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对等视角看英语长句翻译
作者:许庆华
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7期
[摘要]本文拟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出发,节选《英语翻译四级笔译》为例,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式差异及英语长句的句法特点,探讨了英语长句汉译的具体翻译方法。 [关键词]功能对等 英语长句 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24-02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对外交流日渐频繁,因此提高翻译工作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NAETI)指定教材《英语翻译四级笔译》的翻译教学实践中总结发现,翻译作为一项极其复杂而困难的工作,必须寻求一定的理论指导,因此笔者选取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翻译实践。
中英文化差异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各种差异,尤其是句式上的差异。英语中大量的复杂长句承载着大量信息,在汉译实践中,不仅给译者带来了翻译困难,甚至是理解困难。因此,探究英汉语言差异,分析英语长句句法特点,探讨英语长句的翻译方法对提高汉译工作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一、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动态对等理论发展后期的理论精华,其主要理论观点包括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形式对等”追求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的对等,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原文词汇、语法、句法结构等语言上的特点;所谓“动态对等”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功能对等”是指翻译不追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转而追求语言功能上的对等。根据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TG Grammar)中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与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的学说,奈达认为翻译应避免拘泥于“表层结构”的“形式对应”,必须追求反映“深层结构”的“功能对等”。奈达进而将翻译分成了分析(analysis)、转换(transfer)、重组(restructuring)和检验(testing)。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认为必须以读者的反应(reader’s response)作为衡量译作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 根据奈达以上观点,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将翻译理解为是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语码转换过程,首先是准确的原文理解,包括语意与风格,然后是地道、流畅的译文表达。第一步要求译者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要关注原文以及原作者的意图,包括源语的语法、语义等方面,而第二步,要求译者主要关注译文以及读者的接受能力,包括目的语行文规范和表达习惯等。本文将着重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长句汉译实践中的应用问题。 二、英汉句式的主要差异
王治奎认为汉语句子为语义型或意合型,英语句子为语法型或形合型。英语可以综合运用形态变化、词序和虚词三种语法手段表达纷繁复杂的思想,因此经常使用长句。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缺乏形态变化,在表达复杂思想内容时,主要依靠词序和虚词,经常使用短句、分句和流水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英语主语突出,汉语主题突出。英语的句子通常是“主语+谓语”的结构,而汉语的句子则通常是“主题+述题”的结构。其次,英语常用无灵主语,即用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概念所充当的主语,而汉语多用有灵主语,即用有生命的人或动物所充当的主语。这是因为英语较注重客体思维,而汉语则较注重主体思维。另外,相对而言,英语叙述多呈静态,汉语叙述多呈动态。在表达动作意义时,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英语则倾向于多用名词和介词短语,同时还大量使用形容词、副词以及表达状态的弱式动词和虚化动词等各种手段来表达动作意义。最后,英语组句多焦点透视,句式呈树式结构,汉语组句多散点透视,句式呈竹式结构;英语思维重逻辑,句式严谨规范,缺乏弹性,汉语思维重语感,句式长长短短,灵活多变。 鉴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式上存在着以上差异,翻译英语长句时,应特别注意,尽量做到既能保留英语长句思维缜密、句法紧凑连贯的语言特色,又能顾及汉语的行文习惯,使译文不显得冗长、拖沓。 三、英语长句翻译
了解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式差异之后,我们需要依据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运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对英语长句进行分析理解和准确表达。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笔者遵循张春柏提出的五个步骤。首先,找出句子主干;其次,认真分析各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语法关系;再次,确定语言转换单位;然后,调整语序,重新组合;最后,核对原句,润饰译句。 从调整语序的角度看,英语长句的翻译方法可以划分为四种:1.保留原句语序,即顺译法;2.改变原句语序,即逆译法或倒译法;3.将一部分从长句中抽出来单独翻译,即分译法;4.部分保留、部分改变原句语序,即重新组合法。
下面笔者将参照以上翻译过程和翻译方法,试译节选自《英语翻译四级笔译》教材中的几个实例。 (一)顺译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例1:①The emergence of China as a potent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uperpower has driven home to them that,②becoming bilingual will not only enhance their children’s employment prospects, but also make them a man of two cultures.
