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专升本⼤学语⽂模拟试卷(⼀)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项符合题意,请将表⽰该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给相应字的注⾳,全部正确的⼀组是()A.星宿(xiù)伫⽴(zhù)刹那(shà)随声附和(hè)
B.乘客(chéng)坎坷(kē)镂空(lòu)⽄⽄计较(jiào)C.憎恶(zēng)巢⽳(xué)着落(zhuó)牵强附会(qiǎng)D.提防(dī)笨拙(zhuō)脑髓(suǐ)扣⼈⼼弦(xu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组是()A.安祥满堂采棉⾥藏针B.撕打挖墙脚虎踞龙盘C.博弈⾥程碑要⾔不烦D.⽋收邻界点以德报怨
3、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A.《国语》B.《战国策》C.《左传》D.《史记》
4、以下不是《道德经》的别称的是()A.《五千⾔》B. 《⽼⼦》C. 《道经》D. 《⽼⼦五千⽂》
5、《燕歌⾏》的作者是()A.⾼适 B.岑参C.⽩居易D.王昌龄
6、屈原根据楚地祭祀乐歌加⼯⽽成的组诗是()A.《离骚》B.《九章》C.《九歌》D.《天问》7、“多⾏不义必⾃毙”⼀语出⾃()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韩⾮⼦》
8、我国古代戏曲中被称为“花间美⼈”的著作是()
A《西厢记》B梧桐⾬》 C《汉宫秋》D《牡丹亭》9、《红楼梦》的体裁是()A.长篇章回⽩话⼩说B.长篇⽂⾔⼩说C.诗体韵⽂⼩说D.⼩说集
10、中国现代杂⽂的创始⼈是()A.鲁迅B.郭沫若C.梁启超D.朱光潜
⼆、(病句修改,每题2分,共10分)
11、再就业⼯程能否顺利实施,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12、介绍菲律宾的⼀种权威著作。13、这⾸歌是⼴⼤⾳乐爱好者倍受欢迎的。14、篮球场上⼗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赛。
15、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家⼈的⽣活。三、⽂⾔⽂翻译(每⼩题3分,共15分)
16、中庸之⼈,不教不知也。(颜之推《颜⽒家训》)
17、悲哉,秋之为⽓也;萧瑟兮草⽊摇落⽽变衰。(宋⽟《九辩》)18、中庸其⾄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19、唇竭⽽齿寒,鲁酒薄⽽邯郸围。(《庄⼦》)20、如其未字,事固谐矣。(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
四、现代⽂阅读(阅读下⾯两篇短⽂,回答⽂后问题,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每⼩题2分,共20分)短⽂⼀:西塘古镇
①西塘,地处太湖东南河道交错的⽔乡地带。⼈们依⽔⽽居,依靠便利的⽔上交通从事贸易活动,明清时期,这⾥发展成为江南商业重镇。
②西塘拥有发达的⽔路交通⽹,在占地仅1平⽅千⽶的古镇内,就有9条河道在此交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百余座古桥将古镇连通,因此,古称“九龙捧珠”。
