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一数学集合的概念与基本运算教案

高一数学集合的概念与基本运算教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一、教学内容:

集合的概念与基本运算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某些数集的专用符号; 2、理解集合的表示法,用集合语言对事物进行准确的分类,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内容的简洁性和准确性;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培养分析、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4、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培养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

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7、能使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三、知识要点

(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

(1)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 (2)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M、N……标记; (3)一些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2、元素

(1)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2)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b,c,d,……标记;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若a在集合A中,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若a不在集合A中,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4、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如:小于10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用列举法可以表示为

A={2,3,5,7}。

(2)描述法:描述该集合中所有元素都应该满足的条件的方法。如:大于1而小于10的所有实数组成的集合用描述法可以表示为

B={x|1(3)图示法:用一个封闭的曲线的内部直观地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这个封闭的曲线称为Venn图。如:小于10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用Venn图可以表示为

5、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符号φ表示。 例1 下列不能形成集合的是( ) A、你现在的家庭成员; B、本单位已退休人员; C、老年人; D、本班的学生

分析:因为集合一旦形成,那么对任何一个对象而言,它要么属于这个集合,要么不属于这个集合。但是,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老年人尚无统一标准,所以不能形成集合。

答:C。

(二)集合的基本关系(本课学习的重点) 1、包含

(1)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即若a∈A,则a∈B,就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记作

AB(或BA)。

这时我们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

2、相等: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同时集合B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中的元素,这时我们就说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

A=B。即若AB,且BA,则A=B。 3、真子集

(1)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AB且A≠B,我们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

AB(或BA)

(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对任意集合A,都有:φA;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即若集合A≠φ,则有φ

A。

例2 试写出集合A={1,2,3,4,5}的所有子集。

分析:以子集所含元素的个数分别为0,1,2,3,4,5进行分类

解答:共有32个:φ,{1},{2},{3},{4},{5},{1,2},{1,3},{1,4},{1,5},{2,3},{2,4},{2,5},{3,4},{3,5},{4,5},{3,4,5},{2,4,5},{2,3,5},{2,

3,4},{1,4,5},{1,3,5},{1,3,4},{1,2,5},{1,2,4},{1,2,3},{1,2,3,4},{1,2,3,5},{1,2,4,5},{1,3,4,5},{2,3,4,5},{1,2,3,4,5}。

思考:若已知集合A有n个元素,则集合A的子集有多少个?真子集有多少个?

(三)集合的基本运算(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交集:一般地,由既属于集合A又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作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

A∩B={x|x∈A且x∈B}。

2、并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作A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

A∪B={x|x∈A或x∈B}。

例3 已知集合A={x|0则得:A∩B={x|03、全集:一般地,在研究某些集合的时候,这些集合往往是某个给定的集合的子集,这个给定的集合叫作全集,常用符号U表示。全集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这些集合的全部元素。 4、补集(或余集):设U是全集,A是U的一个子集(即AU),则由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作U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CUA,即

CUA={x|x∈U,且xA}。

5、求集合的交集、并集和补集都是集合的运算; 两个集合运算的结果仍然是一个集合。 ②主要运算性质:

A∩A=A,A∪A=A;

A∩B=B∩A,A∪B=B∪A; (A∩B)∩C=A∩(B∩C),(A∪B)∪C=A∪(B∪C); A∩(B∪C)=(A∩B)∪(B∩C),A∪(B∩C)=(A∪B)∩(B∪C); CU(A∩B)=CUA∪CUB,CU(A∪B)=CUA∩CUB ③主要运算关系:

A∩BA,A∩BB;A∪BA,A∪BB; A∩B=AAB,A∪B=AAB;

说明:对以上运算法则和运算关系的理解可结合Venn图进行。

例4 已知集合A={x|0≤x<1},求CRA.

分析:本题求解集合A在实数集R中的补集,即求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解:CRA={x|x<0或x≥1}.

【典型例题】

考点一:集合的含义

对集合含义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对集合中元素的无序性、互异性和确定性的考查上,常见错误是在解题中忽略了集合中元素必须具备的这三种性质。

例5 已知集合A={1,3,a2},B={a+2},若BA,求实数a。

解:由BA可得a+2=1或a+2=3或a+2=a2,从而解得a=-1或a=1或a=2。又当a=-1或a=1时,a2=1,即集合A中元素不满足互异性,故a=2。

说明:本题解答中的常见错误是没有对集合A中元素的互异性进行检验,从而得到a=-1或a=1或a=2。

考点二:空集的性质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这是空集的重要性质,在利用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求解参数的时候容易遗漏。 例6 已知集合A={x|(x-1)(x-a)<0},B={x|1当a<1时:A={x|a1时:A={x|1说明:a=1时,A=φ,由空集的性质知:此时AB。此解极易被忽略。

