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1年广东高考理综试题(高清版)

2011年广东高考理综试题(高清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卷)理科综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B、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 C、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 D、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

2、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

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R R R R 蛋白质 荚膜多糖 DNA DNA(经DNA酶处理) R型 R型 R型、S型 R型

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华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采用试管动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该技术包括的环节有 ①转基因 ②核移植 ③体外受精 ④体细胞克隆 ⑤胚胎移植 (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⑤ D. ③⑤

4.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5.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

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 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

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分子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

6.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II-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 II-5和II-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D.III-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C.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8.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 H、I―、NO3―、SiO32 B. Ag、Fe3、Cl―、SO42―

+-++---

C.K、SO42、Cu2、NO3― D.NH4、OH、Cl、HCO3 9.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A、常温下,23g NO2含有nA个氧原子 B、1L0.1mol•L-1的氨水含有0.1nA个OH― C、常温常压下,22.4LCCl4含有个nACCl4分子

D、1mol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10.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条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D、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11.对于0.1mol•L-1 Na2SO3溶液,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

B、c(Na)=2c(SO32―)+ c(HSO3―)+ c(H2SO3)

++

C、c(Na)+c(H)=2 c(SO32―)+ 2c(HSO3―)+ c(OH―)

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2―)与c(Na)均增大

12.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 Cu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 c(OH―)

13、如图3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 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 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 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

图3铅柱钩码14、图4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以在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MN

15、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图4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 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 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 F1

3016、如图5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

P60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F2>F3 B、F3>F1>F2 C、F2>F3>F1 D、F3> F2>F1

图5F29654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F3 2

17、如图6所示,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处,将球以速度v沿垂直球网的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已知底线到网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v度取g,将球的运动视作平抛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L2HgA、球的速度v等于L B、球从击出至落地所用时间为

g2HHC、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等于L D、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与球

图6的质量有关

18、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 19、图7(a)左侧的调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负载电路中R=55Ω,A、V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若原线圈接入如图7(b)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u/VA~R2202V022020.010.020.03t/s

(a)图7(b)A、电流表的示数为2A B、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

C、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 D、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Hz

20、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2GMTA、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3 B、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24C、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GMm D、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2R速度

21、图8为静电除尘机理的示意图,尘埃在电场中通过某种机制带电,在电场力的作用

集尘极放电极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目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正电荷 •B、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 带电尘埃C、带电尘埃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 D、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电场力越大

2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直流高压电源图8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 A、原子半径:丙>丁>乙

3

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23.下列试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实验II: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C、实验III: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IV: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24.小杨同学将部分生物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

淋巴液 下丘脑 葡萄消费者

激素分泌 物质流动 血糖调节 能量流动 调节 血浆 组织液 垂体 肾上腺 淀粉 肝糖生产者 分解者 A B C D

25.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该基因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 ( ) A.定向突变 B.抗生素滥用

C.金属β-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 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它细菌获得耐药基因 三、非选择题

26.(16分)观赏植物蝴蝶兰可通过改变CO2吸收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夜间吸收CO2并贮存在细胞中。

20

15

10

5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0时间 干旱 正常图 9 正常和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 CO2吸收速率的日变化 图 10 正常和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的干重增加量

CO2吸收速率(μmol/m2·s)6420干重增加量(mg / 株·天)84

(1)依图9分析,长期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在0~4时___________(填“有”或“无”)ATP和[H]的合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段 _______(填“有”或“无”)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6时无明显CO2吸收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10可知,栽培蝴蝶兰应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利于其较快生长。此外,由于蝴蝶兰属阴生植物,栽培时还需适当____________________。

(3)蝴蝶兰的种苗可利用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规模生产,此过程中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6分)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__________ 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______ ,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_____。 (3)将S基因分别插入到A、B基因的紧邻位置(如图11),将该

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16分)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

(1)较低浓度的有机锡即能抑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合成,这些雌性个体的繁殖功能有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 。小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基锡的食物后胸腺萎缩,请推测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各有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污染物通过_______________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

(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的年龄组成发生改变(如图),请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

5

______________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4)以上资料表明,如果有机锡长期污染将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想探究海洋底泥中是否存在分解三丁基锡的细菌,以便用于今后的生态修复,筛选目标菌株的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 __________________、NaCl、H2O和琼脂。

29.(16分)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I.提取叶绿素 X 绿 色叶碳酸钙 提取液 过滤液 浓缩液 叶绿素粗产品