③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桥、廊棚、街弄为主体,在众多古镇中颇具特⾊。
④西塘⽔巷交织,河桥密布,⾛来⾛去都是桥。古桥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长长的廊桥,矮矮的⽯桥,⾼⾼的拱桥,使古镇形成了“⼈家在⽔中,⽔中架⼩桥,桥上⾏⼈⾛,桥下⼩⾈过,桥头商铺⽴,⽔中倒影游”的⽔乡美景。
⑤最有名的环秀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古镇中最⾼的⼀座桥。拱形的桥⾝异常优美,桥东西横跨⼩桐、北翠两圩。两侧均有桥联,东侧联⽈:船从碧⽟环中过,⼈步彩虹带上⾏。西侧联⽈:往来⼈度⽔中天,上下影摇波底⽉。
⑦这⾥有多条街道,其中西街最具特点。西街有⽔乡极为典型的街道布局,最窄处的宽度仅供挑担换肩,即⼀根扁担的长度。临街房屋⼆楼常常有屋檐延伸,两两相对,形成了“⼀线天”的空间布局,构成了别致的古镇风貌。
⑧“巷”在吴语⽅⾔中是弄堂的意思,西塘的弄堂更是独具特⾊。这⾥⽔道密集,居民惜⼟如⾦。⽆论是商号还是民舍,房屋之间的距离总是被压缩到最⼩,西塘的弄堂总是长⽽深窄,其中⼜数⽯⽪弄最具代表性。
⑨⽯⽪弄因铺地的⽯板薄脆如⽪⽽得名,位于西塘古镇下西街,始建于明末清初。在西塘众多弄巷中,⽯⽪弄最窄,宽处仅1⽶,弄⼝最窄处仅0.8⽶。全长68⽶,上⾯⽤166块青⽯板铺成,下⾯是下⽔道,能使全弄⾬天不积⽔,如此设计实在巧妙。⑩今天,西塘的⽔道、街道基本保留了江南古镇的原始风貌。⽔道划分了古镇⼤的板块,街道上⽅兴建的廊棚,进⼀步划分了空间区域,明确了使⽤功能。弄堂再连接各家屋舍,对室间进⾏细分和利⽤。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为当地居民⽣活提供了便利,也最⼤限度地发挥了道路在⼩农经济商贸活动中的作⽤。21、根据⽂章内容,下列对③~⑨段层次的划分,最恰当的⼀项是()A.③④——⑤⑥——⑦⑧⑨B. ③④——⑤——⑥⑦⑧⑨C. ③——④⑤——⑥——⑦⑧⑨D. ③——④——⑤⑥——⑦⑧⑨
22、下列西塘的古桥、廊棚的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项是()A.古桥数量多,种类多B.古桥造型精美
C.廊棚规模较⼩,沿河⽽建D.廊棚造型古朴
23、第⑥段中画线的句⼦运⽤的说明⽅法有()A.下定义、作⽐较B.下定义、举例⼦C.作诠释、作⽐较D.作诠释、举例⼦
24、下⾯句⼦中,两个“仅”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在西塘众多弄巷中,⽯⽪弄最窄,宽处仅1⽶,弄⼝最窄处仅0.8⽶。
25、第⑩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从全⽂来看,这⾥的“势”与“事”分别指什么?短⽂⼆:荷园织梦从维熙
⼏次去北戴河,竟然不知与其⼀桥相隔的南戴河,有个⽅圆600多亩的⽔上中华荷园。直到今年7⽉,我才在南戴河畔,见到了如诗、如梦、如痴、如醉的荷园。
