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室空调情况下出现回转速度慢、回转无动作等现象。
该现象的发生影响了夏季作业时操作人员的舒适性,为找
到故障根源,我们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测试研究,并提出解
决方案。2工作原理该起重机液压系统釆用开式液压系统,液压泵输出的
压力油经支腿控制阀、中心回转体、回转缓冲换向阀向回
转马达供油,如图1所示。先导控制油口 a和b为换向阀、
110( lm处的噪声从103.5dB降到了 98.3dB0采用声学刷对更换 后的传动轴噪声进行测试,发现整机在频率2718Hz处最大噪 声值为llldB,比原传动轴处噪声(114dB)减少了 3dB,异 响基本消除。本文通过排除法对平地机异响不同原因进行分析,最终 通过更换新传动轴将噪声降低,由此证明传动轴本身为平地 机异响的主要原因。原传动轴最小工作长度为369mm,最大 工作长度为415mm,安装后其花键与轴套啮合长度较短。由 于二者啮合长度较短,造成传动轴长时间高速旋转过程中产 生一定的弯曲,最终导致平地机传动系统产生异响。原传动 60O 时间t/s 40轴在特定转速下与整个传动系统共振产生异响,调整工作长 度后,传动轴质量改变,相应的固有频率发生变化,传动系 图7传动轴近场噪声测试数据统异响消除。■34 I工程机械与维修阀的中位进油口P与回油口T相连通,依靠中位机能实 现卸荷。釆用液控六通型换向阀实现换向转动功能,具 有流量微调特性好以及操作、替换简单的优点。为防止受冲击时油液倒流,进油路和回油路上均设 计一个单向节流阀。三位六通换向阀的阀体一般设计成 七槽式结构,两边对称分布。阀体上设有7个通油槽, 其中中间和最两边的槽(第1、4、7个槽)与回油油路 相通,第2个和第6个槽分别与马达的进出油口相通, 回转缓冲换向阀第3个和第5个槽与回油口 T相通。根据系统对流量和 背压的需求,在阀杆上开设不同形式的节流槽。由于左 右位的工况相同,阀杆也设计成完全对称的结构形式。 a如图2所示。3故常排查由机器在不开驾驶室空调情况下回转速度正常,排 除先导控制系统故障的可能性。驾驶室开空调后回转无 力,说明回转马达在驾驶室开空调后流量不够,导致回 转速度变缓。分析主机回转液压系统可知,开空调后回 转缓冲换向阀T口会产生一定的背压。在回转溢流阀回 油口接压力表,测试空调系统开启后会产生5 ~ 6MPa 的背压。分析认为,该机回转无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2点: 一是回转溢流阀调定压力偏低,造成回转马达进、出油 口压差降低,从而导致其流量不足。二是回转换向阀阀 杆与阀体磨损严重,造成系统内泄严重,导致进入马达 流量不足。维修人员将回转溢流阀压力调高后,故障现 图1回转系统原理图象无改善。换新阀后开空调回转正常,由此判断故障原 因为回转换向阀阀杆与阀体磨损严重。拆解回转换向阀后对阀杆与阀芯孔尺寸进行检测, 提供稳定的先导压力,推动阀杆换向,使换向阀处于右位 或左位机能。液压泵输出的压力油通过进油口P进入回转 发现阀芯孔圆柱度严重超差。分析认为,开空调后T 口 背压增大,随着T 口背压增大阀杆液压卡紧力增大,阀 缓冲换向阀,并通过工作油口进入液压马达,推动马达转 动,实现起重机上车回转。液压马达回油经过回转缓冲换 向阀从油口 经过空调液压系统回油箱。空调系统串联 杆运动阻力增加,最终导致机器开空调回转无力。4改进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有2种改进方案:一是改进液压系统, 于回转缓冲换向阀的回油路上。回转缓冲换向阀为三位六通换向阀,这种形式换向将回转缓冲换向阀7■口直接接油箱,减少因开空调引起 的背压大问题。二是在不更改原有系统前提下,提高回 转换向阀零件精度,减少配合间隙的不对称偏差。第一 阀杆阀体种改进方案效果虽好,但改进难度较大,为此决定釆用 第2种方案。对回转换向阀具体改进措施如下:改变阀孔的壬行磨 工艺,保证阀孔圆柱度符合设计要求;改变阀杆表面硬 化处理工艺,采用变形小的电镀工艺,保证节流槽扭曲 1 2 3 4 5 6 7变形量;采用无心磨削工艺,提高阀杆圆柱度。通过工 艺上的改进,该起重机液压回转系统开空调回转动作异 图2回转缓冲换向阀部分结构 常问题得到彻底解决。■CM&M 2019.06 |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