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汉字“青”文化意蕴考

汉字“青”文化意蕴考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34卷第5期Vol.34No.5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4.05.030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KaifengInstituteofEducation

2014年5月20日

May.202014

汉字“青”文化意蕴考

项丹贵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 321004)

摘 要:本文描绘了汉字“青”的多层次的文化义系统。表示正面意义的主要有五行义、清贵义和表颜色的文化义三种。“青”表颜色时的文化义又可以分为表绿色、蓝色和黑色三种情况。还有贬义色彩的“卑贱”

的意蕴。笔者着重分析并梳理了“青”的文化意义及其形成的原因,对“青”字所蕴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青;五色;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4)05-0061-02

汉字本身不仅是一种书面符号,更是一种文化。汉字中沉淀了汉民族在长期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成果、制度规约、生活习俗、精神心理、价值取向以及语言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汉字历史源远流长,在体味汉字造形意味的同时,还可以领略到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内容。

汉字“青”是一个颜色词,可以表示多种颜色,如绿、蓝、黑、白等等。在古代,表示颜色的词不多,人们把介于蓝绿之间的颜色统称为“青”。而“青”作为一个语素的构词能力也很强,如“青春、青帝、青鸟、青龙、青牛、青史、汗青、青衣、青楼、平步青云、青云之士”等词语,其中的“青”字都并不单纯指某种颜色,而是有着更加深刻的文化意蕴。这些词语中的“青”到底表达了什么样的文化意蕴呢?

一、“青”的五行义“青”可以表示由“五行”说衍生出的方位、季节等的代称。“青”在五行体系中的对应关系为东—木—春—青,“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春天或东方。“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必然。凡青之属皆从青。”五行之说始于《尚书洪范》,而明确将五色与五方结合起来的是《逸周书》,到了《周礼》才有了“东方谓之青”的说法。东汉人许慎认为“青”的本义是东方色,这是根据先秦时期五行说的文化概念来说的,阴阳五行说是认为自然万物本源于五种元素,一切事物都来源于此,色彩也概莫能外,这是我国最古老的哲学体系,体现了中国古人朴素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由此“青”能表示“春天”或“东方”。《宅经》:“假如春三月,东方为青帝”中的青帝指的是古代神话中掌管东方的天帝,也是主春的季节神;《淮南子》

收稿日期:2014-05-12

中“合而下青海”中的“青海”指的是东方之海;南朝

陶弘景《水仙赋》“上朝紫殿,还觐青宫”中的“青宫”指的就是太子寝宫,古代太子居东宫;《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中的“青龙”,亦为东方之神;“青阳”是春天的别称,等等。

二、“青”的清贵义“青”还被赋予了“清贵”的文化意蕴。古人将“青、赤、白、黑、黄”这“五色”尊为正色,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所维护的周朝色彩典章制度的一部分,是等级制度的体现。儒家色彩观念强调“礼”的规范和“仁”的意义,对颜色赋予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义。把“五色”定为正色,把其他色定为间色。具有正色的物容易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尊崇。这种色彩观在中国历史早期,曾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当朝官民所要从事的主要工作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青色作为五色之一,自然被赋予了尊贵的文化意蕴。

《淮南子时则训》:“天子衣青衣,乘苍龙,服苍玉,建青旗,食麦与羊,服八风水,爨其燧火。”天子穿“青衣”;《汉书夏侯胜传》“取其青紫如挽拾地芥耳”一句中的“青紫”指的是卿大夫之服;西汉扬雄的《解嘲》中一词“纡青拖紫”中的“青”指的是古代官吏抽佩印绶的颜色。这些文献记载说明,“青”色的服饰在上古时代是社会的上层贵族阶级穿着的。

总所周知,“黄”也是“贵色”,黄色在中国古代,是帝王专用的颜色,因而被赋予了“高贵、至高无上”“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等“尊贵”的意义。“青色”是大自然之色,它是和大自然最亲和的一种颜色,也是指以青绿色为主的广义上的青色系的颜色,而青色

作者简介:项丹贵(1991—),女,浙江丽水人,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61

系作为冷色调有种消除精神紧张和视觉疲劳的生理和心理功能。五行说中,“青”和木、春有着相对应的关系,“青”能让人联想到大自然中的绿色植物、蓝色天空等事物,从而带给人清静安宁的心理感受,所以“青”的“贵义”更偏向于“清贵”的意思。

三、“青”文化意蕴所表示的颜色上文中当“青”表示“五行”或是“清贵”文化意蕴时,指的是介于蓝、绿之间的一种笼统的颜色。而当“青”指具体颜色的时候又有着怎样的文化意蕴呢?

