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泰安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调查与分析

泰安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调查与分析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O11年 第28卷 第1期 泰安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调查与分析 亓慧坤 张健如 (1.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山东泰安2 71 01 9;2.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271 01 8) 摘要农民素质的高低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科技文化素质是农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 分。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日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通过对泰安市部分农民进行调查研究,掌握 当地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调查 中图分类号:D42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8—754 0(2 Ol1)01—0004—02 泰安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现状 (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现状 为了分析研究泰安市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状况,课题组 关于泰安市农民目前的科技文化素质,我们主要调查了 集中对泰安市泰山区、岱岳区的部分农村进行了调查研究。 以下几个方面: 调查主要采取了问卷(无记名形式)、个别采访等方式,调 首先,农民的文化程度和主要技术来源情况。农民文化 查对象为农民或农户户主,调查对象的选择采取随机方式。 程度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一)被调查对象概况 可见,目前农民的文化程度以初、高中水平为主,文盲 在被调查的430名农民中,男女比例相差较大,男性为 及小学水平已经较低,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 335名,占调查对象的77。9%,女性为95名,占调查对象的 \文化 22.1%。男性农民占多数,女性农民明显少于男性。在这些 人 \ 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高中以 合计 调查对象中,党员有108名,占调查对象的25.1%,非党员 人数 35 206 l6l 21 430 的农民群众则有322名,占调查对象的74.9%。由此可见, 比例 1.6% 8 1%48.0% 37.4 4 9 100% 农村中党员比例明显偏低。另外,这些农民的年龄情况,调 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农民目前主要的技术来源情况的调查结果:有72.2% 的农民,其劳动技术来源于经验,比例非常大;有21.3% 的农民主要靠技术培训获得农业技术;有l2.8%的农民通 过各类科普书籍获得农业技术;电视、网络等媒体和展览会 等技术交流场合作为农民获得农业技术的途径,所占比例不 被调查农户的家庭收入情况如下:家庭人均年收入在 大,仅为5.9%和1.3%。可见,农民的科技来源还多以传 1000元以下的占18.7%,l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占56. 统经验为主,相对落后。但可喜的是,技术培训和科普书籍 9%,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占l8.7%,5000元以上的 的作用得到了较大发挥,对农业科技的利用和普及十分有 则仅占5.7%。如下图所示,被调查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情 益。另外,比较前沿的农业科技传播手段,如电视、网络、 况如下:59.3%的农户收入主要是农产品收入,接近调查 展览会等虽已渐渐走近农民,但影响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 总数的三分之二;依靠个体经营支撑的占17.1%,比例也 强。 相对较大;4.8%的农户则主要依靠外出打工获取收入:另 其次,农民对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态度方面。调查数据 外有大约7.3%的农户依靠养殖业获得收入。 显示,有78.4%的农民认为有必要提高自己的农业技术 一、、、 水平。可见,农民对科学技术作用的认同程度还是相当高 的,大部分农民已经认识到了农业科技的作用,这与目前 我们正在努力倡导的数量型农业向质量型农业转变的理念是 十分一致的。另外,面对农科部门推出的科学种田新技 术,调查中有3 5.6%的农民表示会积极响应;待别人试 验后再决定是否采用的占61.6 。由此可见,目前泰安 市农民在应用科学技术上的主动性还不够,缺乏一定的探 作者简介:亓慧坤(1 982-),男,山东莱芜人,硕士,讲师。 ・4・ 索创新精神,对农业科学技术信息的反应速度和接受能力 不足。调查还显示,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作用在农村仍然 举足轻重,少数农民成为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者,有 很好的带动效应,可以“一花引来百花开”。新时期, 我们应该认识到,农业的现代化主要不是依靠传统农业技 术来获得发展的,而应依托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再次,农民对文化教育的关注方面。调查显示,有 22.6%的人认为子女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上即可;有61. 5%的人则认为越高越好;可见,目前农民们对文化教育 的关注是勿庸置疑的,大多数农民已经充分认识到知识的 调发展。 对策一:政策支持,多渠道增加投入。要尽快出台有 关政策,给予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以政策扶持,建议充 分利用现有的部分农村职教中心、乡镇职业技术学校和成 人技术学校资源,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训,政府财政 每年投入专项资金,加强专门针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中心的 建设。此外,还应从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 联合,整合资源,增加培训项目,提高培iJil的质量和效 率。 对策二:普及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教育的体系化、持续 重要性和教育的必要性。 二、泰安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农村生产力的迅 速发展,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虽然较过去而言有了较大的 提高,但通过实地调研,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农民科技文化 素质较低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经费投入偏低,农民经济 上不富裕,提高科技文化素质缺乏经济支撑。