II.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验组号 叶绿素溶液(mL) 调pH至 处理时间(min) 溶液颜色

3.0 3.0 3.0 3.0 Y 7.0 6.0 5.0 10 10 10 10 绿色 绿色 黄绿色 黄褐色 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 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Y应该为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品,否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李想了解叶绿素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监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

30.直接生成碳-碳键的反应时实现高效、绿色有机合成的重要途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是近年备受关注的一类直接生成碳-碳单键的新反应。例如:

化合物I可由以下合成路线获得: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 ,其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条件)。 (2)化合物II与足量浓氢溴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条件)。

6

(3)化合物III没有酸性,其结构简式为 ;III的一种同分异构体V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化合物V的结构简式为 。

(4)反应①中1个脱氢剂IV(结构简式见右)分子获得2个氢原子后,转变成 1个芳香族化合物分子,该芳香族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

(5)1分子与1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类似

①的反应,其产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1mol该产物最多可与 molH2发生加成反应。 31.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I,II,III)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13所示。

(1)在0-30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VⅠ、VⅡ和VⅢ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反应开始后的12小时内,在第 种催化剂的作用下,收集的CH4最多。 (2)将所得CH4与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该反应的△H=+206 kJ•mol-1

①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图(进行必要的标注)

②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g)充入1L恒容密闭容器,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27,此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10mol,求CH4的平衡转化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已知:CH4(g)+2O2(g)===CO2(g)+2H2O(g) △H=-802kJ•mol-1

写出由CO2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

32.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产生的尾气经处理后可用钢材镀铝。工艺流程如下:

(注:NaCl熔点为801℃;AlCl3在181℃升华)

(1)精炼前,需清除坩埚表面的氧化铁和石英砂,防止精炼时它们分别与铝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新的杂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和② 。

7

(2)将Cl2连续通入坩埚中的粗铝熔体,杂质随气泡上浮除去。气泡的主要成分除Cl2外还含有 ;固态杂质粘附于气泡上,在熔体表面形成浮渣,浮渣中肯定存在 。

(3)在用废碱液处理A的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镀铝电解池中,金属铝为 极,熔融盐电镀中铝元素和氯元素主要以AlCl4― 和Al2Cl7―形式存在,铝电极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

(5)钢材镀铝后,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铝膜能防止钢材腐蚀,其原因是 。 33.某同学进行试验探究时,欲配制1.0mol•L-1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8H2O试剂(化学式量:315)。在室温下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为探究原因,该同学查得Ba(OH)2·8H2O在283K、293K和303K时的溶解度(g/100g H2O)分别为2.5、3.9和5.6。

(1)烧杯中未溶物仅为BaCO3,理由

是 。 (2)假设试剂由大量Ba(OH)2·8H2O和少量BaCO3组成,设计试验方案,进行成分检验,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考虑结晶水的检验;室温时BaCO3饱和溶液的pH=9.6) 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pH计、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

实验步骤 期现象和结论 骤1:取适量试剂于洁净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静置,过滤,得滤液和沉淀。 骤2: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 骤3:取适量步骤1中的沉淀于是试管中, 骤4: (3)将试剂初步提纯后,准确测定其中Ba(OH)2·8H2O的含量。实验如下:

①配制250ml 约0.1mol•L-1Ba(OH)2·8H2O溶液:准确称取w克试样,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 ,将溶液转入 ,洗涤,定容,摇匀。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ml所配制Ba(OH)2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将 (填“0.020”、“0.05”、“0.1980”或“1.5”)mol•L-1盐酸装入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盐酸Vml。

③ 计算Ba(OH)2·8H2O的质量分数= (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 (4)室温下, (填“能”或“不能”) 配制1.0 mol•L-1Ba(OH)2溶液

34(18分)

(1)图14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

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

OABDCE••••••

321cm 图14

8

① OD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

② 图15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_,

其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s/cm3.02.0

1.0t2/s20.010.020.03图150.040.050.06(2)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小电珠(2.5V,0.6W),滑动变阻器,

多用电表,电流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① 粗测小电珠的电阻,应选择多用电表________倍率的电阻档(请填写“×1”、“×10”或“×100”);

调零后,将表笔分别与小电珠的两极连接,示数如图16,结果为________。 5001001K2000~302515504010020411.5AV0105~~000~0005010~V~0002150306~红2004082.5250500.20.400.52001A20.63黑0.63图16AVa电源PbS••图18E 图17② 实验中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请根据实验原理图17完成实物图18中的连线。

