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4—6岁幼儿合作行为的教育研究

4—6岁幼儿合作行为的教育研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4—6岁幼儿合作行为的教育研究

本研究运用实验研究法,设计了“小卡车游戏”实验,被试选取天津市河西区第四幼儿园的中、大班幼儿,旨在考察幼儿性别、年龄、配对方式等因素对于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4-6岁幼儿合作行为发展受年龄阶段的制约,幼儿合作行为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4-6岁幼儿的合作行为水平受配对方式的影响,男-女配对优于男-男配对,男-男配对优于女-女配对;混龄组幼儿表现出较高的合作行为水平。

标签:合作 混龄 游戏

一、引言

如今社会已经步入了经济全球化、各领域融合的新阶段,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良好的合作行为与意识来完成越来越多的工作,人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导纲要》中强调,要注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帮助幼儿养成善于与人合作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协商与合作,通过解决问题与处理矛盾的过程,萌发幼儿的合作意识。有研究(曹中平,1994)表明,中班的幼儿正处于合作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该时期正是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协作精神培养的重要时期。这种交往存在于同龄幼儿之间,也存在于异龄幼儿之间;包括同性别幼儿之间的交往,又包括不同性别幼儿之间的交往。因此,研究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的特点和制约因素,对于探索幼儿合作行为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被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天津市河西区第四幼儿园的中班和大班共180名幼儿作为被试。幼儿平均年龄为5岁,中班幼儿年龄4-5岁,大班幼儿年龄5-6岁,其中男性幼儿90名,女性幼儿90名。本实验设计对比组,将被试分为混龄组和非混龄组,其中非混龄组又包含中班组和大班组。混龄组从中班和大班各选取30名幼儿,然后按照男-男、男-女、女-女进行异龄配对。在非混龄组中,首先从中班随机抽取20名男生和20名女生,然后分别进行男-男、女-女配对,以此组成20个实验小组,再分别选取10名男生和10名女生进行男-女配对,组成另外10个小组;大班组的分组及配对方式和中班组相同。

2.实验材料

本研究设计“卡车竞赛”游戏,每组两名幼儿需要通过合作来完成游戏,先完成游戏者,赢得比赛胜利,胜利组将获得奖品。给每位幼儿发放一辆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卡车玩具,小卡车玩具分两种颜色:绿色和红色,每组的两位小朋友各执一种颜色的小卡车。准备四张2×1㎡的厚纸板,纸板上画有“卡车竞赛路

线图”,路线分为直道和弯道,弯道崎岖难行,直道在中间,两人可共用,但同时只允许一辆小卡车通过。每两位幼儿为一组,每组两个人共用一张地图,四组同时比赛。

3.实验过程

A、B两个小朋友为一组,A小朋友开红车,B小朋友开绿车。红车、绿车从起点到终点都两条路可以选择,但只有中间的直路最快,但它只允许一辆车通过。向被试说明,两人共用时间最短的小组获胜,获胜小组可以获得奖品。

4.无关变量的控制

本实验对无关因素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为排除被试智力水平、认知能力的影响,游戏规则始终由同一位主试人员讲解,主试要确保被试清楚游戏的规则与最优线路,即选择哪条路线可以最快到达终点,然后要求被试独自在路线图上尽快地把车从始点试开到终点;为排除幼儿之间相互熟悉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在被试的选取与配对过程中,确保同组的两个被试必须是不同班级的幼儿;另外,实验进行时,除主试、被试外,无其他人员在场。

5.操作定义

同一组中的两个被试都走中间共用直道并且相遇后互不相让的,定义为“0级合作水平”;两个被试都选择走旁边弯道的,定义为“1级合作水平”;一个被试选择走中间共用直道、另一个被试选择走旁边弯道的,定义为“2级合作水平”;两个被试先后都选择走中间直道到达各自终点的,定义为“3级合作水平”。“0级水平”,我们视为无合作;“1、2级合作水平”,我们视为水平较低的合作行为。“3级合作水平”在本实验中视为水平较高的合作行为。

三、结果与分析

1.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合作水平差异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合作水平存在总体差异。4-6岁幼儿的合作行为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显著性差异,年龄越大,合作行为水平越高。这表明,4-6岁幼儿合作行为发展受年龄特征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合作行为水平逐步提高。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合作行为在男-男配对方式下,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男-女配对方式下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合作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提高,并且大班组的幼儿合作水平较中班组已经有很大提高,混龄组幼儿的表现与大班组持平;女-女配对方式下,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合作水平上未呈现显著差异。

2.不同性别配对方式下幼儿合作水平差异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配对方式对于幼儿合作行为有显著影响,运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不同的配对方式下,幼儿合作行为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3级合作水平”下,不同配对方式幼儿合作水平差异尤为显著。从数据上来看,男-男配对游戏中幼儿的合作行为水平高于女-女配对方式,男-女配对方式下幼儿的合作行为又优于男-男配对方式。在大班组,男-女配对方式要优于男-男配对方式,而男-男配对方式又优于女-女配对方式。在混龄组当中,不同性别配对方式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四、讨论

1.不同年龄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合作策略选择趋于合理化、最优化,这表明幼儿的合作行为发展水平与年龄的增长密切相关。在本实验中,大班的幼儿比中班的幼儿表现出更多的高水平的合作行为。

2.不同性别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特点

本实验发现,在合作游戏中,不同的性别配对方式对幼儿的合作行为有影响,总体看来,男-女组合表现要优于男-男组合,女-女组合的竞争性最强,这与有些研究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在同年龄阶段的男-女配对方式下,“2级合作水平”和“3级合作水平”中,男性幼儿均比比女性幼儿更具合作倾向性,女性幼儿则表现出较强竞争性,这一点在女-女配对方式下表现地尤为明显。3.混龄游戏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中、大班混龄游戏中,幼儿表现出良好的合作行为,这说明混龄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

六、建议

1.抓住4-6岁关键期促进幼儿合作行为发展

4-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处于合作行为发展的关键期,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对幼儿的合作行为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应抓住这一关键期及时施教。

2.根据幼儿的性别差异促进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

根据本研究结果,男-女配对方式下,幼儿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合作行为,因此在幼儿社会性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合理安排性别配对。在游戏过程中,尽量以男女混合的形式进行,为不同性别幼儿创造共同游戏的机会,促进幼儿合作行为水平的发展。

3.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促进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认知水平、思维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共同游戏就增加了幼儿之间解决认知冲突的机会,并且放大了幼儿之间的相互模仿学习在幼儿合作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Rose, Amanda J. Structure, Content, and Socioemotional Correlates of Girls’ and Boys’ Friendships: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Merrill-Palmer quarterly.2007,53(3).

[2]Moll, H ;Tomasello, M Cooperation and human cognition: the Vygotskian intelligence hypothesis[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2007,362(1480)

[3]玛丽娅·蒙台梭利.吸收性心智[M].儿童之家教育研究中心编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314.

[4]曹中平.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合作能力发展的初步观察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1994(2):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