(一)“青”表“生命力”“书籍”时指绿色“青”的本义是一种矿物。由于古时用来冶炼青铜器的共生矿蓝铜矿和孔雀石,所冶炼出来的青铜器往往带有青绿两种颜色,所以往往也认为上古时的“青”表示蓝和绿两种颜色。按阴阳五行说,青色象征木,木为绿色,因此导致青和绿非常容易混淆,经常互换使用。

“青”表示生命力。“青,生也,象物生时色(《释言释采帛》)”。即青字从生,从植物生长时呈现出的青绿色,得出其“生”的概念。再有如上文提到的古以“青”为东方之色,即春色,所以象征着万物生长。这是由“具象”到“抽象”的提升,即从具体的植物生长时呈现出的青色而赋予“青”以“生”(生命、生长、生成、创生、生生不息等)的哲学内涵。“而英语的green(绿)同grass(草)同源,德语的grün(绿)与grass(草)同源,它们的原始日耳曼语的词根是gro——(生长)。”人类的经验所遵循的途径大体上是一致的,这说明在“青”与“生”的联系方面汉族与以上提到的民族有共同的民族心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青”同“植物”有关,也与“生”相关。青春、青年等词就有着这样的文化意蕴。

“青”表示“书籍”。人们把古代用来记事的竹简又称为“青简”,因为竹子的颜色是青色(绿色)的,于是就把青色和书籍联系起来,后来又引申出表示史书的“青史”和“汗青”。

(二)“青”表“美好光明”“天上之物”时指蓝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这里的“青”指一种叫作蓝草的植物染料染出的颜色,颜色较深为靛蓝色。“青”表示“美好光明”。晴朗的天空往往是蓝色的,也有很多带“青”的词语与天空有关,晴朗的天往往伴随着好心情,青带有了美好光明的寓意,如:把道德高尚有威望的人称作“青云之士”,把仕途亨通称为“平步青云”“青云直上”,清廉的官吏被称为“青天”大老爷等等。

有些传说中的天界的神人或神物也会被冠以“青”名,如:传说中太上老君的坐骑叫“青牛”,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叫“青鸟”,掌管霜雪的女神叫“青女”等。

(三)“青”表“尊重”“喜爱”时指黑色当“青”表示黑色时,往往是用来来形容黑色的62

眼球和头发。“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是形容人

用眼睛正视对方的意思,而与之相似的“白眼”就是不好好看人、对人翻白眼的意思。“青目”“青睐”“青眸”“垂青”等,也都喻指受到尊重和优待。“青丝”指黑发,可引申为年轻时候,古代女子用青黛来画眉,眉呈现出微微发绿的色彩,因此,女子的眉被称为“青蛾”,也可指代美丽的少女。用“青”一方面是因为青色颜色的渐变,深色的“青”就非常接近黑色,但是更加重要的是用“青”表达人们尊重、喜爱的情感。

四、“青”的卑贱义许多色彩词都具有联想意义上的“双重语义”特征,青色同样如此。从服饰的颜色上看,“青”明显增加了贬义色彩。东汉末年,蔡邕写了《青衣赋》,青衣指一婢女。《晋书》记载了晋怀帝被匈奴族单于刘聪俘去,刘聪在宴会时命怀帝“青衣行酒”的史料。至少在东汉末年,青色已经不仅是达官显贵的服饰颜色了,社会下层阶级甚至于婢女都可以着青色服饰。但是在晋以后尤其是南朝的诗文里还是大量出现了以“青”表示贵服的义项,如《文选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中的“青紫明主恩”,《文选刘峻〈辨命论〉》中的“谓明经拾青紫”,《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中的“怀紫拖青”,所以笔者推测这是由于“青”的贵服义项也并没有完全被抛弃,这种褒贬义在历史上有着一种并行的情况。

隋唐时上流社会一般已不穿青色的服饰了。王琦对唐朝诗人李贺的诗句“青草上白衫”有注云:“唐朝人无官人白衣,八品九品官青衣”。王勃《为人与蜀城父老书》写道:“绿帻青裳,家僮数百。”可以看出青色地位的沦落。“宋因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王。”(《宋史》)这也就意味着在唐宋时期,只有八九品的芝麻小官才穿青服,可见青色地位的低下。而“青衣、青裳、青衫、青袍”在唐宋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也一般都是以卑贱者的代名词出现的。

“青楼”一词也体现着明显的从褒义向贬义的转变。“青楼”原指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引申为一般女子所住的地方,和妓女没有关系。王琦辑注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青楼见舞人”一句云:“齐武帝与光楼上施青漆,世人谓之青楼。”“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西洲曲》)”到了明清时代“,青楼”指妓女所住的地方“,青楼女子”即成为妓女的别称。这种变化显然跟“青”成为卑贱者的颜色有关系。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宋]徐铉校订,

1965年版.

[2]潘峰.释“青”[J].语言文字学术研究,2006,(1):43.

(责任编辑:梁士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