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ory Research 学醐黼 理 黼 论 基于协同理论的公共危机治理研究 刘 彬 (江苏警官学院,江苏南京21 0031) 摘 要:本文主要从协同学的基本理论出发,从自组织理论、支配原理、绝热消去原理和奇怪吸引子四个基本原理进行 分析,找出公共危机发生的根源所在,并提出了相应公共危机的治理理念。 关键词:协同理论;公共危机;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02--2589(2009)32—0O08一D3 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民心安定,关系到 合作,从无序态转变为有序态的共同规律。在这种转变中, 时间结构或空间结构在宏观尺度上以白组织的形式产生 国民经济的发展,有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因各种突发危 机事件造成的损失共达6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损失当 年我国GDP的6%,2004年,全国发生各类突发事件561 万起,造成2l万人死亡、175万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超过4550亿元。公共危机事件除了直接损失以外,还造成 出来。它抓住了不同系统在临界过程中的共同特征,大大 加深了我们对于系统演化的内部机制的认识。协同理论在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作用。 社会系统是由简单、无序演化为复杂、有序的自组织 结构,其表现为: 1.社会系统是开放的。只有开放,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 与能量的交换,并从系统外吸取负熵,使系统总熵减少,?昆 乱度降低,系统呈现有序状态。社会系统是一个由政治、经 济、文化、法律等要素在一定目标下组成的复杂系统,并且 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了公众心理恐慌、生活节奏被打乱等不可估量的间接损 失。【 惭以如何治理公共危机一直以来为广大学者和政府 部门所关注。 对于公共危机学者们都给出过不同的定义和理解,借 用美国著名学者罗森塔尔fRoze.thai)的观点,公共危机就 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严 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 做出关键决策的公共事件。公共危机包括自然灾害、事故 灾难、公共卫生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见图。本文主要讨论 社会系统中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应如何进行治理。 一2.社会系统是远离平衡的。因为在平衡态附近,系统的 运动总是趋向于平衡态,并伴随着无序的增加和结构的破 坏。 3.构成系统的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 性的,处于一种相干状态,那么在此时,任一要素或子系统 、自组织理论 协同理论一词来自希腊语,意指关于“合作的科学”。田 偶然出现的涨落引起的系统状态的微小变化,都会通过非 线性反馈机制被放大,使系统发生较大的变化,导致整个 系统有序状态的形成。例如瓮安事件本来是少女溺水死 创始人是西德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协同理论研究各 种完全不同的系统在远离平衡时通过子系统之间的协同 8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项目号:08SJD6300011)《社会预警:关于风险社会的一种反思及对策》。 作者简介:刘彬(1 976一),女,内蒙古通辽市人,江苏警官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公共安全、警察公共关系研究。 Z h e n gZ hiY a n Ji U ☆政治研究☆ 亡,本身是个悲剧,但只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事件后来却 上升为打砸抢烧,演发出一系列恶劣的后果。 驰豫变量,这些变量支配着整个社会系统的最终走势,因 此就是要处理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当前群体性事件 频发,其直接原因是:部分国企改制、转制侵害了职工民主 权利和国家利益;部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职工情绪对立; 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医药费、退休金,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不 落实;企业改制、兼并或破产后,职工下岗、职工安置、养老 保险等问题未得到妥善处理;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不廉 洁,垮了企业,肥了自己,穷了职工;一些私营企业和三资 图公共危机系统图 企业侵害职工合法权益;市政建设拆迁,补偿争议大;部分 自组织是系统整体演化发展的一种重要机制,它不仅 企业或施工单位随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而究其深层原因 仅是一个通过积累而平稳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经过积 则是:一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二是职工经济利益和民主 累、酝酿而发生突变、飞跃、分岔的过程,在客观世界当中, 权利受到侵犯;三是领导干部不倾听群众呼声,不关心群 自组织现象不是任何一个系统都可以产生的,它只能发生 众疾苦,使小矛盾酿成大矛盾;四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 在开放的、远离平衡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干作 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复杂化;五是社会管理方式与社会主. 用的系统中。嗍 义市场经济和群众El益增长的民主意识不相适应。 社会系统的这个特性正是协同学的中心议题,它探讨 所以在处理社会安全事件时,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冷静 支配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结构或功能的自组织形成过程 的分析事件的起因,剖析事件的根源所在。事件发生后,要 的某些普遍原理。它以现代的一些新的科学理论(如系统 迅速查清事实真相,弄清楚引发事件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 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等)为基础,采用统计学和动力 主要方面,分清楚是由一般性矛盾引发的事件,还是由特 学相结合的办法,通过类比分析,建立了一整套数学模型 殊性矛盾引发的,对一般性矛盾引发的问题,在处理上要 和处理方法,来描述各种系统和运动现象中从无序到有序 持之以恒,常抓不懈。l:L ̄n农民负担问题、下岗职工再就业 的共同规律。由于它抓住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化的临界 问题、社会保障等热点问题。对因特殊矛盾引起的群体性 过程的共同特征,同时又结合具体对象给出的特殊规律, 突发事件,在处置上则需要决策果断、行动迅速、快刀斩乱 能够把一个学科的进展很快的推广到其他学科的同类现 麻,以免造成被动。