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佛山木版年画的审美与发展研究

佛山木版年画的审美与发展研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天工|2021年第5期

佛山木版年画的审美与发展研究

董 玥 陈 波

 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

[摘 要]佛山木版年画是广东非常著名的具有独特艺术特点的民间年画,从明清时期兴起、昌盛到近年衰落,木版年画的发展越来越艰难。分析木版年画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再结合艺术价值与市场现状分析年画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佛山木版年画;艺术价值;传承发展;审美;色彩;题材

[中图分类号]J227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1)5-0032-02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董玥,陈波.佛山木版年画的审美与发展研究[J].天工,2021(5):32-33.

年画也被称为门神画,由于普遍在新年张贴,有装饰性与祈福寓意,故称作“年画”。木版年画和其他绘画作品最大的不同就是所用材料不同,木板年画是由木刻雕版印刷而成,是以木版印刷为主、手工涂色为辅的艺术作品,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技艺,是为满足节日习俗、传统礼制等需要而产生的带有视觉艺术的手工艺品。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年画,各地的年画因不同的文化与历史形成不同风格。佛山木版年画和杨柳青木版年画、桃花坞木版年画、潍坊木版年画被称为 “四大木版年画”。

《辞海》记载,佛山木版年画因广东佛山镇产出而取名。佛山木版年画诞生并流传在永乐年间,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为发展巅峰直至民国初期,之后逐渐没落。年画最早是古代的门神画,中国人信奉门神,在汉代就有贴门画的习俗,进而慢慢发展为过年贴各种年画、门神画或者窗花之类的习俗,有辟邪、祈福、求子等寓意。年画的内容一般是吉祥喜庆的主题,如双鱼戏珠、梅花童子等。而《五谷丰登》《北帝》等年画,既是家喻户晓的大众主题,又蕴含岭南地区的特色,像“北帝”就是保佑佛山的神,直至今日,人们还常常去佛山祖庙祈求北帝保佑生活顺遂。贴近人们生活的题材才能更好地引发百姓的共鸣。

一、佛山木版年画的艺术特点(一)佛山木版年画的色彩特点

佛山木版年画色彩鲜艳,擅用纯色,对比强烈,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每一幅年画都有细致的制作工艺,擅用填色描金技术。佛山年画使用本土特色“银珠”制成的

红丹来制作底色,色彩艳丽,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褪色。用红丹铺底色,把人物线条留白,再印染其他颜色,这类画作称为全红;在纯色底稿上用红丹描绘人物,底色留白,这类称为点丹,使人们一眼就会抓住主要人物。

佛山年画中,最常用的是门神画,一般以辟邪、镇宅之用。所以人物形象比较威武,甚至凶神恶煞,有震慑力。描绘门神的线条区别于仕女图的纤细,更为粗犷大气、刚劲有力。同时画面构图饱满,采用橘红色和鲜红色更能体现其威慑感,也有大吉大利的寓意。

佛山年画喜用红色,以红色作为主色调,在其他地方的木版年画中是较少见的。除了喜庆寓意,也跟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由于红色也代表生命,是人类第一个了解并发生情感交流的色彩,让人们感觉亲切,同时红色也是最能代表节日喜庆氛围的颜色。黄色在佛山年画中的应用也非常普遍,黄色代表神圣与高贵。例如,《观音大士》中菩萨的穿着是黄色,体现出神圣的感觉。佛山木版年画套印后还会加上“写花”这道工序,在服饰中用金线或者银线勾边,既能增添装饰效果,也能突出神圣感和尊贵感。

(二)佛山木版年画的题材与元素

明清时期的佛山,经济昌盛,是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手工业技术发达。因此,佛山民间手工艺品众多,如剪纸、舞狮狮头制作、花灯灯色等。各种手工艺品的题材和元素会彼此影响,木版年画的一些题材借鉴了佛山石湾陶瓷的人物造型,如八仙过海或者一些神仙、动物等造型。除了手工艺品,一些非遗项目也可以参考,佛山木版年画的参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广西高等教育改革工程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设计学类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2020年度广西科技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研究专项项目(科大教务发[2019]144号)(编号:2020KCSZ1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董玥(1995—),女,汉族,广东佛山人,广西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专业2019级研究生。

