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论邓小平“先富共富”思想的理论和实践

试论邓小平“先富共富”思想的理论和实践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试论邓小平“先富共富"思想的理论和实践 滕云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勤劳致富,依法致富,科技致富,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激励后富,资助后 富,倾向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小平的先富、后富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艾。 关键词:邓小平;共同富裕;先富后富 。 “文化大革命”以后,邓小平从历史的深刻反思中提出的一个基本 外,另一部分人是靠钻法律体制的空子,甚至投机倒把而发财的。也从 命题就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小平提出社会主 这个时期开始蔓延起腐败现象。小平强调“如果风气坏下去,经济搞成 义的原则“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l¨ ,“社会主义的最 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 大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J【 社 赂横行世界”。_10】m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致富必须在法 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 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应更好地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各种利益关系,规 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J 【小平把“共同富裕”提到社会主义 范各种市场行为,用法治严厉地打击那些假冒伪劣、官商结合、钱权交 “根本原则”、“最大优越性”和“本质”的高度,强调了“共同富裕” 易、偷税漏税等违法“致富”行为。小平强调:“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绝对重要和根本目标的地位。这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 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 化,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得出的科学 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的法制。只有这样,才能 结论。 解决问题”。 “ 1992年,小平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靠科技致富 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较慢,先发展起来的地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的三 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J 【我国幅员广阔,整体 个要素中,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劳动对象,改善劳动工具,实现生产 上相对落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平均主义导致“共同贫穷”,实现共 力的跨越式发展。小平在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 同富裕不可能采取使所有地区、所有劳动者同时同步同等的富裕,“大 “我很高兴,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们未必 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 读过我的讲话,他们从亲身的实践中,懂得了科学技术能够使生产发展 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o[5][rl66] 起来,使生活富裕起来。农民把科学技术人员看成是帮助自己摆脱贫困 的亲兄弟,称他们是‘财神爷’,‘财神爷’这词不是我的用语,是农 1978年l2月31日,小平第一次提出“先富”思想:“在经济政策 民的发明。” ¨ ”在9O年代,科学种田,科学养殖成了农民的口头语, 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 致富经;科学管理,改进技术成为工厂、企业的发财路。总结我们自己 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6l [关于如何致富,小平 的致富经验,小平强调说:“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的这 在不同的阶段有着重点不同的论述。 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o D3][e337-338] l、靠勤劳致富 4、让东部先富起来 勤劳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人民以勤劳俭朴著称于 由于自然的、历史的、政治的以及其它复杂因素,我国东西部地区 世,在历史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改革开放之初,在探索和完善家 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基础设 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时,小平就提出:“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厂矿和 施相对完备。在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就把‘东部先富’作为一项大政 生产队的自主权,使每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 策提了出来,提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I:l 精神。一个生产队有了经营自主权,一小块地没有种上东西,一小片水 的广大地带较快的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 面没有利用起来搞养殖业,社员和干部就要睡不着觉,就要开动脑筋想 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打这个大局。”【】4J[ 8O年代初,中央提出沿 办法;全国几十万个企业,几百万个生产队都要开动脑筋,能够增加多 海经济发展战略,从资金、政策、项目等方面给东部地区以优惠,东部 少财富啊!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 】【“删在这 地区在经济上迅速发展起来。这些发展为东部带动西部、帮助西部发 样的政策条件下,一些少数农民、个体摊贩、建筑包工头、长途贩运商 展,打下了雄厚基础,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等,勤劳俭朴,吃苦耐劳,又胆量大,闯劲足,产生了当时最流行的最 早的一批“万元户”。针对当时部分人思想不够开放,小平明确地说: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是社会主义坚持共同富裕的方 “致富不是罪过”o【|¨ 嘲“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 向和原则。如果人民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则会产生两极分 劳致富是正当的”。【9 Jl 】 化,而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不 2、要依法致富 会产生两极分化。小平强调指出,“先富和后富的差别是暂时的,只要 1984年l0月,中共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原则,就不会产生两极 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明确了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体 分化;”【l IllJ 1986年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 制的改革目标,改革开放范围进一步扩大,随着人们进一步地解放思 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 想,相对于前一时期致富手段明显多样化了,农村的家庭副业、乡镇企 后地区是一个义务。”[16][F155-156]先富帮后富,具体包括: 业、城市的第三个产业蓬勃兴起,一部分人是靠勤劳经营、合法致富 1、激励后富,先富起示范作用 Bus sI.61・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小平指出:“在经济政策上, 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 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生活好起 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 单位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 来”。ⅢJ 实践表明,通过先富裕起来的劳动者激励和示范作用,以 l先富带动后富、促进后富追赶先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普遍增长,促 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充分发挥经济条件好的地区优势,使他 们先富起来,就能对经济条件稍差的地区产生示范和鼓舞作用。创办经 济特区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深圳原是一个边陲小镇,但毗邻香港,具 有地缘和人缘优势。中央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后,把深圳作为全国改革 开放的“试验场”和“窗口”。