所以⽤诗、梦、痴、醉的字眼,来诠释我在荷园时的⼼怀,全然因为我从没有见过这么⼤的⽔上荷园和这么多品种的荷花。当⼩⾈在荷花丛中荡过时,朵朵⽩荷犹如千百名京剧中的青⾐,在微风中舞动着⽔袖;那⼀望⽆边的朵朵粉荷,时⽽在清风中低垂下粉腮,时⽽⼜⾼仰起醉红的脸,真像⼀代艳后在⽔上重现《贵妃醉酒》时的狂癫。此情此景,引⼈遐想万千,流连忘返。特别吸引我眼球的是,在红荷、⽩荷的绿裙之下,间或还看见⼀丛丛睡莲,它们的稚嫩的叶⽚像是娃⼉的⼿,托起了⼀个个美丽的花冠,似在窥视着中国“青⾐姐”和“花旦姐”的表演。睡莲的家园是欧洲,我在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珍藏馆⾥,曾见过法国⼤画家莫奈笔下的长卷《睡莲》。这个西⽅百花中的公主,今天也远涉重洋跑到中华荷园,与中国荷花家族联姻、并窥视着东⽅的京剧表演,真可谓是东西⽂化合璧之奇观。
回到宾馆,虽然极度疲劳,却难以成眠。我记起当年的7⽉15⽇,去天津参加他的告别仪式时,难以忘怀的⼀瞬:他平静地卧在灵堂上,周围摆满了荷花。那是荷乡⼈民,特意在当天黎明从⽩洋淀采摘下来,马不停蹄地运到灵堂与孙犁告别的。所以,当天津报刊对我采访时,我举起灵堂前的⼀束红荷,回答记者说:“她就是孙犁的精灵。荷花已然雅致⽆瑕,花⼉凋谢了头上结出莲蓬,根下还盘结出甜藕。我是汲取他的藕汁,成长起来的⼀野荷!”过了午夜,我才模模糊糊地睡去,但荷花织成的夜梦,却⼜闯进我的⼼扉:我看见⼀⾝素⾐⾜穿布鞋的孙犁,含笑地向我⾛来,我急忙地迎了上去,想握住他的⼿;但是我的⼿抓到的只是⼀朵荷花。
我惊奇地喊道:“您在哪⾥?您在……”
没有任何回声。但我⼿⾥的那朵荷花,却魔术般地变了形体——它变成了⼀盏荷灯。我再远望⾯前的荷园,成了荷灯的⼤河;荷灯顺着⽔波缓缓流动,灯⼼⼀束束红烛的⽕焰,照亮了河⽔,照亮了荷塘。我正陷⼊茫然之中时,素⾐布鞋的孙犁,突然⼜出现了,他站⽴于荷灯光环的中⼼,向远⽅凝思远望……
我再⼀次呼喊他的名字,却把我⾃⼰叫醒了。我马上明⽩过来,刚才是⼀个午夜之梦;⽽做梦的缘由,是美丽荷园勾起了我的思绪万千。⾄于那⾝着素⾐的孙犁,我也找到切⼊⼼扉的依据:⽩洋淀的荷花丛中,⽔乡⼈给他⽴起⼀座银⾊的雕像——全⾝是⽤汉⽩⽟⽯雕塑⽽成,他是从⽩洋淀的荷花丛中⾛来,到这个名冠全国的荷园赏荷来了。于是引发了这⼉荷花仙⼦们的祭悼,万朵美荷摇⾝变成了万盏荷灯。
26、⽂章第⼆段画线句⼦使⽤的修辞⼿法有()A.⽐喻、排⽐B.拟⼈、⽐喻C.拟⼈、夸张D.⽐喻、借代
27、下列对⽂章标题“荷园织梦”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A.作者到荷园为了织就其⽂学理想
B.表达作者对孙犁先⽣的⽆限崇敬、缅怀之情C.表达了作者对南戴河中华荷园的⽆⽐喜爱D.睹物思⼈,想到了独具荷花品格的作家孙犁
28、对第三段划线部分表达⽅式的分析正确的⼀项是()A、说明B、描写C、抒情D、记叙
29、解释下⾯这句话在⽂中的含意。
这个西⽅百花中的公主,今天也远涉重洋跑到中华荷园,与中国荷花家族联姻、并窥视着东⽅的京剧表演,真可谓是东西⽂化合璧之奇观。
30、作者为什么说“我是汲取他的藕汁,成长起来的⼀野荷。”?
五、作⽂(40分)
31、阅读下⾯的⽂字,根据要求写⼀篇不少于800字的作⽂。
⼈们总想到远⽅去旅⾏,远⽅似乎有⾝边找不到的东西,不仅仅是⾃然风光、⼈⽂胜地……更多的是⼀种梦想,⼀种精神归宿,⼀种灵魂⾥涌动的向往。⽣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总像⼀簇圣⽕,在⼈们⼼中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远⽅,充满放飞⼼灵的渴望。
要求:选择⼀个⾓度构思作⽂,⾃主确定⽴意,确定⽂体(诗歌除外),拟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超出材料含义范围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