③ 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____________端。为使小电珠亮度增加,P应由中

点向_____________端滑动。

④ 下表为电压等间隔变化测得的数据,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实验图象,必须在相邻数据点_______

9

间多测几组数据(请填写“ab” “bc” “cd” “de”或“ef”)

数据点 U/V I/A a 0.00 0.000 b 0.50 0.122 c 1.00 0.156 d 1.50 0.185 e 2.00 0.216 f 2.50 0.244

35、(18分)

如图19(a)所示,在以O为圆心,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圆环区域内,存在辐射状电场和

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内外圆间的电势差U为常量,R1=R0,R2=3R0,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从内圆上的A点进入该区域,不计重力。

(1)已知粒子从外圆上以速度v1射出,求粒子在A点的初速度v0的大小。

(2)若撤去电场,如图19(b),已知粒子从OA延长线与外圆的交点C以速度v2射出,方向与

OA延长线成45°角,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3)在图19(b)中,若粒子从A点进入磁场,速度大小为v3,方向不确定,要使粒子一定能够

从外圆射出,磁感应强度应小于多少?

R2O•Av0R1Ov1AC45 v2(a)图19(b)

36、(18分)

如图20所示,以A、B和C、D为端点的两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一滑板静止在光

滑水平地面上,左端紧靠B点,上表面所在平面与两半圆分别相切于B、C,一物块被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E点,运动到A时刚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然后经A沿半圆轨道滑下,再经B滑上滑板,滑板运动到C时被牢固粘连,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滑板质量M=2m,两半圆半径均为R,板长l6.5R,板右端到C的距离L在R内取值,E距A为S=5R,物块与传送带、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0.5,重力加速度取g。

(1)求物块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

(2)试讨论物块从滑上滑板到离开滑板右端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与L的关系,并判

AS5RD断物块能否滑到CD轨道的中点。

R ••R10

BMCl6.5R图20L

A卷 1 2 B C 3 D 4 C 5 D 6 B

2011年广东卷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4 25

AB BC

26.(16分)

(1)有;呼吸作用合成;

无;叶绿体在无光时不能合成ATP和[H] ; 气孔关闭。

(2)长期干旱(长期缺水);遮阴。 (3)全能性,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7.(16分)

(1)受精卵;S基因,S基因的mRNA,S蛋白。 (2)50%;60%。

(3)下降;群体中S基因频率逐代升高,而S基因表达的蛋白可以抑制蚊子体内病毒的繁殖。

28.(16分)

(1)繁殖能力受损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受损害,前者损害程度更为严重;食物链。 (2)种群数量逐渐下降。 (3)群落。

(4)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三丁基锡。 29.(16分)

(1)对人无害的有机溶剂(食用酒精),叶绿素溶于有机溶剂和应考虑溶剂对人体的影响。 (2)8.0,实验中自变量的变化应有规律和应考虑碱性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3)酸性。

(4)纸层析法,其主要步骤:①制备滤纸条,②画色素液细线,③用层析液分离色素,④观察色素带。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参考答案: A卷 1 2 B C 3 D 4 C 5 D 6 B 24 25 AB BC 26.(16分)

(1)有;呼吸作用合成;

无;叶绿体在无光时不能合成ATP和[H] ;

11

气孔关闭。

(2)长期干旱(长期缺水);遮阴。 (3)全能性,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7.(16分)

(1)受精卵;S基因,S基因的mRNA,S蛋白。 (2)50%;60%。

(3)下降;群体中S基因频率逐代升高,而S基因表达的蛋白可以抑制蚊子体内病毒的繁殖。

28.(16分)

(1)繁殖能力受损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受损害,前者损害程度更为严重;食物链。 (2)种群数量逐渐下降。 (3)群落。

(4)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三丁基锡。 29.(16分)

(1)对人无害的有机溶剂(食用酒精),叶绿素溶于有机溶剂和应考虑溶剂对人体的影响。 (2)8.0,实验中自变量的变化应有规律和应考虑碱性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3)酸性。.