通讯作者:陈波(1977—),女,汉族,湖南长沙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教师。

32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探索研究

木版年画的类别岁时风俗画

细分类别新年年画

含义

用于新年春节时期,代表喜庆吉祥。

代表作品

《迎春接福》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北帝坐镇》等。

(二)培养更多传承人,加强艺术创新

除了政府扶持外,还要从传承人着手,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才能让木版年画继续流传。冯氏传承人去过很多学校为学生作关于年画的讲座,各类中小学校也可以设立相关课程,或者在美术课程中增加关于木版年画的内容,让更多孩子从小就了解木版年画,对其产生兴趣。

佛山木版年画与市场相结合,需要创新,在保留木版年画优秀传统艺术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佛山木版年画要得以流传,必须探索新形式、新题材、新元素,甚至新材料,以原本手工技艺作为亮点,加上知识的投入、内容的创新创意、信息的运用等手段来实现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佛山木版年画作为非遗项目,是研究岭南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料。当下把木版年画的发展与时代市场相结合是最重要的发展手段。将年画与市场接轨,让题材、制作、宣传方式走向市场,将年画打造成为佛山文化名片,在保留木版年画优良的艺术特点与价值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创意,紧跟市场发展,以此更好地流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颖.佛山木版年画与橡皮章印刻艺术的创新结合探究[J].艺术科技,2019,32(9):155. 

[2]黎汉明.佛山木版年画审美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3]关芹.浅析佛山木版年画艺术[J].艺术科技,2014,27(4):160. 

[4]赵蔚峡.佛山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探究[J].美与时代(中),2016(4):99-100. 

(编辑:刘莉琴)

33

节令风俗画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等各种愿望。

神像画宗教祭祀画

以神仙或者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木版年

《北帝》《观音娘娘》等。画。

带有佛山风俗特点的年画,印制在宗教和祭祀活动所需的纸类制品上,这类年画用纸粗糙,工艺简单。

表1 佛山木版年画的类别考主要表现在画面色彩与线条上,参考了粤剧夸张大气的线条和以纯色为主的艳丽色彩。

佛山木版年画的题材根据其功能而定,有神像画、岁时风俗画、宗教祭祀画、装饰性的年画等,功能不同,题材元素也不一样(如表1)。

佛山木版年画还有其他题材的作品,如农事画、装饰画等,但是表1中三种题材的年画最为普遍。农事画是描绘耕作、农业知识的画,如《春耕图》等。

二、佛山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

佛山木版年画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缩影,展示了岭南地区大众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是岁时节令必不可缺的张贴门神、窗花祈求福气的传统民俗,所以广受岭南地区百姓的喜爱,这是以前年画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但是目前木版年画不能适应当下主流市场,曾经辉煌昌盛的佛山木版年画面临濒危的困境。现代印刷技术代替了过去传统的手工制作,这是佛山木版年画衰落的根本原因。手工制作木版年画成本高、速度慢,质量也不及机器印刷。尽管失去手工制作的味道,失去了年画所承载的信仰、祈福的意义和蕴含的艺术工艺价值,但由于效率高、成本低,普遍被当今市场接受,而且年轻一代的传统习俗意识也逐渐淡漠,使得发展数百年、拥有丰富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的年画慢慢消失在人们生活中。

2006年佛山木版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市博物馆也通过向外征集并整理,收集了一百多份新旧不同的年画,按传统手工制作方法制成成品作为资料收藏。佛山木版年画唯一传承世家冯氏成立了广东省仅有的手工木版年画生产作坊,为佛山木版年画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三、佛山木版年画发展策略

(一)国家与政府的扶持,与市场相结合

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没有佛山政府对佛山木版年画的支持,冯氏传承人也难以继续发展年画。首先,要把非遗项目与市场相结合,将年画的生产工艺与市场前景结合,培育有利于年画发展的市场环境。例如,将木版年画分档次进行生产与售卖,既有针对高档次消费人群的年画,即有精美的包装、可以私人定制的年画作品,也有符合大众消费水平、喜闻乐见的题材的年画作品,或者可以设计关于年画的周边产品、文创产品等。其次,佛山市每年举办大型的艺术展览、比赛,可以把年画展览作为其中一个内容,或者组织一些高校学生与设计师参与的比赛。如果组织美术院校学生和设计师参与木版年画的展览、比赛活动,既能让更多人了解木版年画,也会在活动中产生新的创意和艺术理念,从而让佛山木版年画不仅仅作为民间艺术,也可以与市场紧密相连,甚至可以走向高雅艺术。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