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博,代仁海,徐科凤,何乃波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从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角度出发,采用比较、举例和调查等 研究方法,对山东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3种转化模式实践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剖析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的 创新之处和问题所在,通过分析提出在海洋科技资源网络中多要素组合、创新链条多环节衔接以及服务体系中多元
主体协同等方面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中图分类号:F204; F124.3; G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9)15-0125-05Research on Transformation Model in Ocea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aking Shandong as an ExampleHuang Bo, Dai Renhai, Xu Kefeng, He Naibo(National Oceanographic Center of Qingdao, Qingdao 266071, China)Abstra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S&T) achievements is the crucial link of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practi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mode of ocean S&T achievements in Shandong province by us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offering examples, analyzes the
innovation mode and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rin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the aspects of multi—element combination, multi—link connection of innovation chain and coordination of multiple subjects in the service system.Key words: ocea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model1研究背景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 节,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更好
2008年科技部根据《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
施方案》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 通过每年确立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来探索不同技
地实现其使用价值,完成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 的支撑与引领作用。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投入大幅增 加,科研能力显著提升,但科技成果不能有效转化
术转移模式⑵。这些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包含区域技 术转移及服务联盟、区域综合性技术转移机构、行 业或专业性技术转移机构、大学及科研机构内设技
的问题却愈加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技进步和经 济发展的瓶颈之一⑴。从科技成果转化环节来看, 从技术成果向产品的转化需要面临生产化、市场化 的检验,其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间试验、样
术转移机构,囊括了科技转化过程的各个主体。本 文在此基础上,将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按驱动力要素
分为两类,即技术供给方驱动和市场需求导向驱动。 技术供给方驱动即自上而下的驱动,包括科研成果
品试制、商业化、产业化等阶段是聚集各方资源、
直接转移模式、技术熟化推广模式、技术集成经营 模式和高校院所衍生企业模式。市场需求导向驱动
力量的环环相扣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部门之间有
效衔接和高度协调配合,在政策实施上更要求配套 措施有较强操作性。收稿日期:2018-08-02,修回日期:2018-12-03即自下而上的驱动,包括技术转移机构服务模式、 技术市场交易模式和第三方经纪服务模式(见表1 ) O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海洋科技投入要素配置对新旧动能转换的支撑分析”(2018RKF01004)126黄博等:海洋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以山东为例表1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分类类别供给方驱动模式科研成果直接转移模式技术熟化推广模式士专家工作站36个、产学研合作挂牌基地百余个,
具体方式技术集成经营模式中试基地推广模式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模式 院地合作/省校合作模式 院企/校企联合研发模式集成技术二次开发模式 技术整合经营模式
牵头创建产业技术联盟3个、参加组建联盟16个等 各种方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直接 转化落地;中国海洋大学和企业开展合作中90%通 过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方式进行。2.2 企业为主体搭建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为主体搭建产学研合作模式突出企业的技 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合作,目前常见的主
市场需求导向驱动高校院所衍生企业模式平台型转移模式技术市场交易模式国际技术转移平台模式
军民融合模式区域技术转移平台模式 技术创新联盟模式产权交易所模式 网上技术市场模式 会展交易模式要有共建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
2.2.1共建研发平台模式共建研发平台模式是由企业与高等院校或科研 院所共建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或研究院等研发平
台,促进产学研各方人才、技术、信息的交流和融合。 目前,山东已建有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海洋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二,在全国海洋 生产总值和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均在20% 左右⑶56,在海洋科技、海洋人才和海洋产业等方
国家海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产贝类(北方)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
面具备基础优势,但存在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科
技成果转化率低、海洋意识和海洋思维滞后等问题。
