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资源环境和传统审计不同,它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受托环保责任理论作为前提的,主要突出对资源环境问题中环境会计信息的效益性、合法性、真实性进行验证和审查。资源环境审计是融合了对资源环境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鉴证和对资源环境的状况信息进行披露的一项特殊的审计。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现状,并借鉴国外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几点资源环境审计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资源环境审计创新发展
一、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必要性1.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有利于落实十二五规划建议。我国十二五规划主要是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国家意识到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要协调进行。如果只重视经济发展而不重视环境资源保护,或者只注重环境资源保护而不重视经济发展,这些都是不值得被肯定的。科学发展观的宗旨就是希望能统筹兼顾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从而达到实现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我国实行资源环境审计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披露环境资源状况的信息,真实合理的反映出我国环境资源责任的履行情况,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从快速经济增长过渡为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2.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有利于改善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工业排放的大量废气、废水、废渣等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二是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的自然资源中土
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森林锐减等生态破坏问题。我国目前还处于发展中国家,这两大类环境问题也兼而有之。很多的加工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工业排放的废水废渣没有经过适当的处理就直接排向河流,导致环境的污染;城市的基础建设跟不上城市的发展步伐,城市的道路建设跟不上汽车的持续增长量,长期因堵车而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进一步加重了空气污染;我国大多数农村城镇盲目地占用草地、林地和耕地,加剧了环境问题。因此,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有利于改善我国目前严峻的环境形势,是对人民、国家、子孙后代负责任的态度。
二、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现状1.当前我国资源环境审计不全面。现阶段我国资源环境审计主要采用的是合规性审计和财务审计。资源环境的财务审计主要重视财务报表中所披露的环境要素,比如:负债、资产等信息的公允性;资源环境的合规性审计则主要重视检查国内外对资源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资源环境的绩效审计主要重视评价组织采用的环境措施所带来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我国当前的资源环境审计的主要目的是监督相关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守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监督国家资源环境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资源环境绩效审计需要从事审计的人员必须具备资源环境评价和资源环境管理的专业知识,而现行的资源环境审计人员不具备,同时我国在资源环境资金的划拨、审批和使用等方面都存在大量的违法现象。
2.缺乏资源环境审计的具体评估标准和实施办法。我国资源环
境的成本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成本、环境降级成本、资源维护成本、资源耗减成本。由于难以确定资源环境可利用技术、破坏程度和类型、恢复标准,所以,资源环境的降级成本和耗减成本往往比较难以量化。但是资源环境审计往往离不开资源环境的成本效益的分析,资源环境审计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是该利用哪些指标来合理的、科学的反映出资源环境效益和资源环境成本。由于我国目前的资源环境审计缺少评价资源环境效益和资源环境成本的指标体系,所以,我国现行的资源环境审计的风险大、可操作性比较差。因此,完善资源环境审计的评估标准和实施办法,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显得至关重要。然而,在我国已颁布实施的资源环境审计的规范制度中,并没有提及到这方面的内容。
三、我国环境资源审计方法的创新1.制定一套完善的资源环境审计操作规则和评价标准。目前我国的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的发展还没有成熟,仍需要我们不断加强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我们要努力构建一套完善的资源环境审计效益评价体系,要尽量完善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评价标准和操作规则,有助于规范审计操作,让我国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具有可操作性。与此同时,资源环境的相关主管部门需要积极的推行资源环境信息的披露制度,及时地公告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结果,进一步加强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震慑作用。
2.创新资源环境审计分析方法,确保审计效果报告质量。我国传统的资源环境审计取证工作主要通过检查有形资产、检查文件和记录、询问、观察、分析程序、重新执行等审计方法,但是因为资源环
境审计所具有的特殊性,导致资源环境在审计分析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充分考虑到我国资源环境审计所具有的专业性,所以,在进行资源环境审计分析时可以选择以下方法进行分析:(1)资产价值法。这种分析方法适用于草坪、灯、绿色效益、宅地周边森林的计量;(2)机会成本法。这种分析方法适用于因废弃物占地、水资源短缺等原因导致的经济损失的计量;(3)人力资本法。这种分析方法适用于对人身危害重大的具有重污染的企业的环境污染的计量;(4)恢复使用法。这种分析方法适应于污水处理、消烟除尘等相关治理费用的计量;(5)防护费用法。这种分析方法适用于因出现噪音污染而需要隔音装置或者安装消音的计量;(6)调查评价法。这种分析方法适用于评价水利设施、洪水对农田等造成经济损失的计量;(8)在线监测法。这种分析方法适用于通过G。
S系统所进行的防护林保护工程或者耕地保护情况审计的计量。 3.构建多元化资源环境审计格局,全面开展资源环境审计。为了良好地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首先要努力构建全面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格局。为了能够逐渐扩大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领域,所以,在开展固定资产投资、行政事业、财政、社保、金融、外资、经济责任、企业等项目的审计工作时,各级各部门的审计机关必须把资源环境内容归纳到审计方案中,并及时地组织实施审计工作,构建和其他审计互相结合的资源环境审计新的工作格局。同时要加大开展资源环境的绩效审计。
因为我国目前现行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主要采用合规性审计和
财务审计,而资源环境的绩效审计开展很少。资源环境绩效审计在我国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的效率性与经济性和资源利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资源环境绩效审计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1)资源环境管理的效能审计;(__________2)资源环境的规划审计;(3)资源环境的决策行为审计。
4.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完善机构设置。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涉及范围非常广泛,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专项业务的培训,不断提高资源环境审计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促进资源环境审计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应该构建独立的资源环境审计机构,要以联合审计为主要模式来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主要是因为资源环境审计在审计目标、审计标准、审计方法、审计对象、审计报告、审计证据等许多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也对资源环境的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有我国很多的资源环境保护项目和政策经常涉及到众多的政府部门,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有利于提高资源环境审计人员对相关环境问题的充分认识,有助于资源环境专项资金使用效果的综合评价。
四、结语我国的资源环境审计起步比较晚,所以,审计机关应加强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视。在确定资源环境的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案时,要明确指出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具体要求,并且在执行资源环境审计程序时要充分分析和检查资源环境方面存在的相关情况,有助于我国资源环境审计人员积累审计经验。
参考文献:
闫蕾.对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战略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6):54-60.
李旭升.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研究[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21(6):69-72.
郑彦.我国环境审计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9,(19):140-142.
王艳青,马向梅,张俊显等.资源环境审计方法创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2):81-82.
李艳.浅探如何开展资源环境审计[J].现代商业,2011,(33):250-250,249.
李雨微,唐洋.关于我国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若干思考[J].当代经济,2011,(8):126-127.174经济论丛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