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计算机的诞生酝酿了很长一段时间。1946年2月,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
加州问世,ENIAC用了18000个电子管和86000个其它电子元件,有两个教室那么大
,运算速度却只有每秒300次各种运算或5000次加法,耗资100万美元以上。尽管
ENIAC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它毕竟是计算机的始祖,揭开了计算机时代的序幕。
计算机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共经历了四个时代,
第一代
从1946年到1959年这段时期我们称之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第一代计算机的
内部元件使用的是电子管。由于一部计算机需要几千个电子管,每个电子管都会
散发大量的热量,因此,如何散热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电子管的寿命最长只
有3000小时,计算机运行时常常发生由于电子管被烧坏而使计算机死机的现象。
第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
第二代
从1960年到1964年,由于在计算机中采用了比电子管更先进的晶体管,所以我
们将这段时期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比电子管小得多,不需要暖机
时间,消耗能量较少,处理更迅速、更可靠。第二代计算机的程序语言从机器语
言发展到汇编语言。接着,高级语言FORTRAN语言和cOBOL语言相继开发出来并被
广泛使用。这时,开始使用磁盘和磁带作为辅助存储器。第二代计算机的体积和
价格都下降了,使用的人也多起来了,计算机工业迅速发展。第二代计算机主要
用于商业、大学教学和政府机关。
第三代
从1965年到1970年,集成电路被应用到计算机中来,因此这段时期被称为“中小
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r)是做在晶
片上的一个完整的电子电路,这个晶片比手指甲还小,却包含了几千个晶体管元
件。第三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可靠性更高、计算速度更快。
第三代计算机的代表是IBM公司花了50亿美元开发的IBM 360系列。
第四代
从1971年到现在,被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计算机使用
的元件依然是集成电路,不过,这种集成电路已经大大改善,它包含着几十万到
上百万个晶体管,人们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Scale lntegrated Circuit
,简称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简
称VLSI)。1975年,美国1BM公司推出了个人计算机PC(PersonaI Computer),
从此,人们对计算机不再陌生,计算机开始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