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数量居全国之首,在海洋药物研发、海 藻资源开发利用、海洋仪器仪表装备研发、海洋防
本文从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角度岀发,针对山东海洋 领域的具体实践,通过调研获取一手数据,采用比
较和举例等研究方法,梳理山东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腐蚀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建有55个省级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研发领域涉及现代海水养殖、 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精细化工、船舶制造、 海洋工程及装备等,形成了不同层面、研发转化衔
上的创新点和问题,摸清制约成果转化的关键问题,
分析提出推动海洋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为带 动其他行业的成果转化提供参考。接的海洋高技术产业化发展体系。2山东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山东是我国海洋科技、海洋经济大省⑶”,位 于山东的海洋“国字号”大院大所通过科技创新提
2.2.2海洋产业技术联盟服务模式海洋产业技术联盟服务模式是以提升产业技术
创新能力为目标,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用户组建产学研用战略联盟。目前,山东搭建了 23 家海洋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中本省参与
高基础科研支撑能力,越来越注重服务于地方经济 和社会发展,参与了更多科技咨询、技术服务等方
式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上山 东也在不断探索,目前山东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单位企业占80%⑷。以企业牵头的联盟,如潍坊 的卤水精细化工联盟,威海和烟台的海参、海藻、 循环水养殖和海洋生物制品联盟等,通过开发优势 产品、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卤水
中,科研成果直接转移模式、技术熟化推广模式、 平台型转移模式具有显著的代表性。2.1科研成果直接转化模式科研成果直接转化模式是院校将自有科技成果 不通过第三方机构,而直接向企业进行点对点的推
精细化工联盟建立了卤水精细化工产业孵化基地,
2014—2016年在漠系阻燃剂、医药中间体、镁系功
能材料方面共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23项,取得核 心技术成果17个,形成核心知识产权48项⑷。
广与转化的一种模式。山东海洋渔业、海洋化工、 海洋生物医药和海洋仪器制造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
2.3集聚资源探索成果转化新模式集聚资源探索成果转化新模式即围绕区域科技 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发展需求,通过整合内外部创新 资源,强化科技、资金、人才等领域的全面合作,
业,科研院所和企业通过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建 设产学研合作基地、成立专家组等方式加强合作和 联系,科研成果一般通过科技咨询、技术服务与技
术培训的方式直接实现转化,也有通过成果转让、
实现高校、研究院共建实体,或者院地合作,实现 科研、教育、推广转化“三位一体”模式。作价入股在企业实现转化。如山东海洋生物研究院 在近5年来先后与几十家海水养殖龙头企业签订技 术合作协议;黄海水产研究所通过联合企业设立院
2.3.1国家级海洋技术转移交易平台发挥海洋为主要特色的高科技研发及产业基础
黄博等:海洋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一一以山东为例127条件和优势,打造国家级海洋技术转移交易平台。 作室,有效整合了海内外海洋科技创新资源,以此推
立足青岛的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是科技部与青岛 动创新成果转化:开发出新型海藻胶软胶囊壳新产品 市共建的国家唯一兼具行业特色优势和区域性优势
替代了动物明胶,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了产业化;
的技术转移中心,包括涉及海洋生物、海洋仪器仪 实现深远海10万吨级和3 000吨级养殖平台改装设计 表、海洋新材料、海洋工程和海水养殖等领域的12
与系统集成;自主研发出国内第一套自升式综合观测 个海洋技术转移分中心,在资源统筹共享、规范化 系统,实现应用并顺利回收;深海ROV的激光拉曼 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了各具 光谱原位定量探测系统实现了海试和应用;研制出海
特色的专业技术转移体系,有效促进了海洋技术在
底水合物长期观测平台系统,实现了陆基对海底平台 本地转移转化。2017年青岛全市涉海技术合同成交 工作状态的有效监控等[7] 133-14\\额达14.99亿元,是2014年的6.6倍⑸。2.3.2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模式3山东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综合分析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模式以培育和发展新
从科技成果的源头、培育和促进转化等方面看, 兴产业为主旨,针对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创新成果 山东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发展现状如下:进行重点培育,使技术优势与金融资本、产业基础 (1 )从科技源头上保证了海洋科技成果产出,
更紧密结合,最终实现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和规模化
但成熟度不够。山东集聚优势资源获取的海洋科技
的模式。该院重点从事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的科学研 国拨经费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十二五”获得国 究及科技开发主导下的各种技术转让、咨询与服务, 拨经费中海洋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领域分别比 通过企业化方式运作,疏通“发现-技术—工程—
“十一五”增加了 85%和57.8%,重点推动了海水 产业”链条中的瓶颈,打造海洋生物医药技术转移 养殖、水产品加工、海洋化工、生物药物、海洋新
过程中的技术、工程熟化平台。目前,该院通过强 材料、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发展。从《国家 化工程化开发,全面布局“青岛海洋生物医药聚集
海洋创新指数报告2016》来看,山东的区域海洋创 (310)开发计划”,在抗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 新指数仅次上海,位列全国第二,经费和人力投入
抗抑郁等10个领域研发新药,并承担30多项海洋
强度位列全国第五,以专利论文为主要指标的成果
大健康产业项目,与海洋国家实验室共同打造的海 产出位列第三⑺67。但从《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 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平台初步完成了对893个药
报告2016—2017》来看,山东高新技术产业化位于
物靶蛋白中的170个抗肿瘤靶点的虚拟筛选,以期 全国第13位(比2015年下降3位),反映出山东 加速海洋药物的研发进程⑹。高新技术产业化不足⑻\"。2.3.3法人治理的示范合作模式从高校和科研院所来看,山东高校、院所更注 由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烟台市政府、烟台高新 重人才培养和教育,但在成果产出上,一般科技人
区管委、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共建的中国科学院上
员还没有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研模式,授权 海药物研究所烟台分所实现法人治理的示范合作模