(4)纸层析法,其主要步骤:①制备滤纸条,②画色素液细线,③用层析液分离色素,④观察色素带。

7.C 8.C 9.A 10.B 11.D 12.D 22.AD 23.BD

30.(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C5H8O4,

(2)

(3);CH2=CH-COOH

(4) (5);8

31.(1)VⅢ>VⅡ> VⅠ;Ⅱ。 (2)①

能 量

CH4(g)+H2O(g)

CO(g)+3H2(g) △H=+206kJ/mol 12

反应过程

CH4(g) + H2O(g) CO(g) + 3H2(g) a mol a mol

0.10mol 0.10mol 0.10mol 0.30mol

a -0.10mol a -0.10mol 0.10mol 0.30mol

K=0.10molX0.303mol/( amol -0.10mol)2=27 a=0.11 CH4转化率:0.10mol/0.11 x100%=91%

(3) CO2(g) +3H2O(g) ===2O2(g) +CO(g)+3H2(g) △H=+1008 kJ•mol-1

32.(1)①2Al +Fe2O3=Al 2O3+2Fe ②4Al+3SiO2===3Si+ 2Al 2O3(2)H2、AlCl3;NaCl。

(3)Cl2+2OH—=Cl—+ClO—+H2O(4)阳极;阳极:Al-3e-=Al3+、(阴极:4Al2Cl7― +3e- = 7AlCl4―+Al )(5)铝在空气中易形成一层极薄的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它能阻止氧化深入内部,起到防腐保护作用

33.(1)Ba(OH)2·8H2O与CO2作用转化为BaCO3

(2)步骤2:预期现象和结论: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Ba2+。

步骤3:取适量步骤1中的沉淀于是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用带塞导气管塞紧试管,把导气管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预期现象和结论:试管中有气泡生成,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合步骤2说明沉淀是BaCO3 。

步骤4:取适量滤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其pH值。预期现象和结论:pH>9.6,说明有大量的OH—,综合上面步骤可知试剂由大量Ba(OH)2·8H2O和少量BaCO3组成,假设成立。 (3)①溶解、过滤;250ml的容量瓶中。②0.1980

思路:0.025x0.1x2=C’x0.05------(盐酸体积最多不能多于50ml) 得C’=0.1 mol•L-1 所以应该是选大于0.1 mol•L-1而且接近的③25xCx2=0.1980xV 得C=(0.1980/50)V , Ba(OH)2·8H2O的质量分数=250x10—3x0.1980Vx315x100%/50w。 (4)不能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34.(18分) (1)①1.18—1.22 ②

17 AB 13 D 14 A 18 CD 15 C 19 AC 16 B 20 BD 21 BD

1a 0.458—0.464 2(2) ①×1 7.3—7.7 ②如答图1

13

③ a(或左)、b (或右) ④ ab

35.(18分) 解:

(1)电、磁场都存在时,只有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功,由动能定理

qU得v01212mv1mv0 ① 22v122qU ② mv2 (2)由牛顿第二定律 qBvm ③

r如答图2,由几何关系粒子运动轨迹的圆心O和半径R

222 RR(R2R1) ④

' 联立③④得磁感应强度大小B2mv2 ⑤ 2qR02R ⑥ v2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由几何关系确定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 由④⑥⑦式,得 t1T ⑦ 42R0 ⑧ 2v2 (3)如答图3,为使粒子射出,则粒子在磁场内的运动半径应大于过A点的最大内切圆半径,

该半径为 RcR2R1 ⑨ 2mv3 ⑾ 2qR0 由③⑨,得磁感应强度应小于Bc36.(18分) 解:(1)设物块运动到A和B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由动能定理得

mgSmv12 ①

12 14

1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mv22222mgR2mv1 ② 联立①②,得v23gR ③

(2)设滑板与物块达到共同速度v3时,位移分别为l1、l2,由动量守恒定律 mv2(mM)v3 ④ 由动能定理

mgl1212Mv3 ⑤ mgl121222mv32mv2 ⑥

联立③④⑤⑥,得 l12R l28R ⑦ 物块相对滑板的位移 ll2l1 ll

即物块与滑板在达到相同共同速度时,物块未离开滑板。⑧

物块滑到滑板右端时

若RL2R Wfmg(lL)⑨

W1f4mg(13R2L) ⑩ 若2RL5R Wfmg(ll1) ⑾

W17f4mgR ⑿ 设物块滑到C点的动能为E1k,由动能定理 WfEk2mv22 ⒀ L最小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最小,因为L>R,由③⑩⒀确定Ek小于mgR,则物块不能滑到CD轨道中点。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