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提出绿色智能人文一体化交通的定义与内涵、发展目标、关键技术和实现途径,建立理论体系,为我国一体化交通发展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和综合理论与技术支撑。 [关键词]绿色智能 人文一体化交通
中图分类号:u239.5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2―0452―01 0引言
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与机动化的快速发展期,城市交通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建设生态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形成安全、快捷、高效、舒适、环保、节能、以人为本的综合交通系统,是我国城市当前的发展方向。 1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1.1中国的城镇化发展
中国的现代发展之路是“工业化先行,城镇化跟进”。在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工业化发展后,城市化是下一阶段中国现代化进程和经济持续增长中的核心命题。发改委颁布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称“城镇化将在未来10年拉动40万亿投资”。“全世界最大的投资机会,就是中国的城镇化。”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这样认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大潜力。2012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1.3%,未来每年以1%的增长,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60%,到2030年,中国的人口达到15亿,城镇化率将达到70%。这意味
着大量人口要进入城市,其中最大一个问题就是城市的交通问题。 1.2发展轨道交通是必然趋势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外延不断扩展,相邻城市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群。城市之间、城市群之间的人才交流、贸易往来逐步增加,要求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将城市与城市、城市群与城市群链接在一起。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良方。
1.3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最重要技术途径。目前,我国正以世界罕见的发展速度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截至2012年底,全国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2042公里,比2011年1677公里增长21.76%。2012年度,全国有35个城市在建轨道交通线路,估算完成总投资约2600亿元。2013年,西安、天津、重庆、成都、杭州、宁波、昆明、青岛、无锡和东莞等10个以上城市将获批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徐州、温州等市将作为新增城市获得批准。今年全年城轨投资规模有望达到2800亿元至2900亿元。2013-2015年有超过1,200公里城轨地铁线路投入使用,以每公里保有6辆地铁车辆的密度计算,将有7200辆左右的地铁车辆需求,合计约420亿元。到2020年,轨道交通总长将达到6000公里,每年增加大约500公里,这样的速度在世界上是没有的。 2 绿色人文一体化交通 2.1绿色人文一体化问题的提出
在国家宏观的城镇化进程中,“人文化”设计思想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毕竟我们一切发展的初衷与目的都是为了“人”,这也就是所谓的“以人为本”。
所谓的“一体化轨道化交通”,其目的在于使得人们“快速、高效、方便、舒适”的实现从a点到b点的空间位移。最方便的实现轨道交通与城市其他出行方式的换成是一体化轨道交通的重点。 节能环保绿色出行是轨道交通最大的优势所在,利用好城市轨道交通是缓解目前我国各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一剂良方。最大化的实现轨道交通绿色出行是轨道交通行业的新课题。
基于此,关于人、轨道车辆以及周边环境、设施、服务、信息等的综合性、系统性研究与“整合设计”(integrate design)变得尤其重要。 2.2绿色交通
绿色交通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但它又是交通系统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现在交通可持续发展、交通和谐建设的必然之路。绿色交通其本质,是以最少的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交通效率,以最小的能源损耗、最小的环境破坏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是建立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以满足人们和社会的交通需求。它强调的是城市交通的“绿色性”,即保证交通畅通,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交通效率。这些目标的实现,更是仅有交通工具的发展和改变所不能做到的,因此发展综合的、多方位的绿色交通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绿色交通并不是对单一交通形式的定义,而是一个综合的交通系统问题,简单来说单一的交通形式不存在绿色的定义。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如果造成城市汽车大量拥堵也便不是绿色的出行方式。 2.3交通一体化
交通一体化应该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的一体化交通是指不同交通运输技术和运输模式上的一体化,即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的无缝衔接。
广义的交通一体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涵盖很多内容。交通与土地使用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各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一体化等都应包含其中。 2.3人文交通
建设“人文交通”,要突出体现“以人为本”,交通发展以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公平、和谐的交通服务为根本出发点,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历史文化风貌相协调;建立与现代交通相适应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交通文明建设,提高现代交通意识,为城市正常运转和市民出行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3 应采用的研究试验方法
绿色人文一体化轨道交通应采用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并重、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交互、演绎推理与归纳分析共融的研究方法,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国内与国外结合,一般与具体结合,明确一体化交通的发展目标、关键技术和实现途径,建立理论体系,为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和综
合理论与技术支撑。 3.1综合分析
以开放的思维,不局限于就事论事或系统内部要素循环论证的条框,从城市化发展规律、机动化发展规律、交通需求发展趋势等视角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一体化交通理论体系的研究方法。 3.2情景分析
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掌握国内外有关城市的交通项目在绿色人文一体化方面的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创新。在大量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绿色人文一体化交通进行深入分析、归纳,并从中总结出一般规律。 3.3系统分析
在进行研究分析时,除对一体化交通自身进行分析外,还需对其城市化机动化规律进行分析。同时从国内外一体化交通发展中总结经验教训,论证支撑我国一体化交通的发展。 3.4案例调研与比较分析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作为规律探索、经验借鉴的基础。 3.5演绎分析
从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交通需求特性及其规律分析出发,分析我国城市发展背景下,一体化交通对绿色、智能、人文的需求。 3.6用户研究
通过系统研究,全面的理解其需求,从生理、心里、社会、文化、习惯、情感等多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明确设计方向,发现设计机
遇,给予设计定位。具体的研究方法既包括“量”的研究方法(问卷),也包括“质”的研究方法(深度访谈、焦点团体、用户日记等)。 4 结论
当代中国迫切需要提出绿色智能人文一体化交通的定义与内涵、发展目标、关键技术和实现途径,建立理论体系,为我国一体化交通发展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和综合理论与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杜传金,打造人文、科技、绿色的展西路,城市道桥与防,2010.1 作者简介:
[1]杨平杰,男,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工学学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动车组铆焊件的工艺研发。
[2]刘志昆,男,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工学学士,工程师,主要从事车辆项目管理。
[3]张莉,女,工学学士学位,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主要从事高速动车组研发设计工作。参与crh3c消化吸收、crh380的车辆电气设计,并多次主持和参与高速动车组专项研究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