事件之所以会发生,肯定是群众的要求 象当中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得不到满足,而这些要求有些是合理的,应该而且可以解 二、支配原理 决;有的是不适当的过高要求,一时无法解决;有些则属无 支配原理,又被称为使役原理、伺服原理,这是协同学 理要求,根本不能解决。对此要理清思路,分类处理。 特有的名词。协同理论用序参量来描述系统进化中从无序 三、绝热消去原理 到有序的演化过程。为了正确地找出描写系统有序状态的 绝热消去原理是协同学中找寻慢变量、建立序参量方 序参量,首先必须找出描写系统状态的各个状态变量,并 程的基本方法。哈肯在研究大量开放系统的演化机制时发 从中区分出快弛豫变量和慢弛豫变量;然后再利用绝热消 现,在系统演化过程中,并非所有参量对系统演化都起相 去原理消去快弛豫变量,留下慢弛豫变量作序参量。系统 同的作用,而只有子系统协同合作产生的序参量才起决定 在不稳定点孕育着几种宏观结构的“胚芽状态”,最终能出 性作用,大多数参量对系统演化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哈 现哪一种结构,这要由序参量的合作与竞争的结果来定。 肯巧妙地用了绝热消去原理。即对系统演化发生作用的各 一般说来,序参量的合作会形成一种宏观结构,而序参量 种参量进行分析,把在系统演化中起支配作用的参量叫做 的竞争终将导致只有一个序参量起主导作用,使系统处于 慢弛豫参量(慢变量);而对系统演化不起明显作用的叫做 由该序参量所决定的状态。所以支配原理实际上提供给我 快弛豫参量(快变量)0只有慢变量决定着系统的演化过 们一种可实际操作的方法论思想。 程,快变量演化快,在相变过程中先期到达相变点,之后便 我们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要找到公共危机中的慢 不再变化,因此,可以令快变量的时间微商等于零,然后将 9 Theory Research 学 理 论 得到的关系式代入其它关于慢变量的方程,便可得到只有 一个或几个慢参量的演化方程——序参量方程。 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如何寻找慢弛豫参量呢?我们 必须用多层面的立体思维,认真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源 头,研究群体性事件中主体的诉求,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 题。 任何具体事物都处在特定的因果链条中,每一个群体 性矛盾,都有它孕育的原因、产生的端倪,广泛而大量的群 体性矛盾,内在有它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对其规律的探 索和把握就能有效地进行预警,有效地坚持”调访结合, 以防为主”的方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确预测群体 性矛盾的发生及其发展过程,就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预防和 化解相关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只有这样,才能摆脱”防不 胜防”的被动局面。建立预警防范机制,形成信息网络和 排查制度,预测和排摸可能发生的群体性矛盾,提出预防 和化解出现的群体性矛盾的政策和措施;组织得力人员靠 前,把群体性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处置社会安全事件,管 理者要处变不惊,沉着应对。要深入到一线做工作,面对面 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控制事态发展。 四、奇怪吸引子 由于非线性是自然现象的普遍规律,所以在有物质 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地方均可能出现混沌现象。社会系统 也不例外,罗埃尔在1971年就提出了湍流就是奇怪吸引 子的观点。奇怪吸引子的出现是由于高维相空间中的耗散 系统,在演化过程中要耗损掉快弛豫参量,剩下决定系统 长时间行为的慢弛豫参量。奇怪吸引子上的运动对于初始 条件十分敏感,因而不存在周期性。其结果使体系遍历各 种可能的状态。这种谓之遍历性的性质将初始条件的影响 彼此抵消、互相调匀了,为我们用统计方法描述体系的性 质提供了依据。15 1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对于社会突发事件发生的敏 感性要求非常之高,事件在开始之初,如果没有得到妥善 的处理,那么后来的结果可能会一发而不可收拾。群体性 突发事件的共性问题都与权益息息相关。当有的个体或群 体政治上、经济上的权益受侵犯或得不到解决或满足时, 在信“访”不信法的错误观念支配下,纠集人员、扩大事态, 指望用过激行为来解决问题。一些敏感事件,一旦有人挑 头,极易产生“连锁反应”,规模逐渐扩大,集体上访、越级 上访、突袭上访,乃至拉横幅、封桥堵路、游行示威,甚至暴 力抗拒执法,有的还演化为”打砸抢”事件。群体性突发 事件引发时间短,重大节庆、敏感时期往往会增多,处理不 当,极易激化,而且涉及的程度和范围随时会发生变化,使 非政治性问题演变成政治性问题,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性 问题。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此外,随着信息 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网络已成为信息发布的重要载体和阵 地,它具有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和高度开 放性和全球交互性等特点。据统计,目前我国互联网站已 发展到66.9万个,上网用户达9400万,手机用户已突破 3.34亿,截止2004底,上海网民总数441万,平均每4人 中有网民1人。网络传播已成为思想舆论阵地的制高点。 重视信息、及时捕捉和抓准信息,是有效化解群体性 突发事件的首要环节,也是预防、控制群体性矛盾发展、蔓 延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在维护稳定、化解群体性突发事件 中,一是强化信息意识,落实责任,建立了纵横有序、畅通 灵敏的信息网络,做到事先有预报、处理有反馈。二是针对 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特别对周期性、反复性的突出问题, 有专人跟踪深入调查,随时掌握准确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未雨绸缪,改变了疲于应付的被动局面。三是一旦获取引 发政治性不安定因素,做到快速反应,上下沟通,立即组织 力量,采取应急措施,稳定事态,防止蔓延和发展,进而有 效进行化解。 参考文献: [1]叶雷.公共危机事件多发呼唤统一立法.[EB/OL].http://news.xin huanet.com/zhengfu/2005—08/1 1/content33381 76.him.2005—8一 l1/2009-11—13. [2]赫尔曼・哈肯著.协同学一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 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史培军.三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自然灾害学报,2002. (8):1—9. [4]协同学.[EB/0L].http://blog.sina.corn.cn/s/blog一5453da2901 000 crg.htm1.2007—09—29/2OO9一l 1—6. [5]陈瑞熊.用混沌理论解释湍流现象.[EB/0L].http://hi.baidu.corn/ 1ntheW1nter/b]og/1tem/27961 0275di 62001 908f9d2b.htm ̄2007—08 2O/2009-I]一6. (责任编辑/石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