通过调查, 我们了解到,目前泰安市农业资金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 建设、农产品补贴等,而对于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方面,由 于其投入大、收效慢,经费投入比例明显偏低,已经严 重影响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根据我们的调查结 果,目前泰安农民家庭的人均年收入大多在1000—3000元之 间,他们劳动收入的大部分只能用来养家糊口维持生计、 供养子女上学,以及医疗投入方面。农民经济收入状况尚 不乐观,这样的经济基础,让农民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投 入于科技培训和文化教育上是不实际的。 二是农民本身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后续的教育机制。 尽管早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开展了成人扫盲,也多次进 行了科普宣传,但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广大农民的 文化水平仍然很低,很多农民朋友笃信迷信、相信风水、 命相,甚至存在“宁愿花钱建祠庙,不愿出钱修学堂” 的说法。目前泰安市农民的文化程度主要以初、高中为 主,从事农业生产以后就基本与学习、教育脱节,专门 针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很少,不够系统又缺乏长效机制, 这在知识、信息高速发展和更新的今天是非常不适应的, 也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难以得到有效提高的重要原因。 三是农民思想上保守、观念上落后,缺乏探索创新精 神。泰安市的广大农村地区,相当多农民“小富即安, 小成即满”的小农意识还根深蒂固,他们只看到本地区的 发展与进步,而看不到其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思想上骄傲 自满,缺乏敢闯、敢试、敢干的勇气。这种不求创新、 安于现状的思想观念,致使他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于 某些熟悉的技术和生产经验,总有一种不愿轻易放弃的心 理,认为“粪大水勤,不用问人”,从而严重影响了新 科技的推广和发展。由于现阶段农业深受自然条件和环境 条件的约束,加之市场的风险因素及单薄的经济实力,使 大多数农民惧怕风险,致使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瞻前顾后、 谨小慎微,在技术采用上以安全为第一,这也严重影响了 农业科技的信息反应速度和传播、推广速度。 三、提高泰安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对策 全面、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当前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新世纪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 求。现阶段必须寻求多种途径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 化素质,以促进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真正培养出适应新 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新农民,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 人力资源保证,以更好的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的协 化建设。针对目前农民本身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且缺乏后 续的教育机制的现状,建议采取三大措施,以实现农民科 技文化素质教育的体系化、持续化,达到全面提高农民科 技文化素质的目标。 第一,要抓好文化基础教育,具体要做到:(1)增 加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全力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 (2)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师资,改善教职工工资待遇,保 证教职工质量。(3)巩固和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成果, 确保适龄儿童及时入学,在校学生不中途辍学,防止和避 免出现新的文盲。(4)适当改革当前农村教育结构体系。 农村初中要增加农业实用技术选修课程,增加职业技术教 育内容,同时,通过多种职业教育模式对不能升学的初中 毕业生进行技术培训,使其回到农村后都能掌握部分农业 专业技术。 第二,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具体来说:(1)发展 农村职业教育学校,使未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继续在职 业学校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职业学校应结合当地实际,开 设农业科技知识课程和应用技术课程,以培养农村孩子实 用技术为主,同时培养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和进取精神, 使他们成为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2) 重视农村成人教育,帮助农民文化、技术水平与时俱进。 应通过组织技术人员下乡指导,农业广播电视媒体传播, 印发实用农业技术资料,建立农村农业图书室,远程网络 农业技术培训等手段,使当地农民不出家门就学习到最新 的农业技术知识,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出去考察学习,使各 地的先进农业科技文化知识真正得到共享和共同受益。 对策三:多途径加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的宣传 力度。 首先,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采 用疑难解答、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扩大农 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训教育工作在城市和农村中的影响面。 其次,多方面宣传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的途径和 方法,为农民自发、自觉提高自己的科技文化素质提供实 用性和有效性强的服务平台。目前,最为有效的传播平台 应为各电视台的相关农业节目,应大力发展“有线电视村 村通”工程,使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即能获悉新型、实用 的农业科技知识,这对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农 业发展水平极为关键。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科技大学“春蕾计划”项目“泰 安市农民素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号2O08BZC037) 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小云.左停.叶敬忠.2 0 0 3—2 0 0 4中国农村情况报告 [hI].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4. [2]齐永家.姜维复.杨双.徐晓红.吉林省农民文化科技素质调 查报告[J].中国农学通报,2 0 0 5,2. [3]张清霞.张守金.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探讨一基于江浙部分 农村的调查[J].农业经济导刊,2 0 0 6,2. 编辑:彭树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