分析:该句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第①句是主句,主句的主语“The emergence of China”后面附有“as”引导的后置定语,第②句是由“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其中包含了由“not only”和“but also”引导的两个并列的动宾短语。整句逻辑关系清晰,因此可以采用顺译法。
译为:中国崛起成为政治和经济超级强国的巨大潜能,让这些父母充分意识到孩子掌握双语的好处——既能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也能让他们掌握两种不同的文化。 (二)倒译法
例2:This continued investment will further strengthen its market leading position in anticipation of continued strong growth.
分析:Chomsky在转换生成语法中将语言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该例从表层结构上看似乎很简单,但如果从深层结构分析,却另有乾坤。If something is done in anticipation of an event, it is done because people believe that event is going to happen. 这是《柯林斯英汉汉英双解大词典》对于“in anticipation of”的解释,因此,我们便不难发现这个句子中隐含了因果逻辑关系。依据汉语表达“原因在前,结果在后”的行文习惯,该句需要采用倒译法。
译为:该项持续投资预期将带来持续强劲增长,因此将进一步巩固DHL的市场领先地位。
(三)分译法
例3:①Dr.Zumwinkel also shared;②that DHL Express has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its First in China strategy;③which comprised a series of initiatives launched in April 2006;④including building the US 24 million flagship DHL-Sinotrans Headquarter for its operations and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branches from the current 56 to 72 nationwide.
分析:首先,我们能够确定该句的句子主干是第①句,而第②③④句共同构成了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在第②句中提出了“中国优先战略”,后面的第③句是由which引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对“中国优先战略”进行补充解释。第④句进一步对第③句中的“一系列举措”进行补充说明。整个长句逻辑关系比较清晰明了,但由于定语从句的内容非常庞杂,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将其分离出来,单独处理。然后,依据先主后次的顺序进行翻译。
译为:崇文礼博士还谈到,DHL快递在华成功实施了“中国优先”战略。这一于2006年4月启动的全新业务战略由一系列针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举措组成,包括为满足快递业务发展注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400万美元兴建的中外运敦豪总部大楼、于2006年将全国分公司数量由目前的56家增至72家等。
(四)重新组合法
例4:①Hong Kong logistics enterprises;②with their advanced business concept, rich management experience, familiarity with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extensive networks and adeptness in making use of new electronic logistics technologies;③should capitalize on their strengths and establish an efficient and complimentary Pan-PRD logistics system;④through cooperation and division of labor with their mainland counterparts;⑤as soon as possible.
分析:首先,我们可以确定该句的句子主干是第①+③句,第②句中with引导的介宾短语,阐述的是香港物流企业具有的优势,第④句是方式状语,第⑤句是时间状语。其中,前两句我们可以顺译,而后三句,则需按照汉语的思维表达习惯进行调整,方式状语和时间状语需提前,因此整句翻译采用重新组合法。
译为:香港物流企业有着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加之熟悉国际惯例、网络广泛以及善于应用最新的电子物流技术等,应通过与内地物流企业的分工合作,发挥自身优势,尽快建立一个高效互补的“泛珠”物流体系,并从中获取更多的商机。 四、结语
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领域应用广泛,本文简要地分析介绍了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同时,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式上存在的各种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我们就能在英语长句汉译工作中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英语长句充分体现了英语形合的特点,结构复杂,内容丰富,但只有我们依据正确的理论指导,遵循合理的翻译过程,运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就能做到在功能上尽可能的对等,译出既能准确表达原文,又能兼顾汉语行文规范的优秀译文。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 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Nida,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徐宪光,王立弟.英语翻译四级笔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张春柏.英汉汉英翻译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王治奎.大学汉英翻译教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