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春季瓜菜死苗原因及防治措施

春季瓜菜死苗原因及防治措施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春季瓜菜死苗原因及防治措施

作者:秦寒露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4年第9期

南乐县农业局 秦寒露

春季瓜菜苗期常因天气、管理不当及病虫害等原因,造成幼苗死亡,给菜农生产带来较大损失。通过对南乐县千口乡、张果屯镇、福堪镇等蔬菜种植大户的调查,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春季瓜菜常见死苗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病害死苗

(一)原因分析

由于播种前苗床土、营养土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出苗后未及时喷药防病;苗床温、湿度管理不当造成猝倒病、立枯病死苗。

(二)防治措施

1、每667m2营养土中加入蜡质芽孢杆菌(不能与其他杀菌剂混用)200g,或多菌灵80~100g充分混匀后装钵。

2、幼苗75%出土后,每隔7~10d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杀菌防病,适时揭盖草帘和通风换气。为防止苗床内湿度、温度过高诱发病害,可用72.2%霜霉威800倍液喷洒,或向床面撒苗菌敌药土(每袋苗菌敌15g配细干土15~20kg)效果好。

二、虫害死苗

(一)原因分析

苗床内蛴螬、蝼蛄、蚯蚓等地下害虫大量发生时,对棚内蔬菜造成危害,引起死苗。

(二)防治措施

1、每667m2营养土中加入敌百虫100g可防治蛴螬、地蛆。

2、用敌百虫、毒丝本1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50倍液拌碾碎炒香的豆饼、麦麸等制成毒饵,傍晚撒于苗床土面可诱杀蝼蛄。

3、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40%毒丝本乳油2 000倍液浇灌苗床土面,可有效控制蚯蚓等病虫危害。注意:瓜类幼苗对有机磷类杀虫剂敏感,应谨慎使用。

三、药害死苗

(一)原因分析

苗床土消毒时,用药量过大、播种后床土过干及出苗后喷药浓度过高,易造成药害死苗。

(二)防治措施

1、苗床土消毒时要适量用药,不要过大。

2、药剂处理后的苗床,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但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多,避免苗床湿度过大造成沤根。一旦发生沤根,要及时通风排湿,促进水分蒸发。阴雨天可在苗床上撒施细干土或干草木灰吸湿。

3、苗期用药相对成株期浓度应小些。

四、肥害死苗

(一)原因分析

苗床土拌入未腐熟的有机肥、化肥追施量过大,或化肥没有与土混匀,引起烧根死苗。

(二)防治措施

1、有机肥要充分腐熟,营养土中尽量不用或少用化肥,每方营养土中复合肥用量不超过2kg,并粉碎与床土拌匀。

2、合理使用化肥,使用前先测量并按浓度施用,尤其是氮肥一次不能施用过多,叶面喷施浓度不宜过高,尿素作为叶面肥施用时,浓度不应超过0.3%,喷洒湿润即可。发生肥害死苗时,应及时选择晴天向苗床浇水,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使肥力下降,浇水后应及时通风排湿。

五、冻害死苗

(一)原因分析

在寒流、低温来临时,未及时采取防寒措施,导致秧苗受冻死亡;或分苗时机不当、分苗床土温过低,幼苗分到苗床后迟迟不能扎根造成死苗。

(二)防治措施

1、育苗期间要注意天气变化,低温、寒流天气及时覆盖草苫,并保持干燥,防治被雨、雪淋湿而降低保温效果,有条件的大棚也可采取淋湿加温措施。

2、采用人工控温育苗,如电热线温床育苗、分苗,保证秧苗所需的温度。

3、合理增加光照,适当控制浇水,合理增施磷肥、钾肥等,提高苗床土温,促进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提高抗寒能力。

4、叶面喷洒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喷施宝500倍液、吉朵产600倍液,提高抗寒性。

六、风干死苗

(一)原因分析

未经通风锻炼的秧苗,长期处在湿度较大的空间,苗床通风时冷空气直接对流,或突然揭膜放风,以及覆盖物被大风吹开,均会导致苗床内外冷暖空气变换过猛过频,空气温度、湿度

骤然下降造成柔嫩的叶片失水过多而引起萎蔫。如果萎蔫过久,叶片不能复原,则最后变成绿色干枯。

(二)防治措施

苗床通风要在避风的一侧开风口,通风量应由小到大,使秧苗有一个适应过程。大风天气,注意压严覆盖物,防止被风吹开。

七、分苗、起苗不当造成死苗

(一)原因分析

分苗时1次起苗过多,分苗不及时使幼苗失水过多,分苗后不易恢复而死苗;幼苗在分苗前发育不好,根系少;分苗过晚,造成伤根,吸收能力衰弱而死苗。

(二)防治措施

1、起苗时不要过多伤根,多带些宿土,随分随起,一次起苗不要过多。

2、起苗后剔除根少、断折、感病以及畸形的幼苗。

3、分苗宜小不宜大,有利于提高成活率。一般第1次分苗,茄果类幼苗在2叶1心时,甘蓝类幼苗在3叶1心时,黄瓜幼苗在子叶展开前。

4、分苗选晴天进行,如大棚光线强、温度高时,可在苗床上隔1m放一块草帘遮光,以防止阳光直射刚刚分完的苗,造成失水、萎蔫,甚至死苗缺棵。

5、分苗后及时喷洒活性促根剂或生根壮苗剂600倍液,促发新根,加速缓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