强毕业实习指导,这 了课堂教学的,是一种真正的职业教学。. 是当前法学职业教学体系缺失背景下各法学院校最好的选 3.完善模拟法庭。由于诊所式教学需要办公场所,需要有 择 律师资格的指导老师,需要接触真正的案件,因此不是所有 参考文献: fI】洪萍,颜三忠.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分析——基于江西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j.中国酿造,2008,(3). 『21冯云翔.教育部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年会暨中、日、韩高级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学教育改革国际 研讨会会议综述【EB/0 L1.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网站. 【3]李劲.论法学教育对实践能力的培养IJ1.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2). 『4】张祖明.中外法学职业教育模式研究[EB/OL].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2009—03—26. [5】罗伯特・科德林.实案法学教育的道德缺失[M】.袁岳,译.北京:中国大学出版社,1992:80. 武汉大学法学实验教学中心.武汉大学法学实验教学中心模拟法庭教学实施办法[EB/OL].http://lawlab.whu.edu.crd2/14/2008 —11-05/31 8.htm1. 【责任编辑 陈凤雪】 ・---——2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