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市政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市政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初步设计说明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本项目位于XX市XX工业区内,按《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规划,本次设计道路位于XX工业区芝麻地块,与XX路相交。

随着XX开发区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负责南城经济开发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份委托我单位进行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设计,设计内容为本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的设计。2012年8月业主委托XX市测绘中心进行工程测量,于2012年11月完成工程地形图和横纵断面测量的任务交我单位进行工程初步设计。

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道路起点在XX路,桩号为K0+000,并向西布线,道路终点与原村庄道路相接,桩号为K0+232.992,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9.0米。与本道路工程同步实施的还有排水管线。 (二)设计依据

1、业主XX南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任务委托书; 2、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3、《XX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4、由XX市测绘中心提供的现状地形图及道路横纵断面资料;

5、XX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关于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文件。X开经【2012】99号。

二、主要技术规范及设计标准

(一)技术规范

本工程设计采用现行国家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2.1.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1.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2.1.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2.1.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1.8《公路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二)道路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支路 设计时速:20 km/h

圆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70m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20m 设超高推荐半径:40m 设超高最小半径:20m 平曲线最小长度:40m 圆曲线最小长度:20m

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50m 竖曲线最小长度:20m 最小坡长:60m 停车视距:20m

设计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 设计年限:水泥混凝土路面20年

三、道路工程设计

(一)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本项目起于XX路(0+0.000),止于村庄道路(0+232.992),东西走向,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路福宽度为9.0米。

道路平面设计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 道路全线设2处平曲线半径R为:40m、50m。

(二)道路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坡共设2个坡段,设竖曲线半径为1000m。最大坡度5.763%;最小坡度2.863%。 道路纵断面设计详见道路纵断面设计图。 (三)道路横断面设计

1、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采用一块板式:

0.5m(土路肩)+8.0m(车行道)+0.5m(土路肩)=9.0m; 2、路基加宽

本次道路设计中有二处道路车道加宽设计。

第一处:在圆曲线R1=40米处内外侧同时加宽1.0米,加宽缓和段桩号为K0+057.732~ 0+077.732。

第二处:在圆曲线R2=50米处内外侧同时加宽0.8米,加宽缓和段桩号为K0+176.770~ 0+192.770。

(四) 路基路面设计

1、路基

(1)路基填料应均匀、密实,不得使用腐植土、生活垃圾、淤泥等,并符合下表中的相关规定: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填料最小强度(m) (CBR)% 最大粒径(mm) 0~0.3 6 100 0.3~0.8 4 100 填方路基 0.8~1.5 3 150 1.5以下 2 150 0~0.3 6 100 零填及挖方路基 0.3~0.8 4 100 (2)土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挖方路段:混合车道路槽下0~30cm深度范围压实

度不低于92%;填方路段:混合车道路槽下0~80cm范围内压实度不低于92%,80~150cm范围内压实度不低于91%,150以下范围压实度不低于90%;

(3)混合车道土路基顶面的回弹模量E0≥25MPa。 2、路基边坡处理

挖方路段边坡分级处理,一级边坡坡率为1:0.75,二级边坡坡率为1:1.0。 填方路段边坡均采用1:1.5。

桩号0+120~0+180属于深挖方路段,左侧边坡最高处达11米,采用浆砌片石护面墙防护。 3、路面

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结构,全线道路面层采用18cm厚4.5Mpa碎石混凝土,基层采用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水泥混凝土路拱采用直线型,沿道路中线向两侧放1.5%横坡,土路肩设2.0%横坡。

四、排水设计

(一)设计概况

1、XX南城芝麻地企业专用道路工程道路起点在XX路,桩号为K0+000,并向北布线,道路终点与原村庄道路相接,桩号为K0+232.992,路线全长232.992米。路线宽度9.0米。设计原则采用雨水、污废水分别排放的完全分流制。

2、结合周边地形地貌、汇水范围同时也查阅了《XX工业区道路排水专项规划》,本工程中周边多为山体,雨天时水量大,根据道路纵坡进行本工程雨、污水设计,本路段的雨、污水统一收集后接入XX路上的市政雨、污水管网。本次设计最小雨水管管径为D400,最大雨水管管径为D600;污水管管径为D300。

3、本工程中周边多为山体,周边的场地尚未平整,根据《XX工业区道路排水专项规划》应做截水沟进行收集,但并不接入XX路上的市政雨水管网,因此本次设计的雨水收集包括路面雨水和道路2侧厂区的雨水,收集后的雨水排入XX路上的市政雨水管网。

(二)管道设计 1、雨水工程

1)、暴雨强度公式参照XX市暴雨强度公式

i=7.5904.459lgp(t5.919)0.611(mm/min)

其中:设计重现期P=1年,t—雨水汇流时间(分钟),t=t1+mt2。其中t1为雨水地面

汇流时间,取为10min;m为延缓系数,管道取2;t2为雨水管渠内的流行时间。 2)、管段流量计算公式采用

Q= 166.667Fφi (升/秒)