专利数的投入量迅速增加但能够转化专利成果却有
式,按照“1+1”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上海所的人 限;另外,对横向项目没有实现评价认可,成果转 才技术优势和烟台市的政策环境优势,实现衔接基 化到企业后的利益保障机制相对欠缺,在一定程度 础研究优势和创新药物研发综合性技术大平台的综
上也制约了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合集成优势,建立面向社会的高端制剂和创新药物 从项目支持来看,目前科技计划鼓励技术创新, 研发与服务公共技术体系,成为烟台创新药物研发
促进新技术、新发明的项目多,但在实际应用中提
领域的人才基地,对加强山东医药研究和制药领域 升改良技术对产业化支撑作用更大,但从事这一方
的综合实力、增强医药研究综合实力和提升医药产
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从投入项目的类型和经费资助 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力度来看,国家和地方都偏重于基础研究,而对后
2.3.4海洋国家实验室模式期的技术集成、技术推广方面支持偏少。在发达国家,
海洋国家实验室模式是通过实行“大平台、小法
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产业化,投资的比例通 人”的治理模式,发挥了大平台在涉海资源的整合作 常是1 : 10 : 100⑼。用,突破了一家单位难以实施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 从海洋研究的特点来看,海洋环境具有独特性, 的壁垒。该实验室在8个功能试验室以及4个以技术 从陆地模式到海洋模式,在技术领域往往是推翻重 和装备研发为重点的联合实验室的基础上,筹建了一
来,产出的成果往往具有局限性(用户有限)、独 个以海内外领军人才及其团队为核心的科学家开放工
有性(批量小、品种多)等特有属性,这决定了海
128黄博等:海洋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以山东为例洋技术的研发需要常年积累,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稳 定投入和试错容错机制。(2 )政府不断加强软环境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
化,但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山东不断完 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大政策落实力
度,进一步营造了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 破除体制性障碍,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 工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科研院所在有关法律法
规政策的框架内统筹考虑单位、人才及团队的长远 发展,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自主决定成果
转化收益分配政策、自主制定奖励科研人员的激励 方案,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可按不低于10%
的成果转化收益用于机构绩效奖励,科技成果转化 业绩可作为职称职级晋升的条件。中共山东省委组 织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支
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 见》,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 青岛、烟台在法人治理、政策配套、技术市场服务
和网络平台等方面打造了 “青岛模式” “烟台模式”, 极大地促进了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从《国家海洋创
新指数报告2016》来看,山东拥有良好的海洋创新 人才环境和政府资金环境,创新环境分指数位列全 国第一⑺67。但在思维观念、软环境上,山东与南方地区先 进省份还存在差距。从本文调研情况看,各单位横
向项目数量都呈现明显的下降态势,一方面受制于 政策界定不清、缺乏细则,不知如何实施,另一方
面受制于改革环境下的求稳观念。此外,在科技成 果转化激励措施、人才吸引、转化收益政策上,山
东对基数和范围的控制相对严格。山东没有高校、
院所创办企业的政策环境,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科技 咨询服务类税费负担相对较重,科技人员将成果在 山东转化后到手的收益大约占46%,而在江浙地区
能达到86%O除此之外,人员思想相对保守,新模 式开展容易受到局限。(3)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多主体促进成果
转化,但资源整合配置还需加强。山东重视海洋科
技对产业的拉动作用,对科技研发主体实现多方位、 分层次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海洋科
技成果的落地转化。分领域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移 转化集群发展,辐射带动作用日渐凸显。山东拥有
的12家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在海洋生物、海洋 仪器仪表、海洋新材料、海洋工程和海水养殖、海 藻纤维新材料等领域,在资源统筹共享、规范化管
理、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了各具特
色的专业技术转移体系,有效促进了海洋技术在本
地转移转化;山东搭建的23家海洋领域产业技术创
新战略联盟聚集骨干企业500余家,拥有上下游配 套企业超过1 000家,打造了海洋企业“抱团、聚力”
发展的新模式⑷。但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来看,成果转化并
不是简单的技术交易就能实现落地,而是需要一批
职业化、专业化、系统化、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 服务机构来做全过程的服务。建立具有独立法人的 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配备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
队伍是国外高校通用的做法。山东大部分高校、院 所目前没有建立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参与科
技成果转化的人员多为普通管理人员,难以对一项 科研成果作岀比较准确的技术价值、开发价值、企
业需求、市场预测等分析判断。从促进产业成果转化平台看,山东资源配置和
优势集中在海洋生物高效健康养殖、海洋生物医药
与制品、海洋装备制造三大领域,产学研合作转化 模式相对成熟,但目前产业技术联盟缺乏有效的激
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缺乏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坚强有
力的政府或协会支持。从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载体-企业来看,全国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约
为0 9%〔8\"4山。重视科研投入,加快成果转化有 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性、巩固行业地位。青岛双瑞
是腐蚀控制、电解制氯、船舶压载水、海水淡化四 大领域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高新技术企业,年均
科研投入利润达75%,每年有十几个内部项目累积
滚动支持,2017年成功获得USCG型式认可证书, 成为亚洲首家、全球第4家获此证书的船舶压载水 管理系统生产厂商。但山东不少企业研发投入强度
偏低,在带动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金融、投资等机 构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的驱动不足,尤其 是吸收高新技术的能力与动力不足。4对策建议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有其自身的本质特征和发展
