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转来之前,关于丽丽的转学原因各位班主任已知晓:因为经常旷课被学校劝退。因此,当学校往班级里安插她的时候,各位班主任都不愿意接收。就这样,丽丽和她妈妈在学生处被“凉”了一上午。快要放学时,王老师考虑再三后决定接收她。在众位班主任的惊异目光中,王老师领走了丽丽。
“王老师,别人都不要我,你怎么敢要?你不怕我和你对抗?我可是会经常旷课的。”初次见面,丽丽的话就让王老师领教了她的“厉害”。
“你胡说什么,好好和老师说话。你能不能让我省点心!”丽丽的妈妈因为生气而大声的呵斥丽丽。
“你能管得了我?管不了就别再说废话啦。”“你想气死我……”伴随着母女俩的争吵,王老师把丽丽送进了教室并安排好了座位。
“王老师,上课允许不允许吃瓜子?不允许吃的话我下午就不来上课了。”当王老师准备离开教室时,丽丽又提出了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话题。
“不允许吃。如果有正常原因,可以不来上课,但得请假。”王老师干脆地说。“你有胆量今天下午敢不来?”王老师看着丽丽心里想。
下午,丽丽真的没有来上课。这让王老师“大跌眼镜”。王老师也意识到,对丽丽的旷课行为的确不能等闲视之——从丽丽今天的表现来看,原来的学校采取劝退的方式对待她,也确实有他们的苦衷;另外,王老师也想到,对这个孩子来说,想主动帮助她的老师不多了,“弄不好”,自己将是最后一个。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王老师便想方设法地去帮助丽丽。
经过论证后,王老师选择的第一个工作着力点是和丽丽沟通,先把她旷课的原因找出来,这是确定转变策略的基础。王老师以书面形式和丽丽交流,他认为这样更隐秘,便于丽丽接受。在沟通了一个星期后,王老师赢得了丽丽的信任,丽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说出来了。王老师把丽丽旷课的原因精心地整理后,一条一条地呈现在表格中,便于丽丽清晰地认识自己。 沟通主题:丽丽旷课的原因 分析时间:2004年9月16日至2004年9月23日 丽丽旷课的原因 对策分析 你的父母虽然没有离婚,但家庭名父母现在的生活状态你改变不存实亡。你爸爸在外面又组建了一了,但可以改变你对待父母的态个家庭,他现在以那个“家”为主。度,并由此改变你自己。 你感到无家可归,但你又不得不回去,这扭曲了你的心灵,你对父母有很大的成见,因此你不接受他们的管理。 你认为家里很有钱,继承父母的遗需要澄清认识:如果你将来自己产就可以养活自己,学习成绩的好不能挣钱,钱再多也会花光。认坏对你来说无所谓。 真学习以求一技之长,为的是你的将来。况且,钱不是人生的唯一追求,还有更重要的精神追求。 你的小学、七年级一直在一所私立在新的班级,管理严格,自己要学校就读,那所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适应现在的学习氛围。 很松散,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学习,你深受影响。 你的学习基础越来越差,落下的功先找一门你最感兴趣的课程开课太多了。你在课堂上听不懂,老始追赶。 师们又不关注你,所以你不愿意呆在课堂上受罪。 你对未来感到很迷茫,自然把握不分析自己的成长现状,明确成长了自己的成长。 方向。 你自由散漫的习惯导致了原来学校你先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赢得的一些任课老师的反感,所以任课现在的任课老师的信任和喜欢。 老师不是很关注你。 在经过一系列的沟通后,丽丽开始有了转变的意识。紧接着,王老师决定先让丽丽对某一科的学习感兴趣,靠这一点先把她留在学校。在浏览了各科近期的单元检测成绩并和丽丽分析后,王老师发现丽丽的英语成绩不错,而且对英语学习也比较感兴趣。于是,王老师又开始了和丽丽的沟通,并以一个表格为载体进行。比如,在界定丽丽的学习现状时,王老师设计了《丽丽的英语学习优势的开发》。完成现状界定后,王老师和丽丽确定了转变目标和转变策略,并在实践中逐步落实。
附:《丽丽的英语学习优势的开发》
沟通主题: 时间: 学习现状 感兴趣的老师的分析: 丽丽的分析: 老师的分析与丽丽的分析重叠的地方: 老师的分析: 丽丽的分析: 原因 学习优势 老师的分析与丽丽的分析重叠的地方: 老师的分析: 丽丽的分析: 老师的分析与丽丽的分析重叠的地方: 学习不足 老师的分析: 丽丽的分析: 老师的分析与丽丽的分析重叠的地方: 在转变过程中,王老师还和其他任课通报了丽丽的情况,并请他们给丽丽留有转变的余地,比如,哪怕丽丽在其他学科的课上学英语,各位任课老师也要暂开绿灯。另外,王老师还让丽丽担任了英语课代表,丽丽来学校后可做的事情更多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丽丽的英语学习水平与原来相比大有改变。在一次单元检测中考到了91分。这时候,丽丽在学校有“正经事”可干了,开始对学校有好感了。
时间不长之后,丽丽不仅不旷课了,而且成了班里很勤奋的学生之一,尽管还没有非常大的进步。
(案例提供者: 王立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