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会议报道贵在创新 冯 琚 (阜新广播电视报社 阜新 摘123000) 要新闻报道,贵在创新,关于会议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尤为重要。必须在传播理念转变上下功夫,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 实践,从多角度阐述了关于改进会议报道的几个观点。不照搬会议新闻主题,精准提炼新闻点;找出实质内容,突出关键人物,运用 直接引语,综合分析;另外还要大胆进行舆论监督。为了加强论点的说服力作者还将自己的实际工作经历运用到文章中,即使文章 可信、客观又生动准确。 关键词创新 新闻点 实质内容 关键人物 舆论监督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10324—5710 Innovation as a Key Factor in Reporting Conferences Feng Jun (Fuxin Radio and TV Newspaper Fuxin 1 23000) Abstract Innovation as a key factor in news repor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f0lr珊s of reporting conference related news.Efforts should be put into the changing of communication philosophy.According to the work experience for years, the author has discussed a few opinions 013 improving conference reporting from different angles.It is suggested that news stories should be extracted and refined,rather than copying conference themes rigidly;essential contents should be found, key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highlighted,and they should b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using direct speech.Besides, media supervision needs to be encouraged.Moreover,the author’S real work experiences are added in the paper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persuasive power,which laso make the paper more credible,subjective,lively and precise. Keywords Innovation News Story Essential Contents Key Characteristic Media Supervision 新闻报道,贵在创新,关于会议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尤为重 说还是减而不少,尤其政府部门常常是不加以区别,不管大会小 要。必须在传播理念转变上下功夫,媒体对于一些领导讲话和会 会都要求报道,已经形成了积习和风气。 议文件不仅要给予报道,更要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在形式上 应该说,新闻具有影响社会生活的功能,即指导作用。会议 做活,让人感觉到有一种亲和力,增加新闻的可读性,让公众对 报道的指导性是直接而显著的,但是,如果会议报道不改进创 会议的方针和政策有感性和深刻的了解。 新,新闻宣传很难适应形势的需要。因此,会议报道的改革是新 近几年来,在新闻报道自身的改革发展中,会议报道的改革 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新闻改革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不可 也被列到重要位置上,令人觉得面目一新。然而深究起来,仍然 等闲视之。 存在一些弊端,应该予以正视,以便更好地改进会议报道,营造 一、不照抄照搬会议新闻主题,精准提炼会议新 更为良好的舆论环境。 会议报道目前存在的问题: 闻点 第一,理解片面性。认为新闻的指导性主要体现在会议报道 1、找准实质性内容 上,似乎会议报道越多指导性越强。当然,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会 报道会议像报道其他新闻事件一样,最重要的是把会议的 议,可谓指导性强。但是,让不具新闻价值的会议报道周而复始, 实质性新闻点“突”出来。会议的新闻点可能是会议本身,可能是 只能是排挤了其他有指导性、思想性的报道。 会上某人的发言,也可能是公报、宣言。有时会议内容很多,如果 第二,缺少竞争性。会议报道大多占据版面、时段的重要位 不能很好地提炼实质性主题的话,就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分 置,“皇帝女儿不愁嫁”,几乎不存在竞争。写法创新与否并不影 不清主次,把最具价值的新闻淹没在其他没有太大价值的新闻 响刊播,因而养成了记者的懈怠心理。其实不创新就不能很好地 之中。 实现宣传效果,也不利于读者去深入理解会议的真正内容。 2、突出关键人物 第三,没有可读性。有些会议报道只按会议程序、会议内容 一般参加会议的人很多,发言者也少不了,泛泛地报道这人 进行排列,参加会议的名单罗列一大堆。不考虑读者的需求以及 说了什么,那人说了什么,往往使文章显得杂乱无章,空洞乏味, 会议本身应予宣传的重点。“报者有心,读者无意”。 读者读起来也会觉得不得要领。 第四,会议报道只增不减。会议虽然说要减少,但是总的来 (下转第49页) ‘l6。 