径流系数ф取0.65,F为服务面积(公顷)

3)、路面雨水由雨水口收集,雨水口设置原则:在每座雨水井两侧的车行道侧石边设置,遇到交叉口时,在道路转变半径切点附近人行横道线上游位置设置。考虑汇水量,雨水口采用单箅雨水口(对照05S518铸铁井圈)。雨水口深度为0.80米,另设0.3米深度为沉泥槽。雨水检查井选用矩形砖砌雨水检查井,雨水检查井规格:管径D600及以下采用1100X1100mm的方井。 4)、预留支管

雨水口连接管图纸中未明确的为D200,i=1%,雨水支管为D400。 5)、雨水管连接形式

雨水支管同主管采用管顶平接。 2、污水工程 1)、污水出路

本工程污水统一收集后接入XX路上的市政污水管网(检查井编号为W9,管内底标高为92.540,管径为D300),管径为D300管。 2)、污水管道布置

污水管的布置分一种断面形式:

污水管布置在道路北侧,管中距路中心线1.5米处。 3)、污水预留管

在道路两侧预留,考虑与南北地块的污水衔接。 污水预留管管径 D300 i=10.0%。 4)、污水管连接形式

污水支管同主管采用管顶平接。

(三)管道结构

1、所注管道标高均采用管内底标高。

2、管材:排水管管径D600及以上的采用钢筋混凝土管(Ⅱ级),D600以下的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环刚度为8 KN/m2),接口采用橡胶圈接口。

3、管基:混凝土管基础采用 120°、C20混凝土基础。HDPE双壁波纹管采用砂基础,其管道基础及沟槽宽度参照给排水标准图集(04S520)。

4、混凝土基础每隔15米设一道沉降缝,缝宽2.0cm内填沥青木屑板。

5、管道沟槽采用大开挖,沟槽底部宽度B=D+2b,其中D为管宽度;b为工作面宽度,具体尺寸见下表:

管道结构宽度 每侧工作宽度 非金属管道 金属管道 200-500 400 300 600-1000 500 400 1100-1500 600 600 雨水、污水管开挖边坡视具体土质定见下表(不加支撑情况下边坡坡度允许值): 土的类别 边坡坡度(高:度) 坡顶无荷载 坡顶有静荷载 坡顶有动荷载 中密砂土 1:1.00 1:1.25 1:1.50 中密的碎砂类土(充填砂土) 1:0.75 1:1.00 1:1.25 硬塑的轻亚粘土 1:0.67 1:0.75 1:1.00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物为粘土) 1:0.50 1:0.67 1:0.75 硬塑的亚粘土、粘土 1:0.33 1:0.50 1:0.67 老黄土 1:0.10 1:0.25 1:0.33 沟槽开挖严禁超挖,管基下要求为原状土,如管基下为填土,要求密实度不低于90%,管道两侧回填土应同步进行,分层夯实密度不低于90%,管顶500mm以上按路基要求回填,密实度不低于95%。

6、开挖与回填

1)、沟槽开挖要求开挖地基为原状土,且在施工排水过程中部不受扰动,用机械开挖时不应超挖,要用人工清底。

2)、如管基下为填土,要求密实度不低于90%。

3)、回填土应分层夯实,管道两侧回填土应同步进行。HDPE双壁波纹管回填土要求参照给排水标准图集(04S520)。钢筋混凝土管沟槽回填时分层夯实密实度不低于90%,管顶50cm下采用统砂回填,并充水夯实,管顶50cm以上采用原土回填,压实度同路基要求。 7、在车行道上的所有检查井井盖、井座均采用具有防盗功能的重型球墨铸铁井座和井盖。在路面上的井盖,上表面应同路面相平,无路面的井盖应高出室外设计标高50mm,并应在井口周围以0.02的坡度向外做护坡。 (四)管线综合

管线交叉处理原则:当管道碰头时,按以下原则调整管道埋深:压力管让重力管,小管让大管,可弯管让不可弯管,支管让主管。 (五)质量要求

1、排水工程施工验收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执行。 2、闭水试验按无压力管道严密性试验,允许渗水量如下: 钢筋混凝土管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1.25D

式中 Q-----每1公里管道长度24小时的允许渗水量(m3);

D-----管道内径(mm)

HDPE双壁(加强)波纹管24小时的渗水量应不大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0.0046Di

式中 Q-----每1公里管道长度24小时的允许渗水量(m3);

Di-----管道内径(mm)

3、其他事项

1)、排水管道施工必须从下游开始,由深到浅进行施工。

2)、凡有雨水预留管接入的路中检查井,均做落底井,落底深度为50cm,排水平面图中有支管接入为落底检查井,其余均为流槽井。

3)、雨、污水管除雨水口两向连接外,均需做闭水试验。

4)、预留井原则均在道路红线外1.0米处设置。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在征求业主及设计同意的前提下,预留井所在井位位置可进行适当调整。