规律,有赖于海洋科技资源网络中多要素的组合、 创新链条上多环节的衔接以及服务体系中多元主体 的协同。按照“点上突破、线上加强、面上展开”
的原则,针对山东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索的现
状以及海洋产业特有属性,提出建议如下。
4.1不断完善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科技引导,既要重视源头基础研究、重视
人才培养和教育,又要注重科技和海洋产业的结合。 加大围绕地方经济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计划项目支
黄博等:海洋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以山东为例129持力度,加强技术提升改良、技术集成、推广、产 大量承接科技成果的模式,打造标杆性的创新驱动
业化培育项目的支持力度。探索股权投资、贷款贴息、 产业项目。组织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综合实力的高
风险补偿等市场化手段,推动创新券政策在海洋领 域实施。提升政策和培育优化环境,出台科技成果
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参与建设海洋研发转化平台, 旨在通过建立工程化研究、验证的设施和有利于技 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培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转化政策配套细则。组织、人事、科技、财政、工商、 税务等部门联合出台政策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
搭建产业与科研之间的桥梁,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 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搭建国家级海洋科技成果中
施难问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指标列入人才评价指
标实施,加强人才引进、人才激励、人才培养政策, 试转化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广泛吸纳社会资本进入,
营造愿意去研发新技术的社会和科研环境,建立鼓 为平台内支持中试转化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政策、 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对科研成果落地合
扩大贷款贴息的适用比例,引导信贷资金支持中试
作形式、利益分配出台宏观指导意见,明晰相关政策、 转化、探索赋予海洋产业联盟一定的职能,发挥出 激励机制和合作保障机制,建立科学家与企业家的
更有效的作用。对接及互信机制;对海洋领域行业优势企业鼓励优 先配套内部企业产品、价格遵守市场规律,鼓励社 参考文献:会优先试用、选用国产产品;重点扶持初创公司,
[1]杨栩,于渤.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选择研究[J].学习与
从税收和政策方面给予优惠措施。探索,2012(8):106-108.4.2培育海洋技术转移服务专业机构和人才[2 ]科技部火炬中心.2013年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交易模式分析
[R].引导建立一批职业化、专业化、系统化、市场 北京:科技部火炬中心,2013.[3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统计年鉴[M ].北京:海洋出版社,2016. 化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对海洋科技成果
[4 ]徐科凤,张守都,杨俊杰.海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与发
转化进行全过程服务。支持大学和企业共建培养人
展有关问题研究[R ].青岛: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2015.才模式,地方大学学科设置考虑地方产业需求,增 [5 ]半岛网.青岛市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专业领域分中心达12家
[EB/OL ] .(2018-02-28) [2018-02-28] .http://news.bandao.cn/ 加对行业的支撑体量。引导和鼓励髙校、院所建立 news_html/201802/20180228/news_20180228_2809093.shtml.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推进高校、院所探
[6] 王娉.加速海洋药物的研发进程[N].青岛日报,2018-05-索新模式。完善科技中介机构,多元化中介形式; 16(5).推动建立“技术交易+电子商务”中介形式,拓宽
[7]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2016[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7.融资渠道,打造区域科技金融平台,为企业提供融 [8]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
资服务。探索让科研队伍中一部分人专业从事科研
2016—2017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成果转移转化,采取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用人机制; [9] 袁俊.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J].企业技术进
由政府统一培训科技成果转化专门人才并选派到高
步,2008(5):20-21.[10]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
校兼职,多渠道、多方式吸引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加 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 ]. (2016-10-13)[ 2017-10-13 ].
入到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http://www.shandong.gov.cn/art/2016/10/13/art_2259_27715.html.4.3 推进研发与转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围绕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发展需求,通 作者简介:黄博(1982-),女,山东青岛人,助理研究员,硕士, 过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强化科技、资金、人才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科技管理和战略;代仁海( 1983—),男,山 东在平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科技战略;徐 领域的全面合作。搭建海洋区域技术转移综合服务 科凤( 1983-),女,山东青岛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
平台,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鼓励龙头企业
方向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何乃波( 1970-),通信作者,男,山 探索建立海洋领域高科技产业园区,打通整个链条
东临沂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科技规划、管理和战略。的技术、实验资源、资金、人才流动渠道,探索快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