实践证明:深圳特区已经充分发挥对国 3、邓小平“先富、后富”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发展理论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 义,小平以前的马克思主义者作过艰辛的探索,但是都没有真正解决这 问题。小平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 主题,提出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为经济文化落后 国家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从封建的平均主义思想 到小平的先富共富理论,这种人类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思想。是马克思 主义质量互变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 产力发展理论。 一四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经济处在崩溃的边缘,改革开放以来,在 “先富后富”思想指导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实践中取得了巨 家其他地区发展起着推动和辐射作用。 2、资助后富,先富起帮挟作用 小平说:“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 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 展。。。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提倡有的 人先富裕起来以后,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 ” 在发展西部 时,小平强调,“国家应当从各个方面给予帮助,特别是从物质上给以 有力的支持”。[19][rs52]从“九五”计划开始,中央政策在增强自身经济 实力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西部地区扶贫贷款规模,从中央财政拿出一百 多亿元对落后地区进行补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小平指出:“搞经济 协作区,这个路子是很好的。我的主张不只是搞上海和山西两个经济协 助区。” 】 l1990年小平又把搞经济协作区的思想引申为“包省建设” 的大思路。他说:”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 助内地发展。“沿海如何帮助内地,这是一个大问题。可以有沿海一个 省或内地一个省或两个省,也不要一下子负担太重,开始时可以做某些 技术转让”。… 总之,小平关于先富资助后富的大思路包括的范围是很广的,包括 国家的政策优惠转移,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东部直接或 向西部投资贷款,技术转让,经验推广及广大人民的募捐扶贫等。这些 重要的思路应该成为东部省份帮助西部致富的基本途径。 3、收税增富,政策倾向后富 社会主义国家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产生两极分化,小平说:“解决 的另一办法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对 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由中央 财政转移支付,帮助西部地区发展。” ]l 值得一提的是,先富带动 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构想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贯穿于 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个地区,每个公民都应以此为引领发达致 富,早日促进共同富裕的到来。 = 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决定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小平“先 富共富思想”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1、邓小平“先富、后富”论推进了人们解放思想的进程,激发了 群众生产的积极性 我国是一个封建思想和小农意识影响深远的国家,“不患穷而患不 均”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长期以来,人们误把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 的优越性;“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越穷越光荣” 的口号更是叫嚣一时,收入上的差别都被视为资产阶级法权,“割资本 主义的尾巴”使人们谈“富”变色,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平的“先富” 思想犹如一声春雷,使国人迅速觉醒,纷纷行动起来,动脑筋想办法, 搞改革去创新。这无疑使改革开放之初思想解放的进程大大加快了。东 部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思想是否解放,是否与时俱进,关系到是否能 实事求是的认识国情、制定政策,直接推动或阻碍着地方对中央政策的 落实和执行,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2、邓小平“先富、后富”论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如何发展生产 力,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为历史的局 限性,或缺乏实践经验或思想认识偏差,都没有找到可行的途径。小平 立足我国生产力发展落后的现实国情,依据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提出 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通过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另一部分地区的人, 波浪式前进和发展。找到了走向共同致富的道路。 ・-B 大成功。 1、带动了改革开放的整体推进 首先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建设之初,我们把马克 思主义理论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神圣化,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 制,一切为公,没有私。极大压抑人民群众的致富积极性和创造智慧; 计划的制定和分配培养了大批的官僚和机构,办事效率低下;权力的高 度集中极易产生刚愎自用、为所欲为的独裁者。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和 人先富起来,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方面的优势,使一切人、财、物的活力竞相 奔流,大力发展生产力。 其二,为多种所有制提供了依据。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公有制 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基础的唯一形式。这种生产关系很不适应我国生产力 水平低下、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严重制约了人民收入的提高和致富 的脚步。要使一部分地区和人先富起来,应允许多种生产关系、多种经 济成分、多种所有制经济存在。推动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同时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动公有制实 现形式的多样化; 其三,使多种分配制度成为可能。多种所有制度决定多种分配制 度。为了形成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在分配方面,实行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使人才、劳动、土地、 管理、资本、技术、经营成果等生产要素根据各自在生产过程中所作贡 献大小来参与收益分配,获得相应的报酬,使人民收入多元化,达到快 速致富。 当然。共同富裕不仅包括物质文明富裕,也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 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和谐发展。共同富裕的理念带动了改革开 放的全面展开、整体推进。 2、促进现实中致富波浪式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贯彻两个大局的战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贫 困人口日渐下降。2014年东部沿海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0.29万亿 元,相当于1994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l2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 来。西部地区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2014年西部十二省、市、区, 国内生产总值达l3.34万亿元,比1998年增长了十倍。“十二五规划” 建设中,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原崛起战略,正在进行天津滨海新区 等建设进一步发力,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3.64万亿元 ,经济总 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标迈进。(作者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 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2]、[3]、[4]、[5]、[6]、[8]、[9]、[10]、[12]、[13]、 [14]、[15]、[17]、[18]、[19][20]、[21]、[22]邓小平 文选》第三卷. [3] [11]、[1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 家统计局,2014年2月24日.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 家统计局。2014年2月24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