考点三:判断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对两个集合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看元素所满足的条件(或性质),寻找其间的异同点。 例7 已知集合A={x|x=4k±1,k∈Z},B={x|x=2k+1,K∈Z},试判断集合A、B的关系。 解:对集合A,元素x=4k±1=2k+(2k±1),即集合A中的元素可以表示为一个奇数和

一个偶数之和,仍是一个奇数,故集合A是全体奇数形成的集合,所以A=B。

说明:本题也可对k分奇数和偶数进行讨论。解答这种题型的常见问题有二,一是取特殊值试解,然后归纳;二是不知如何下手,此时需要对两个集合中元素所满足的条件式进行变形,尽量使得两者在形式上更为接近,再分析其间的差异,如本题就可将A中元素改写为x=4k±1=2k+(2k±1),即一奇数与一偶数之和,B中元素改写为x=2k+1=k+(k+1),也是一奇数和一偶数之和,故可得出结论。

考点四:利用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求参数

利用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题是一个重点题型,考查十分频繁。 例 参见考点一和考点二的例题。

考点五:集合运算

直接求集合间的运算也是一个重点题型,大多结合解简单的不等式进行考查。 例8 已知集合M={x|x<3},N={x|log2x>1},则M∩N等于( ) A、φ B、{x|0说明:这是2020年全国卷二的第一题,需先解一个十分简单的对数不等式log2x>1。

四、本课涉及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

1、分类讨论的思想:在利用两个集合间的关系进行解题时,往往要进行分类讨论,如对条件“AB”往往就要分“A=φ”和“A≠φ”两种情形进行讨论;通过此类题型的训练,可以促进同学们思维严密性的提高。

2、数形结合的思想:研究两个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时,可以借助Venn图、数轴等几何图形进行研究或帮助理解。通过此类题型的训练,可以使同学们快速把握数学概念、数学关系的几何特征,从而快速求解。

【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设集合M={x|x2-x<0},N={x||x|<2},则( ) A、M∩N=φ B、M∩N=M C、M∪N=M D、M∪N=R 2、下列集合中,表示空集的是( ) A、{x|x+3=3} B、{x|x2-x+1=0,x∈R} C、{y|y2>0,y∈R} D、{(x,y)|y2=-x2,x,y∈R} 3、若A={x|x2=1},B={x|x2-2x-3=0},则A∩B=( ) A、{3} B、{1} C、φ D、{-1}

b4、设a,b∈R,集合{1,a+b,a}={0,a,b},则b-a=( )

A、1 B、-1 C、2 D、-2

5、如果U={x|x是小于9的正整数},A={1,2,3,4},B={3,4,5,6},那么CUA∩CUB=

( )

A、{1,2} B、{3,4} C、{5,6} D、{7,8} 6、若A、B、C为三个集合,A∪B=B∩C,则一定有( ) A、AC B、CA C、A≠C D、A=φ

7、定义集合运算:A※B={z|z=xy(x+y),x∈A,y∈B}.设集合A={0,1},B={2,3},则集合A※B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

A、0 B、6 C、12 D、18

二、填空题

8、已知集合A={x∈R|ax2+2x+1=0,a∈R}只有一个元素,则a的值为 ; 9、满足{1,3}∪A={0,1,2,3}的所有集合A的个数是 。

三、解答题

10、已知集合A={a-2,2a2+5a,12}且-3∈A,求a的值。

11、已知全集为R,A={y|y=x2-2x-2},B={y|y=-x2-2x+2},求(CRA)∪B.

12、已知集合A={x|x2+2x+m=0},B={x|x2-3x+2=0},A∩B≠φ,求m的取值范围。 13、已知集合A={x|ax2+2x+1=0,a∈R,x∈R}.若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1、B 2、B 3、D 4、C 5、D 6、A

二、填空题 8、0或1; 9、4;

三、解答题

10、解:由题知,a-2=-3或2a2+5a=-3。

若a-2=-3,则a=-1;又当a=-1时:2a2+5a=-3,故a=-1应舍去;

7、D

3若2a2+5a=-3,解得a=-1(舍)或a=2.

3综上所述:a=2.

11、解:y=x2-2x-2=(x-1)2-3≥-3,故CRA={y|y<-3};B={y|y=-x2-2x+2}={y|y=-(x+1)2+3}={y|y≤3},故(CRA)∪B={y|y≤3};

12、解:可解得集合B={1,2},由A∩B≠φ,可分别解得m=-3或m=-8。 13、解:讨论:Ⅰ、若A中恰有一个元素,可解得a=0或1; 14、Ⅱ、若A中无元素,可解得a>1; 综上所述可知:a=0或a≥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