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三区域地理的复习策略

高三区域地理的复习策略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缸科技2008年第7 教科园地 高三区 域地理的复习策略 卞海斌 (河南省沈丘县第三高级中学) 摘要学生对高三区域地理内容复习感到非常吃力,造成在高考中由于不适应而无法有效地解答试题,失分现象非常严重 本 文主要从几方面介绍了区域地理复习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高三区域地理复习策略 物。 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判i卖技能的洲 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问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问概 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建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近 年来高考试卷申明显反映出区域地理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 许多能力要求的体现,常反映在对基础知识的思考和运用上,其中有 很多是以区域地理内容为载体。如果对区域地理知识掌握不准,就会 造成整题的丢分,因此区域地理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正如有些专 家所说: “文综高考的瓶颈在地理,地理的高考瓶颈在区域 ”在长 期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一些区域地理复习的方法,具体如下: 1 了解区域地理知识结构。重组高初中地理知识 区域地理复习有规律可循,即通常所说的“地理八股”。研究区 域地理往往从自然条件到人类活动。其中自然条件主要包括位置、地 形、气候、河湖、生物、资源等;人类活动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商 业、旅游业、交通、人口、城市等。在此基础上运用高中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的相关知汲进行整合.综合。如各区域问的自然特征、发展 状况、人文景观、人地 凋发展,以及地域之问的差异等。掌握知识 的层次、脉络及相互关系,绘出知识系统图或列出系统联系表,是复 习的重要环节。 了解掌握知识结构是进行知识重组的基础。复习时一般先要了解 其组成要素,然后再考虑其相互关系,绘出结构式或关系式 如位置 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地形包括 地势、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形特征及成因、特殊地貌等;气候包括气 候因素、气候要素、气候特征、气候类型、气候分布、气候资源、气 象灾害等;河流包括源流概况、水文特征、各段划分、利用与改造 等;湖泊包括类型、特征、演变、利用等;工业包括部 、布局、产 品与市场、原料与能源、资金与技术等;农业包括类型、分布、作物 或产品、耕作制度等;交通包括类型、路线、作用或意义、枢纽站或 港口等;城市包括职能、规模、位置特点、发展方向等。地理事物之 间的关系主要有因果关系、主次关系、并列关系、包含关系等。 高初中地理知识的重组是必要的。只有通过知识重组,高中地理 知识才能与初中地理知识有机地嫁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地理能 力。知识重组也要求学生对高中地理的相关知识能够很好地驾驭并灵 活运用。 2确定区域位置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在复习时要经常读图、做填图、绘图练习,努力做到“心中 有地图”。例如,在复习世界区域地理时,首先要掌握世界大洲、大 洋的分布大势,即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在阅读区域地图时,重视 所给的经纬度数值的分析,是确定区域位置的重要手段。如欧洲位于 北半球,大部分位于40。N一6( N的温带地区和()。经线以东的东经 度地区。又如在复习中国时掌握中国的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点也 很重要。还可以通过记住一些重要的经纬线所经过的大洲、大洋及重 要的国家来联想i己忆。例如,你可以试着想一想赤道、南北纬3O。 线、南北回归线、北纬6()。纬线、零度经线、9()。E、12()。E、 1.5o。E、12o。W、7.5。W等经线经过的大洲、大洋和重要国家、其 次应熟悉世界地理课本中介绍的l2个区域的海陆轮廓(包括海岸线、 海湾、海峡、岛屿的形状等)、地形分布(特别是高大山脉)、大江 大河、重要国家的国界线等轮廓特征。它们是判断区域位置的重要依 据。建议大家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非、西欧、美 国、南美、澳大利亚、南极洲的轮廓在头脑里想一想、在草稿纸上画 一画,然后再对照地图看一看。三是要重点掌握考纲规定的八个国 家,包括它们的轮廓、地形、气候、河流、工农业生产、交通、城市 以及人口分布等,特别要掌握它们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或特色的事 3注重综合区域内特征、类比区域间差异 区域特征分析是区域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区域问题的 关键。区域地理涉及的内容繁杂,区域之间又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 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往往很难掌握。所以我们应运用正确的方法。 (1)抓住主导因素,突出区域特征。在区域的各个特征中找出 最具本质的或最具特色的特征,并以此寻找出主导因素 ,如欧洲西部 地区,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是本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位于温带大陆 西部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气候南北对称分布是非洲最突出的 区域特征,赤道横贯大陆中部,气压带、风带在非洲大陆南北对称分 布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干旱是我国新疆最突出的区域特征, 深居大陆内部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高寒的气候是青藏高原的 主要特征,海拔高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 (2)理清知识头绪,抓住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抓住各地 理要素之间联系,是地理学科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复习中要弄 清每一个区域各种自然要素之问、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 系和制约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整个区域特征形成的前因后果,形 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例如美国的气候分布与东西 高、中问低的地形之问的关系;地形、气候与农业生产布局之间的关 系;工业分布与自然资源、交通运输之间的关系等等..又比如西亚和 北非,有两条主线:①纬度位置一副热带高气压带一气候特点(高温 干旱)一农业生产特点一出口物资;②自然资源(石油)一石油生产 一石油运输线路一与石油有关的工业部门。 (3)比较区域之问存在的相l叫点和区域差异 学会使用比较法 是学习总结区域地理特征的最常见、最省力的方法。建议大家课后对 以下地区进行比较:日本和英国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农业 生产、工业布局等的比例;北纬 )。纬线经过的亚欧大陆东、中、西 部气候的比较;南北美洲地形.气候的比较;南美洲南端大陆两岸气 候和生物的差异性的比较;南北纬30。一.40。的大陆东西岸气候及 其特征的比较;非洲气候(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与南美i}}l气候(湿、 热)差异性的比较;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岸气候与澳大利亚西海岸 气候的差异性和成因的比较;纬度大致相同的西撒哈拉与我国东南沿 海气候成因的比较;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日本工业 区以及中国四大工业区之问特征和形成原因的比较等等。 4将时事热点有机地糅合到区域地理复习中 高考地理试题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素 质教育要求学以致用,高考更要体现这一原则。所以近年来的高考试 题往往以一些热点材料作为创设试题情境的背景,既考查了考生对有 关知识的掌握,也考查了考生的阅读、判读、分析等能力 而热点问 题又往往与具体的地理区域结合在一起 比如:西部大开发、东北老 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崛起、中东问题、朝核问题等等。 那么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就要求我们对热点问题进行收集,同时 将热点问题与具体的地理区域结合起来,然后把中学地理有关的知识 进行必要的整合。平时有意识地注意各种资料杂志上以热点问题作背 景设计的一些试题,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尝试以某一热点及其所 在的区域为背景,自己设计试题,力求做到刨新。在将时事糅合到区 域地理中时还要突出人地关系主线,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总之在区域地理复习没计中,要千方百计调动思维。要进行大量 的专题图iJII练、区域图iJll练、覆叠训练、拆分图训练、随机套用图训 练等。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地理空问概念。只有i井究了区域地理复爿 的方略,才能科学高效地复习掌握好区域地理的知识,同时使地理空 问能力得到提高。 f收稿日期:2008‘l15・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