办公自动化杂志 3、在进行“邮件合并”后最好选择“合并到新文档”而不是 参考文献 “合并到打印机”,将新文档保存下来后再进行打印,或者通过电 【1】宋翔.Word排版之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子邮件发送给对方。这样文档若有什么错误的地方还可进行调 [2]王国辉,王金荣,刘一浩.Excel与Word表数据的交换及 整。 图片的邮件合并lJI_办公自动化,2010(184):47—48. 五、结语 [3]林慕婵.一种Word和Excel结合制作打印模板实现批量 “邮件合并”是Word中一项普通的功能,平时不易引起注 套打的方法 办公自动化,20t0(176):47—48. 意,通过工作中结合实际需求的应用开发却能发挥出重要作用。 【4.徐世太.深层应用Word邮件合并功能避免重复劳动提 作为现代化的科技期刊编辑人员,不仅要认真的完成自己的本 高办公效率 办公自动化,2010(187):53—55. 职工作,还应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开发出有 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新技术、新方法。将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再 作者简介 运用到工作中去,不断提升编辑效率与编辑质量。 劈 谢荣 女,1976.4,江苏南京,编辑。 (上接第16页) 3、采用直接引语 合格的蛋类和肉类不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可是人们 没有直接引语的会议报道往往会受到质疑,因此要尽可能 还是将信将疑,宣传和安抚的效果一般。当会议接近尾声的时 地引用直接引语。它可以使稿件更真实可信,并且读起来显得不 候,市卫生局局长王捷拿出一个鸡蛋,并解释说,自己和家人每 那么死板。直接引语用得恰当确实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天早晨都吃一个鸡蛋,从未曾改变过。我当时脑海里立刻产生了 4、稿件采写要有现场感 新闻点,一篇《卫生局长现身说法不必“谈鸡色变”》的报道及时 在实践中,记者招待会要写出现场感确实不容易。会议新闻 的刊发在第二天出版的《阜新广播电视报》“记者目光”上。报纸 除了写消息外,也可以与其他体裁配合,如“侧记”、“散记”、 出版后有很多读者打来电话,就连卖鸡蛋的商贩都打来电话表 “综述”、“新闻分析”、“特写”、“专访”、“记者手记”、“日记”等。 示感谢。 只要认真采访、思考和写作,会议新闻的稿件同样可以是多姿 三、付出真心贴近百姓正确引导大胆进行舆论 多彩的。 5、要有综合、分析 监督 写会议新闻有时不能就会议写会议,要有自己的综合、分 改进会议报道,还要大胆地进行舆论监督。对那些会议召开 析。 形式不当、会风不正的会议,要果断判断,通过事实的展示,旗帜 二、大型会议的议题不能自动成为新闻报道的 鲜明地提出记者自己的看法。会议报道同样适用于新闻的“三贴 近”原则。如果做得贴近百姓,也一样会吸引观众。比如,关于电 主题~~ 子游戏厅问题各传媒没少报道,群众也要求严厉制裁电子游戏 众所周知,会议是琵政机美研究问题—缺定夫政方针、指导 厅接待未成年人的违法仁'l J J J'。笔者在做“人代会”报道时,就把这 部署工作和社会团体、部门交流经验、沟通信息、讨论和解决问 一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关注的社会问题提了出来 l认为这一问题 题的有效社会活动形式。会议因其重要作用决定其特有的新闻 的产生是由于法律不完善、执法监督不力造成的。但只从理论土 价值。因此,在新闻报道中,会议新闻占有重要的地位。会议新闻 说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只有从具体事件切人,才能抓住观众的注 报道作为党政机关宣传方针政策、传递各种信息、指导工作和动 意力,于是,笔者就选取我市某中学生为了上网抢同学的钱,最 员群众的有效渠道和手段,历来都受到党政部门和广大群众的 后将同学打成重伤的事件切人,做了《有法不依谁之过》的报道, 关注,成为广大群众了解国内外各种信息的窗口。那么,~次 使这一社会问题的提出有的放矢。而后,笔者又层层挖掘产生这 大型会议的议题是否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新闻报道的主题,或者 一问题的社会原因,最后点出了有关部门执法不力的主题。这期 传媒对大型会议信息只做照单全收式的传播就可以完成新闻报 报纸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道的任务了呢?回答是否定的。 大型会议的主题是主办方在会议召开之前既已确定的,是 参考文献 沿着会议所要解决事项的方向发展的,大会关注的是在某个议 1、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题七产生结果,以便在会后的工作中得到落实。而从新闻报道 2002年出版. 的角度看,报道关注的是大会议题、进程、决议对社会可能产生 2、彭菊华著.新闻学原理[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的影响。二者有共同之处,又不能混为一谈。而且,大型会议的议 出版. 题往往不止一个,多个议题可能互相交叉,主次难分。这就要求 3、姚里军主编.新闻写作艺术与技巧[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 记者必须在这些议题中寻找一个或几个焦点、热点作为报道的 社,1994年出版. 重点。 作者简介 如2006年闹禽流感的时候,人们对鸟类和家禽类都敬而远 冯瑁作者本人从事新闻工作近十五年,曾经有数十篇新 之。鸡蛋、鸡肉等常见的餐桌美食被冷落一旁。用“谈鸡色变”来 闻作品获得国家、省、市级新闻奖项。无论是从事编辑还是记者 形容绝不为过。这时阜新市委市政府举办一次新闻发布会。会上 工作她始终恪守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全心全意 很多领导发言,解释市场已经经过质检部门的严查,食用质检 为读者服务。在新闻界和读者心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和El碑。 办公自动化杂志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