5)、污水管与现状井连接:在连接前应复核接入井的位置及标高,如发现与原设计不符,应与设计联系以做修改。 4、施工注意事项:

1)、管道两侧要求同步回填,分层夯实,严禁单侧填高。管道两侧回填密实度见设计图,管顶50cm以上范围填土按填方路基压实度要求,严禁采用淤泥和垃圾土回填,管顶50cm范围内严禁采用压路机压实。

2)、检查井井筒2米范围内采用土方回填,回填土密度按填方路基压实度要求。 3)、管基下应为原状土(除经处理),且在施工过程中未受扰动,如用机械开挖不得超挖,应采用人工清底。

4)、施工过程要做好施工场地排水和基槽降水工作。

5)、未尽事宜按《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施工和验收。 5、预留检查井建在道路红线处1米处。

6、图纸中如有不清楚的或未明确的地方,按有关规范或规程施工或施工单位及时同设计单位取得联系,待设计单位出具工程联系单后方可施工。

7、隐蔽工程必须经三方认可后,方可隐蔽或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五、给水设计

(一)给水工程概况

给水主管由石牛路预留管接入,预留管管径为JDN150,供给生产、消防用水。主干管为JDN150、JDN100,布置在道路南侧人行道下。 (二)消火栓设置

本次工程地上式消火栓(100)设置3组,消火栓位置距道路边线0.5米,具体安装详见《室外消火栓安装》(2001S201)。 (三)管道埋深

JDN150、JDN100给水管管背覆土为1.0米,管背覆土不足0.7米时,采用C20素混凝土,10cm厚包封处理。支管埋深为0.9米。 (四)管道结构

1、JDN150、JDN100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橡胶圈接口;其他质量要求必须符合GBJ235-82规定。

2、管道基础原则上主干道不作基础处理,铺设在未经扰动的原状土上,如遇土基础较差或含岩石地区埋管时,采用砂基础,横穿支管下垫15cm厚砂基础。

3、在管道水平或纵向转弯处应设置支墩,以防止管道口松动脱节,水平支墩后背应为原状土,以保证支墩与土体的等密度接触,如有空隙需用支墩相同的材料填充。支墩做法参见03SS505《柔性借口给水管管道支墩》。

4、转借角度,在与预留管相接有偏差时,可适当调整。管线转角>5°,采用铸铁弯管;转角≤5°,采用球墨铸铁管直管接口借转,每个承口允许最大借转角度≯1°。弯头及三通处均需设支墩。

5、管道交叉:

1)当给水管道与电信管道交叉时,则满槽用C10素混凝土回填至电缆基础外底,处理长度等于电缆基础宽加300mm。

2)当给水管道与雨污水管道交叉时,在铸铁管下砌筑砖支墩,支墩基础应砌筑在原状土上,每节管长小于2个支墩,一般间距为2米,支墩的长度比所支的管道外径长300mm,并加设管座。支墩的厚度由支墩的高度定,高度小于2米时,厚度采用240mm,每增高1米,厚度增加125mm。

6、通用图做法:

闸阀井做法参见图集:05S502/16、17; 排泥阀门井做法参见图集:05S502/60; 排气阀门井做法参见图集:05S502/54; 室外消火栓做法参见图集:01S201/7; 混凝土支墩做法参见图集:03SS505。 7、沟槽开挖:

管道沟槽采用大开挖,沟槽底部宽度B=D+2b,其中D为管宽度;b为工作面宽度,具

体尺寸见下表:

管道结构宽度 每侧工作宽度 非金属管道 金属管道 200-500 400 300 600-1000 500 400 1100-1500 600 600 开挖边坡视具体土质定见下表(不加支撑情况下边坡坡度允许值): 土的类别 边坡坡度(高:度) 坡顶无荷载 坡顶有静荷载 坡顶有动荷载 中密砂土 1:1.00 1:1.25 1:1.50 中密的碎砂类土(充填砂土) 1:0.75 1:1.00 1:1.25 硬塑的轻亚粘土 1:0.67 1:0.75 1:1.00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物为粘土) 1:0.50 1:0.67 1:0.75 硬塑的亚粘土、粘土 1:0.33 1:0.50 1:0.67 老黄土 1:0.10 1:0.25 1:0.33 沟槽开挖严禁超挖,管基下要求为原状土,如管基下为填土,要求密实度不低于90%,管道两侧回填土应同步进行,分层夯实密度不低于90%,管顶500mm以上按路基要求回填,密实度不低于95%。 (五)质量要求

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68-2008),钢管及配件验收按《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执行。

2、图纸如有不清楚的或未明确的地方,按有关规范或规程施工或施工单位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待设计单位出具工程联系单后方可施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