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NURslNG 2006,Vo1.12 No.24 表2显示研究组显效率(痊愈+显效)为19例(63%),有 道类似 ]。 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为27例(90%),对照组分别为16 例(53.33 )和26例(86.67 ),经x 检验,2组间显效率及 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分别为0.62,0.16,P均>O.05)。 2.3 副反应 研究组的副反应有多汗、心悸(各1例),对照 在药物副反应方面,研究组常见的副反应有心悸多汗,对 照组常见的有失眠,但大多数不影响病人治疗,对症处理后缓 解,对心、肝、肾无严重副作用。 综上所述,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症疗效好,起 组多为失眠(2例),未进行特殊处理。血常规、心电图、肝功 能检查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异常。 3讨论 效快,改善了病人的自知能力和服药的依从性。是抑郁症有 效可行的治疗方法,适合临床使用。 参 考刊):134—174. 文 献 西酞普兰作为选择性5一HT再摄取抑制剂已应用于临 床,疗效肯定,但仍有病人存在起效慢,疗效差。为探讨寻找 一1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 种有效的办法以提高疗效,本研究选用联合心理干预作为 2 田素英,刘朝军,李绍敏,等.心理干预对抑郁症病人康复的影响 EJ].护理研究,2005,19(12):2 580—2 581. 提高疗效的方法。结果表明,研究组在第2周末的减分显著 低于对照组(P<O.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西酞普兰联合 心理干预抗抑郁效果比单用西酞普兰起效快,与国内相关报 3黎裕明,刘桂仙,孙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探讨EJ].广西医科 大学学报,2005,22(5):827. (收稿日期:2006—06—27) 瓣 小儿静脉穿刺技巧 黄素娟 一般选择患儿穿刺静脉,宜选较粗、直的血管,大多在前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比较明显的位置,若头部有伤口时, 多在足背部或手背部。由于患儿穿刺时多有躁动不安、恐惧心理,或是特殊患儿,如休克、肥胖、早产儿、久病不愈需长期输液 者,穿刺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及一定的穿刺技巧。 1选择前额静脉 选择前额输液,按照解剖部位由浅入深向心方向穿刺,穿刺前按正规操作将输液器排完气体后,把液体瓶放在低于穿刺部 位的位置(注意莫菲氏滴管不可倒立,以免空气进入血管),打开调节夹,边进针边观察回血。若休克严重回血不好者,可用5 ml 注射器抽吸注射液连接输液针头,边进针边抽回血,如无阻力、无外渗,证明刺入血管,即可固定。 2选择颞部、耳前等颅缝处 选择部位后,用左手食指测试颅缝(禁用拇指,因拇指的动脉易与头皮动脉搏动相混淆),凹陷较明显者,血管一般较浅且易 滑动,穿刺时宜浅;凹陷不明显者,血管多较深,肌肉层厚,穿刺时宜稍深。用左手拇指、食指上下固定需穿刺的血管,可减少滑 动及充盈血管。这些部位血管较粗,若穿刺成功,一般回血较好,固定后应向未穿刺处侧卧,以免针头受压或针柄触及他物造成 穿刺失败。 3选择耳后静脉 做好耳后静脉与耳后动脉的区别。固定时,在针柄下垫适量棉花使针头与血管走行位置一致。固定“S”形输液管时,用胶 布加以固定管道的环行处,以免他物牵拉造成针头脱出。 4选择足背部、手背部静脉 注意扎压脉带时间适当延长,待血管充盈后再穿刺,这样可增加回血,容易判断穿刺成功。在手背部穿刺、固定时,将针头 处的输液管缠绕在其中一个手指上,这样可防止患儿的另一个手牵拉该输液管造成穿刺失败。足背部固定与耳后固定法相同。 若连续输液多天者,建议使用留置针,可减少多次穿刺而引起的患儿痛苦。穿刺成功者可用小夹板固定。 烦躁不安者,若病情允许,可遵医嘱给予适量镇静剂。不能用药或不配合者,应用2人配合协助方法。头皮穿刺时, 我们多采用“骑跨式”固定患儿,即两腿夹住患儿两腿;两臂固定患儿两臂及躯体;两手固定头部。手背部穿刺时,两腿夹 住患儿两腿;一手按住患儿肩部;一手按住要穿刺手的肘关节。防止患儿两脚踢动造成身体上下移动,致头皮针穿透血 管壁,造成穿刺失败。 (518048深封JI市驻香港部队医院2006—05 26收稿) ・23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